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牌汽車遠征歐洲 強大物流做后盾
2009-6-16 20:1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機已經給西方國家帶來嚴重沖擊,卻給中國本土汽車品牌征服對于全球所有制造商必須贏的戰場——歐洲帶來了一線生機。華晨金杯汽車有限公司(Brilliance Jinbei Automobile Co.)在歐洲的進口商HSO Motors Europe公司總經理Hans-Ulrich Sachs表示,“如果他們(中國汽車制造商)能征服歐洲,那么他們就能征服全球。
小型又便宜汽車更受歡迎
德國最大的汽車物流企業——BLG物流集團股份公司與合伙公司(以下簡稱“BLG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德特霍特·阿登(Detthold Aden)表示,“我認為,相比日本和韓國相同行業等競爭對手,中國本土汽車品牌征服全球將歷經的旅程要更短。”德特霍特·阿登還指出,這次金融危機使得小型又便宜的汽車更受歡迎,為中國中低檔型汽車占領歐洲市場提供了絕好的機會。
為了推動汽車銷售增長,德國政府今年一月宣布,對回收九年以上車齡的舊車并購買新型節能汽車的消費者給予2500歐元的補貼。今年四月,德國政府將上述汽車置換補貼的上限從15億歐元提高到50億歐元,該計劃最初定于5月31日期限也將被延長至今年年底。德特霍特·阿登表示,“對中國汽車品牌來說,這是一個充滿機會的市場。”華泰汽車(Huatai Automobile Group)總裁童志遠對此表示贊同,他表示,“這對中國自主汽車品牌進入歐洲市場是一個機會,因為歐洲市場迫切需要價格便宜性能又好的小型汽車。”童志遠還表示,通過著眼于小型汽車市場,中國汽車制造商可以避免與歐洲競爭對手在中型汽車市場對抗。
強大物流服務
作為擁有130年歷史的全球最大的汽車物流企業之一,BLG公司的銷售市場主管Michael Bnning表示,該公司能夠在任何方面為中國原始設備生產商(OEMs)提供支持。不過,歐洲對安全、環保、樣式以及性能等方面的高標準也許是中國汽車制造商進入歐洲的主要障礙。Michael Bnning表示,“我們技術中心將會有超過500名經驗豐富的技術工人為中國汽車制造商提供幫助,克服一些問題來達到標準。”過去的一年里,在BLG公司和HSO公司的幫助下,華晨汽車在排放量上取得了改善,達到了歐洲IV排放標準。奇瑞汽車有限公司(Chery Automobile Co.)國際業務副總裁Feng Ping表示,奇瑞汽車正在考慮與BLG公司簽訂合約,以便為運輸到意大利喬亞陶羅港口的汽車進行運前檢測(PDI)。
去年,大約有1萬輛奇瑞品牌的汽車通過德國北部不來梅港,由BLG公司從中國轉運至俄羅斯市場。作為奔馳汽車的物流長期合作伙伴,BLG公司表示,很愿意幫助中國汽車制造商能在東歐建立他們的海外市場。目前,BLG公司在為韓國現代汽車公司(Hyundai Motor Co.)在捷克的汽車制造生產基地提供物流服務,先將汽車零部件運輸到該基地,然后再將組裝好的整車轉運到43個國家。
BLG物流公司執行委員會的副主席Manfred Kuhr表示,“中國品牌汽車目前集中打入俄羅斯市場,而BLG公司為擴大其東歐地區的物流網絡已經進行了巨大投資。我們擁有相同的戰略方向。”BLG公司對歐洲汽車物流配送的方式是使用樞紐港與支線駁運(包括鐵路、陸路和海路)網絡等相結合,能轉運從中國運輸到俄羅斯的中國品牌汽車、SKD(半散裝件)或者CKD(以全散件形式作為進口整車車型的一種專有名詞術語)。目前,中國汽車主要出口到俄羅斯。
爭搶歐洲市場份額
Kuhr表示,“大約30年前,日本豐田汽車首次進入歐洲市場,那時人們都認為豐田要在西方國家銷售汽車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如今日本豐田汽車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制造商。”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19年前韓國現代汽車進入歐洲市場,當時歐洲人也瞧不上這個品牌。Kuhr表示,“去年,現代品牌旗下汽車在歐洲的銷售額共35萬輛,起亞汽車的銷售額共15萬輛。現在該輪到中國了。”
現在,奇瑞汽車、長城汽車(Great Wall Motor Co.)和吉利汽車(Geely)等中國自主品牌在俄羅斯和烏克蘭市場都擁有一定的份額。其中只有華晨汽車打進了西歐市場,通過與HSO汽車貿易公司合作爭取了850個對歐出口經銷點。2008年,華晨在歐洲銷售了800輛汽車,預計今年將增加至3000輛,市場將擴大至法國、西班牙和意大利。根據2006年雙方達成的協議,HSO汽車貿易公司將在五年內幫助華晨在歐洲共銷售15800輛汽車。HSO公司總經理Hans-Ulrich Sachs表示,“去年,歐洲24.63%的汽車產自海外,大多數來自日本和韓國。在對歐洲2萬名駕駛者的調查結果中,大約25%的人認為他們看好中國的汽車品牌。”除了華晨汽車之外,長城汽車、比亞迪和華泰汽車也有意向進軍歐洲市場。
總部位于中國河北省的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Great Wall Motor Co.)表示,該公司將在未來兩年內進入東歐市場,在三至五年內進入西歐市場。總部位于深圳的比亞迪汽車公司(BYD Auto)表示,該公司計劃在2011年進入美國市場,并在之后的一到兩年內,將旗下電力汽車出口歐洲。華泰汽車(Huatai Automobile Group)總裁童志遠表示,“我們將開始在東歐地區出售汽車,不久的將來再進入南部地區。”但童志遠拒絕透露詳盡的出口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