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大橋今日正式通車 可抗烈度Ⅶ度地震
2009-6-12 22:0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兩年前,它轟然倒塌;兩年后,它涅槃重生。昨日下午,由20多位專家組成的“國道G325九江大橋修復工程交工驗收委員會”對重新修復的九江大橋進行驗收,該委員會隨后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媒體通報九江大橋修復工程交付驗收情況,并當場宣布九江大橋修復工程已按應急搶險工程相關要求完工,工程質量合格,具備通車條件,同意通過交工驗收,并確定于今日上午10時左右恢復通車。
記者探路:工程車仍在施工
九江大橋的通車無疑受到兩岸居民和媒體的強烈關注。
兩岸居民熱盼通車
昨日下午4時,記者在九江大橋收費站附近采訪。在橋頭開士多的陳伯說:“這兩天來橋上采訪的記者很多,甚至有電視臺都把直播車開上來了,那陣勢只有兩年前能相比。”
記者在現場看到,九江大橋上新安裝了護欄,有兩輛工程車一直在橋上緊張施工。
徒步穿越全橋要20分鐘
昨日上午10時許,由于尚在進行恢復通車前的最后準備,工作人員在大橋兩端的入口處設立了障礙物,與工程無關的車輛暫時無法通行。
記者徒步穿過了修復一新的九江大橋,全程花了將近20分鐘。記者看到,整座大橋共分為3車道,兩端上橋都為兩車道,下橋都為一車道,雙向上橋車道在橋中央位置交匯為一車道。在交匯點前,路面上已經噴上了一個醒目的轉彎標志。由于施工已經結束,橋面上已經見不到任何的施工機械和工人。
橋面接合處設減速帶
記者步行接近橋中央時,舊橋原有的巨大鋼索斜拉塔展現在記者眼前。走過最后一根拉索,就是2007年橋梁發生斷裂的位置。如今斷裂的橋面已經與新修橋面完美地對接上了。記者看到,新舊橋面相接位置,設立了3條金屬帶組合而成的減速帶。雖然橋面已經修飾一新,但記者還可以看到橋欄桿外側新舊橋體在顏色上存在的明顯差異。新的橋體水泥呈現白色,舊橋則已經在日曬雨淋下變成了淺褐色。
在新建的橋體上,還在橋兩側新修了一座拉索塔,比前一座拉索塔略矮。“這樣的設計是汲取了上次橋梁發生坍塌的教訓,拉索能夠更好地分擔橋體重量,讓大橋的安全系數更高。”一名施工人員對記者說。此外,大橋兩側的欄桿上都插滿了彩旗,只等明天的通車典禮。
站在橋上,蒙蒙細雨下的西江江面十分平靜,數條小船在江上游弋。此外,水面上還停泊了一艘海事部門的巡邏船,在巡邏船一側,紅色浮標為來往船只指明了通航線路。而在九江大橋東側,即佛開高速九江大橋擴建工程的施工現場,兩橋之間的距離只有五六米左右。
橋墩承臺已被“灌實”
昨日,本報記者針對九江大橋修復中的多個熱點問題,采訪了驗收委員會專家,交通廳相關負責人以及施工、設計等相關單位,為讀者揭開“新橋”建成過程中多個未曾披露的秘密。
修復時考慮到抗地震
據有關專家介紹,九江大橋所在的區域處于恩平——新豐斷褶構造帶和西江斷裂地帶。為此,九江大橋修復工程過程中除考慮到大橋的防撞系數外,還考慮到地震帶來的地質災害等。“修復后的九江大橋按照地震烈度Ⅶ度設防”,即發生地震時房屋出現輕微損壞,牌坊、煙囪損壞,地表出現裂縫及噴沙冒水等情況,也不會對大橋造成太大的損害。
設永久觀察點檢測狀態
據陳冠雄介紹,新橋按照公路一級標準設計,其使用壽命正常為100年,而舊橋的使用壽命也是100年,修復后的九江大橋無論在安全和質量上都有所提高。他表示,九江大橋將在橋上設立永久監測點,對橋梁運行狀態實行監測。
舊有標識牌應加快拆除
記者在九江大橋鶴山連接段上發現,這里依然設有隔離帶,許多車輛從這里轉向濱江大道前往江門。江門市交管部門負責人也承認,盡管九江大橋恢復通車了,但部分準備工作卻滯后。他舉例說,九江大橋在轉往濱江大道的臨時連接口的位置,還沒有設立禁行牌的標志,如果不加以調整,可能導致前往江門的車輛誤解而逆行。
而佛山交管部門的負責人也說,由于施工期間設立了許多禁止通車的標志,現在恢復通車了,這些標識牌必須盡快拆除。
“兩岸的交管和海事部門要加快清拆大橋修復期間設立的限行標識牌,避免誤導過往的車輛和船只。”省交通廳副廳長陳冠雄說。
防撞能力大大增強
同濟大學教授姚玲森稱,九江大橋是一個特殊項目,拆除與修復的難度都很大,能夠如期通車實屬不易。姚玲森說,修復后的大橋防撞能力增強了很多,對橋墩進行了加粗,“原橋墩的承臺是空的,現在都把它灌實了”。他表示,目前已被灌注水泥漿的橋墩承臺防撞能力更強了。此次船撞橋事故也為將來橋梁設計提供了很好的參考。
超載對橋梁損害很嚴重
九江大橋即將通車,有關方面會對它進行密切關注,目前主要通過目測和測量的方式。“超載是一個主要的問題,對橋梁的損害非常嚴重,因此我們在設計荷載時也做了相應的規定”。
姚玲森表示,九江大橋修復難度非常大,從拆除舊橋、切除船體到修復舊橋,所遇到的難度都是無先例可遵循的,其“施工難度要比建一座新橋大得多!”
歷時兩年殘骸還未能打撈完
昨天,20多位專家組成員在經過一下午的評審會議后,認為九江大橋修復工程質量合格,具備交付使用條件,同意大橋于今天上午10時左右恢復通車。
據九江大橋修復辦公室(以下簡稱“修復辦”),鑒于“6·15”船撞橋事故是迄今為止我國最嚴重的船撞引至橋梁倒塌事故,在我國橋梁工程界影響很大。為此,在九江大橋修復過程中,修復辦專門立項研究其船撞橋安全保障技術,組織開展了防撞科研課題以及九江大橋防撞專項研究。目前該科研課題已經基本完成,部分研究成果已經進行評審,將在近期組織課題鑒定。
曾考慮水下爆破舊橋殘骸
九江大橋修復工程項目經理王經理對記者坦言,在施工過程中難度最大的部分在于打撈沉在水中的坍塌橋體。“在整個修復工程中,重建工程只花費了一年時間左右,但此前我們從2007年6月底開始打撈沉在江底的坍塌橋體,直到去年8月底才打撈完成。”據王經理介紹,在新建橋墩之前必須先在河床上確定樁基位置,“剛好在要新建的24號橋墩樁基位置上,還有兩條分別長度達到49米的舊橋箱梁沉在水底。”王經理還稱,一開始施工方曾考慮過用水底爆破的方式把這些箱梁移除,但經過測算后發現爆炸威力有可能危及在附近的佛開高速九江大橋,因此采用潛水切割的方法進行移除。
在確定了打撈方案之后,施工單位租用了一支有16名潛水員的專業潛水隊,專門負責在水下進行切割箱梁,隨后再用吊機吊出水面。“除了我們吊出來的橋體箱梁之外,在水下還有一部分尚未有打撈的箱梁,不過由于該處水深在32米左右,一般船只通航只需要吃水10米左右,而且殘骸位置也不在通航口,所以決定暫不打撈。”
事故賠償金額或達3億多元
針對公眾關注的九江大橋收費情況,陳冠雄昨日透露,整個修復工程費用為1.4億元,由佛開高速公路公司及其所管理的九江大橋承擔。而根據媒體此前的報道,九江大橋船撞橋梁事故的財產損失和公眾責任損失將主要由保險公司買單,共可獲賠3億多元。但由于九江大橋業主未投保“利潤損失險”,他們將獨力承擔九江大橋近兩年維修期間的經營損失。
那么修復后的九江大橋如何收費呢?
陳冠雄昨日面對記者的逼問,只用簡單的“按照廣東省政府此前的批復來進行”回答。
據悉,1988年,九江大橋通車,開始收費。1995年,交通部交體法發〔1995〕1071號文批復同意九江大橋收費年限為30年,起始時間從通車之日計,并明確收費期滿后,收費經營權無償歸國家所有。也就說是,九江大橋收費要到2018年。
而記者昨日也在九江大橋收費站看到,已經在收費標志牌上標明了收費標準,摩托車2元,小轎車5元。
橋上排水系統有待完善
昨日下午,關于九江大橋修復通車的新聞發布會正式開始。
記者“長槍短炮”赴會
廣東省交通廳副廳長陳冠雄宣布發布會開始后,大批記者的“長槍短炮”立即對準了在座的數名專家、施工單位代表,業主單位代表等。
由于發布會現場涌進了幾十名記者,大部分記者都只能站著做筆記。盡管如此,一個個的“辛辣”問題還是接連不斷地拋給了在座的各位代表:大橋修復難在何處?修復后通航能力有何變化?
修復之后大橋的安全系數有無提升?……在記者會上,老百姓關心的各個問題一一得到了詳細解答。
通航能力有提高
記者:現在的九江大橋在修復以后通航能力有什么改變嗎?
陳冠雄:我們通過對以前比較薄弱的地方進行加固以后,現在九江大橋的防撞能力是大大地提高,尤其是采用2×100米斜拉橋和88米接長橋梁的結構以后,大橋下面通航口的跨徑從以前的55米提高到現在的100米,可以說它的通航能力得到了提高。
排水系統不順暢
記者:現在大橋修復以后還存在一些什么問題,如何來防范?
陳冠雄:我們的質量監督小組對九江大橋進行了嚴格的檢測,專家們的評估結果表明九江大橋已經具備恢復通車能力,質量等級暫定為“合格”。但是在質量監督報告中也提出了一些毛病,例如大橋的排水設施并不完善,整個排水系統還不夠順暢,所以在大橋上設置一些常規的監測點來監督橋梁在試通車以后所暴露的一些問題,通過分析逐步完善這些問題。
限制時速很必要
記者:為什么大橋設計時速80公里,而建成后該橋限制時速是60公里?
陳冠雄:我們在修復九江大橋時的設計速度和實際運行速度是不一樣的,我們新修復的路段是80km/h,但是考慮到以前舊橋梁的設計時速,同時大橋修復后上橋改為兩車道下橋改為一車道,中途需要變道,因此大橋上的時速限制是60km/h。
水底殘骸還需監測
記者:大橋原計劃一年修復,為什么會逾期?
有關負責人表示,橋梁坍塌部分處于不穩定狀態,對其進行拆除施工,目前沒有成熟的技術經驗可以借鑒,需要摸著石頭過河。另外,拆除之前,大橋需要進行大量的加固工作,臨時工程量較大。
記者:仍埋在河底的沉船殘骸和部分橋體還需要打撈嗎?
陳冠雄表示,仍埋在河底的坍塌橋體和沉船殘骸對通航影響不大。但由于洪水沖刷等因素影響,殘骸位置還將發生變化,我們將采取一定措施,對其進行摸查。
交警確保橋上橋下安全
橋面汽車熄火馬上拖車
“斷橋前每天車流量是2萬輛次,預計開通幾天內,車流量不會很高。”南海交警大隊九江中隊麥定超副中隊長表示,很多人還不知道九江大橋開通,因此開通后車流量預計要比斷橋前少,但交警部門仍會加派警力巡邏。
另一方面,因為是新開通的橋面,警方擔心有的司機不適應,因此交警部門預留了足夠警力應對突發事件,一旦發現大橋有交通事故,將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處理,疏導交通。此外,如果有汽車在橋面發生熄火故障,為了避免引起交通阻塞,交警對橋面上熄火的汽車,將會實施拖車處理,全力以赴確保橋面交通順暢。
交警護送學生過國道
另外,九江大橋橋腳有一間南方小學,每天都有數以百計的學生上下學都要橫過325國道。據學校的老師反映,這兩年少了車輛經過325國道九江段,學生們過馬路很方便也比較安全,恢復通車后隨著車輛的增多,他擔心學生過馬路會有安全隱患。
對此,九江交警中隊相關負責人表示,大橋恢復通車后,他們每天都會在中午的11時30分,以及下午4時25分、5時10分三個下課時間段,安排交警到國道上疏導交通,引導學生過國道。如果警方有特殊任務,將會由治安員負責引導學生過馬路,確保下課時間有警力護送學生過馬路。
擬建天橋保過往安全
325國道南海九江大橋在2007年6月15日坍塌后。兩年來,因大橋停用,325國道九江段的部分交通標識已經損壞或棄用。南海九江交警中隊方面表示,他們正在加緊完善道路標識,制訂安全行車指引。同時有關方面擬修建一座天橋,以確保學生過國道的安全。
遇難者家屬憶往事神傷
2007年發生在西江上的那場震驚全國的塌橋事故,一下子帶走了9條鮮活的生命。如今斷橋新生,歷經這一變故的人們,如今可好,是否也已迎來“新生”?
在事故中喪生的吳秀梅已經走了兩年,但在老公梁先生的心里,妻子仿佛不曾遠離過。提起那段令人傷心的往事,電話那頭的梁先生數度沉默。他說,自從妻子的善后事宜處理完成后,他和家人就再也沒去過九江大橋的事故現場。但兩年來,對于九江大橋坍塌所激起的紛擾,他卻總是很關心。
梁先生告訴記者,當初妻子是在去臺山購進花卉的途中出事的。妻子走后,花店就再也沒有開門了。現在的他,在一家工廠做工,而生活的重心已轉向撫育自己的孩子。
而當天的3名目擊者羅衛兵、張永安和阿蓮在斷橋前幸虧河南老鄉舍身攔車,才緊急剎車,逃過“鬼門關”。阿蓮告訴記者,這兩年,她一直在沙頭賣水果,但卻已經很少再去江門那邊進貨了。
“每次從佛開高速上看到九江大橋,心里就特別不舒服,現在一般都是去廣州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