RFID將成為物聯網核心
2009-6-17 21:0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6月初舉辦的2009中國國際智能卡與RFID博覽會,既是一場智能卡與RFID產業界的盛會,又是RFID這一新興技術與傳統產業加深融合、迸發火花的一次全面對接。觀察此次盛會上數百個展臺的演繹、數十位專家的演講,一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以RFID為核心的物聯網理念得到了廣泛認同。
無獨有偶,不久前來自歐洲信息、商業領域的科研人員、官員和企業負責人齊聚歐盟總部所在地布魯塞爾,就“物聯網”這種新科技的發展前景作了廣泛討論。與會專家都表示,從條形碼到射頻識別,自動識別技術已經有50年的歷史。而如今,它的新特征就是物物相連的這種連通性已經日益商品化,目前最大規模、最有前景的應用就是在零售和物流領域。
物流信息化有望浴火重生
對如今在金融危機影響下的中國來說,物流信息化是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和發展質量提升的重要抓手。據觀察,金融危機對物流業的影響已經初步顯現,這主要是物流需求量急劇萎縮導致。從廣東的情況來看,物流業整體業務平均下降了20%~30%。但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如同其他產業一樣,危機之中蘊含轉機,如果物流企業在被迫壓縮成本、提高效率的發展環境下找到新的出路,比如更多地應用信息技術改造生產經營流程,就有望獲得新的生機,甚至贏得前所未有的成長。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研究,現在物流信息化存在的瓶頸,一個是基礎信息的采集,大量的信息還是要手工錄入,效率低、差錯高、不及時,影響了后期的傳輸和應用;再一個是信息的共享和交換,越來越多的應用主體已經提出要加強信息數據共享,建立信息平臺。分析指出,如果所有的商品都能實現智能交互,那么企業可以很方便地管理產品目錄和價格,并跟蹤商品的銷售情況,以便及時補充庫存、調整銷售策略。這樣,管理成本將大大降低,并避免資源浪費。國家已經敏銳地看到了這一點,不久前出臺的《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就提出要積極推進企業物流管理信息化,促進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并要求物流產業盡快制訂物流信息技術標準和信息資源標準,建立物流信息采集、處理和服務的交換共享機制,加快行業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建立全國性公路運輸信息網絡和航空貨運公共信息系統以及其他運輸與服務方式的信息網絡等,由此進一步扶持物流企業發展。
RFID已成為物流業應用熱點
在國家有利政策的引導下,在經濟發達省份、城市的帶動下,我國RFID在物流及其相關行業的應用正如火如荼地展開。上海是我們國家應用RFID比較成熟也比較快的地區,上海港外高橋一至五期以及洋山港、蘆潮港的集裝箱貨車已全部采用RFID技術管理,其中港口通道68個,發放電子車牌15000余張,識別率在99%以上。湖南省交通廳交管局和企業以及部門合作,對所轄車輛用RFID電子標簽技術進行監管,這個項目前后總投資3.5億元,2004年開始立項,一期工程是長沙、株洲、湘潭這幾個地區的第一期工程,已經全面啟動。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崔忠付日前在調研了廣東東莞虎門港后表示,虎門港正在緊鑼密鼓研發實施的RFID,是整個物流業發展的未來方向,物流振興規劃出臺后,急需制訂RFID的標準,推廣在海關監管等物流領域的應用。據了解,全國的海關要實行監管的場所,包括保稅區、開發區等等,屬于海關監管的場所有4000多個,卡口總數是10000多個。海關總署已經宣布三寶集團為全國卡口控制與聯網項目的總集成商,承建6個國家級保稅物流園區的智能卡口系統,就是采用RFID電子車牌識別技術。到2005年底,該項目已完成全國海關的400多個智能卡口系統及20多個國家級出口加工區的監管車輛識別管理和自動化作業等。
RFID將在物聯網中發揮價值
很多專家在此次2009中國國際智能卡與RFID博覽會上指出,RFID的應用沒有被成本、標準、技術等問題所阻礙,發展速度可能比預想得要快。以高速發展的RFID技術及其產業化為核心,推廣其在物流、交通乃至更廣闊領域的應用,是打造無所不在的物聯網的必然途徑。
RFID被認為是物流信息化中最能夠發揮價值的技術。幾年的實踐表明,物流企業是通過對物流設備、容器的監管來間接地掌握物品狀態的,所以物流商只會在車輛、集裝箱、托盤等設備上加裝RFID芯片,而且多半是可以反復使用的。這樣的市場總歸是有限的,真正的大發展要寄希望于大多數物品能夠加裝RFID芯片,但這完全是由制造商或貿易商決定的。歷史上,制造商和貿易商曾采用條形碼提高管理水平,這項技術也惠及物流商。今天的規律沒有變,商品識別的技術提升仍然要依靠制造商和貿易商。值得慶幸的是,金融風暴下的貿易商、制造商和物流商認識到“抱團取暖”才是過冬之道,正在整合成供應鏈,共贏的機制有助于各方的合作,也有助于新技術的應用,RFID等物流信息技術將大放異彩。
新聞鏈接
國內首個大型RFID生產線管理系統部署實施
深圳航天科技創新研究院聯合廣西某大型布料生產企業,將RFID技術應用到生產線的日常管理中,充分發揮RFID的技術優勢,并通過對RFID信息與現有條碼生產管理系統的信息整合,實現了RFID系統有機地納入企業信息化整體管理架構中。這是國內部署的首個大型RFID生產線管理系統。
深圳航天科技創新研究院通過對該企業生產流程近一個月的實地調研,針對企業特點,在各生產線關鍵節點處部署RFID閱讀器,并利用RFID、條碼、傳感器,采集生產線現場實時信息,把獲取的數據通過網絡(有線或無線)傳給上位設備(控制器、計算機)。同時建立讀寫器網絡連接,并在該網絡中利用讀寫器的總體規劃,科學地管控每一個關鍵節點的數據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