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商務部:加快農村市場體系建設擴大農村消費

2009-6-17 0:1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商務部門以“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產品“農超對接”、“雙百市場工程”、下鄉產品和農資流通網絡建設為抓手,進一步改善農村消費環境,完善農村流通基礎設施,促進農民增收,拉動農村消費。

商務部網站6月16日消息,農村消費市場是中國消費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開拓農村市場、擴大農村消費對于擴大國內消費需求,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年來,在國家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支持下,中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農村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農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農村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逐步釋放,成為拉動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農村消費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08年,中國農村消費品零售額3.5萬億元,比2003年增長了94.1%;農民居民家庭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3,660.7元,比2003年增長了88.4%;農村居民年人均食品、衣著、居住、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交通通訊、文化教育娛樂、醫療保健支出分別為1,598.7元、211.8元、678.8元、174.0元、360.2元、314.5元和246.0元,比2003年分別增長了80.4%、92.0%、120.1%、113.0%、121.7%、33.4%和112.4%。 

農村消費結構逐步升級。2008年,中國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43.7%,比2003年降低了1.9個百分點,農村居民年居住、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交通通訊、醫療保健支出在總消費支出的比重分別為11.5%、2.9%、6.1%和4.2%,比2003年分別提高了1.3、0.2、0.7和0.4個百分點。 

2009年,農村消費市場增長速度進一步加快,前4個月農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萬億元,同比增長16.9%,比城市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高2.8個百分點,增幅首次超過城市。農村市場對全國消費市場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但從流通的角度來看,當前搞活農村流通、擴大農村消費仍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 

一方面農村消費環境差制約了農民消費需求的釋放。從網點上看,盡管近年來國家實施的“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在全國累計建設了26萬家農家店,但目前只覆蓋全國49%的鄉鎮和33%行政村,傳統的“夫妻店”、小賣部仍是中國農村零售網點的主體。從物流設施看,我國農村市場點多、面廣、線長,加之長期以來,中國農村流通基礎設施建設欠賬太多,農村物流基礎設施薄弱,使得農村商品物流成本相對較高。 

另一方面,農民收入水平不高制約了農民購買力的提高。近年來,中國農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2008年,中國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4,761元,比2003年增長了81.6%。但城鄉收入差距在不斷擴大。2008年,城鄉居民收入絕對差距為11,020元,比2003年擴大了88.4%。  
 
同時,城鄉消費差距仍在擴大,2008年城鄉社會消費零售總額絕對差距為3.1萬億元,比2003年擴大了125.9%。金融危機以來,大量農民工返鄉,農民非農收入增長壓力進一步加大。 

為搞活農村流通,拉動農村消費,在當前形勢下,商務部門以“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為目標,以加快農村市場體系建設、擴大農村消費為重要任務,以“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產品“農超對接”、“雙百市場工程”、下鄉產品和農資流通網絡建設為抓手,進一步改善農村消費環境,完善農村流通基礎設施,促進農民增收,拉動農村消費。 


一是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改善農村消費環境。2009年,全國規劃建設農家店15萬家,農村物流配送中心1,000個,進一步擴大農家店的覆蓋面,強化農村商品配送中心功能,增加農村商品統一配送品種,降低農村物流成本。推進“萬村千鄉”網絡與農資、電信、醫藥、郵政等網絡的結合,提高農家店綜合服務水平;引導生產企業設計開發符合農民消費需求特點,包裝簡、成本低、質量好、功能全的產品,滿足農村居民消費需求;鼓勵“萬村千鄉”承辦企業利用農家店在送工業品下鄉的同時收購農產品進城銷售,促進農產品流通。 

二是搞活農產品流通,促進農民增收。一方面,積極開展農產品“農超對接”。2009年,引導大型連鎖超市、農產品流通企業與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對接,建立農產品直接采購基地,幫助農民培育農產品自有品牌,建設從農產品產地到超市的冷鏈系統、物流配送系統、快速檢測系統,促進產銷銜接。另一方面,繼續實施“雙百市場工程”,2009年,在農產品重點產銷區建設和改造200家農產品批發市場,支持農產品批發市場進行冷鏈、質量安全可追溯、安全監控等實施建設,改善農產品基礎設施,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促進農民增收。 

三是健全下鄉產品流通網絡,拉動農村消費。為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擴大農村消費,國家先后實施了家電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等一系列惠農工程。這些工程的實施對于激活農民購買能力,加快農村消費升級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由于我國農村市場體系建設相對滯后,下鄉產品流通網絡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政策作用的進一步發揮。2009年,商務部將在全國開展下鄉產品流通網絡建設,支持家電下鄉和汽車下鄉企業建設下鄉產品銷售網點、物流配送體系、售后服務體系和信息系統,規范下鄉產品流通渠道,確保下鄉產品質量,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服務農民的  水平。 

四是完善農資流通體系,促進農業發展。農民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農民消費除了日常生活消費外,還有農業生產消費支出,而農資作則是農民生產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完善我國農資流通體系,為農民生產消費營造良好環境,2009年,商務部聯合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部、供銷總社等部門加大對農資流通體系支持力度,在部分省市開展農資流通體系建設試點,建設改造一批農資連鎖門店和區域性配送中心,著力構建暢通高效、誠信安全、布局合理、交易方式先進的農資流通體系。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