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潮頭奔涌“四個轉變”

2009-6-17 20:4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攀枝花市東區科學發展著力新變革 
  30多年的開發建設,給東區這一攀枝花市的中心城區,奠定了一定的發展基礎。面對日益激烈的區域競爭和推動攀枝花打造區域性中心城市的新要求,東區自感壓力巨大、擔子更重。在實踐科學發展中,東區立足于區域發展的大環境,積極探索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有效途徑,創造性提出了推進“四個轉變”的發展思路和建設“全省領先,西部一流”的現代化中心城區的奮斗目標,全力實踐,優勢漸顯。
  海韻
  “突出面臨三產規模不大、現代服務業比重較小、傳統服務業檔次不高的問題;突出面臨工業結構單一、產業鏈薄弱、新型工業發展不快的問題;突出面臨傳統農業不精、近郊休閑旅游業起步晚、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難度大的問題;突出面臨改善城市環境的形勢日益迫切、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城市管理水平不夠高的問題。”針對面臨的問題,區委書記趙勇響亮提出,“加快推進四個轉變,打造中心城區新優勢”。
  當凝聚著全區干部群眾心聲的“四個轉變”融進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時,人們驚奇地發現,東區在風生水起間正悄然發生著深刻的變革……
  當傳統工業向新型工業轉變的號角高昂吹響時,人們同時也聽到了高奏的凱歌
  “力求多管齊下,實現工業騰飛”。面對傳統工業向新型工業轉變的新任務,東區“四拳出擊”,力隨心到。
  優化園區布局。如今,東區“攀枝花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已被納入全省開發區建設規劃中。園區管理領導小組一改過去做法,建立健全了重大項目快速反應和綜合協調新機制。“不到一年時間,園區就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5000多萬元,投資環境進一步改善,企業紛至沓來。”園區負責人馮陽高興地介紹道。
  完善工業考核政策,優化配置生產要素。在這一理念的引導下,工業用地、能源、資金、運輸、礦產等公共資源優先向優勢企業和重點項目集中。目前,東區擁有區屬地方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8戶,區域工業經濟構架基本完成。“因為有技改資金的強勁支持,我公司研發的煤基還原技術已取得突破性進展,對于東區延伸鋼鐵深加工產業鏈,構筑優勢產業集群意義重大。”攀陽釩鈦公司總經理馮輝陽對未來充滿信心。
  充分發揮政府對企業科技創新的引導作用。目前,已涌現出金鈦山公司高鈦鐵、創盛粉末冶金材料公司霧化鐵粉、銳龍冶化材料公司軟磁性鐵紅和超細鐵粉、攀化科技廢酸濃縮系統和潔宇加氣磚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產品,成為了東區地方工業跨越發展的有力支撐。
  搭建全新平臺。投融資服務平臺、電子商務平臺、人才服務平臺和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等四大服務平臺,切實為企業排憂解難,極大提升了東區工業整體競爭力。目前,東區借助阿里巴巴商務平臺開展電子商務的已有誠信通(國內貿易)企業24家,中國供應商(國際貿易)企業12家,部分企業已經通過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實現了在線交易。
  措施到位,喜報頻傳。今年1至4月,東區區屬地方工業增加值完成8.08億元,同比增長22.1%。
  當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轉變的大幕徐徐拉開時,人們同時也看到了輝煌的明天
  “今年前4個月,東區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15億元,同比增長17.6%。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15.77億元,同比增長10.2%。”這是東區加快發展的蓄勢再發,更是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轉變的真實寫照。
  著眼于大貿易、大市場、大流通,東區不斷完善商業街區功能,規范專業市場。大力發展以商品配送和電子商務為支撐的現代物流業,推進密地戰略裝車點、攀西煙草物流中心、密地現代物流園區等項目,實現鋼材、煤炭、礦石、煙草等大宗商品的倉儲、中轉、加工和配送“一站式”服務。精心打造第三方物流,引導和鼓勵區內外各種資金投入發展專業物流公司,推進道路運輸企業與生產企業、營銷企業的合作,進一步完善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啟動實施“萬村千鄉工程”,促進農村流通領域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構建城鄉一體的商業網絡。而作為全省“萬村千鄉工程”試點區,東區服務業發展的前景更是一片光明。“以都市休閑度假旅游為主線,東區全力打造集觀光、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特色文化旅游產業。這既是轉變的內在要求,更是著眼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區旅游局負責人介紹說。目前,東區正在加快阿署達-玉佛寺景區帶建設,推進弄弄溝-大黑山景區的規劃與開發,全面啟動網羽中心建設。圍繞吃、住、購、娛,對現有賓館、酒店、中檔餐飲購物場所進行改造提升,推行餐飲業評等定級,全面提升餐飲娛樂業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名菜、名店。全力引進名品名店,國美、歐洲房子、必勝客等相繼入駐東區。積極發展節會經濟,成功舉辦迎春購物月、啤酒節、美食節、房交會等大型活動,實現文化旅游與經濟的互動。“今年1至4月,全區旅游收入3.56億元,旅游接待人數達50.03萬人次。實踐證明,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的轉變,正在創造著鮮活的事實。”區長王海波如數家珍,滿臉笑容。
  當城市建設管理由被動參與向主動參與轉變的行動漸次展開時,人們同時也看到了真實的美麗
  “東區是你我共同的家,建設靠大家嘛。”
  4月13日,當工商等執法人員對大渡口片區的戶外廣告、集貿市場及金福商品一條街環境治理進行聯合執法時,人們紛紛指責坐商不歸店的業主。
  以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為起點,東區著力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主動建設美好家園。
  建立健全科學的領導機制。區委書記、區長任指揮部指揮長,區級領導分工協作,上下協調、整體推進創建工作。
  建立健全督促落實機制。區委、區政府要求各責任領導按照分工,深入聯系單位,加強檢查指導,及時解決治理工作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人人手里頭有一張包抓片區安排表,隨時提醒隨時督促,確保治理工作不斷線、不空檔。”看著區領導手里的責任表,群眾深有感觸地說:“分片包干,既表明了領導抓工作的認真態度,也促進了治理工作的日常落實。這樣的方式,我們舉雙手贊成。”
  建立健全人人參與新機制。通過簽訂目標責任書、小手拉大手、爭創文明和諧新家庭、爭創文明整潔一條街等具體活動,東區全力引導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和諧家園建設。“現在的城區不僅干凈整潔,也更加規范有序了。”每天晨練的老人李大爺抹了抹雪白的胡子,臉上的笑容是那樣的真誠而安詳……
  當傳統農業向近郊休閑旅游業轉變的成果逐漸顯現時,人們同時也發出了贊美的心聲
  數著剛進賬的鈔票,銀江鎮阿署達村的鮑和江有說不出的高興。今年幾次小長假期間,他家的“農村樂”接待了數百名游客,收入多達數千元。
  東區在加大投入的同時,廣泛吸引民間資金進行景區、景點建設,全力打造農村生態游品牌,大力發展休閑觀光體驗農業,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來,觀農家景、干農家活、摘農家果、吃農家菜、住農家屋迅速成為東區旅游的一種新體驗。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