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奪定價權 中小連鎖零售商與外資巨頭各顯神通
2009-6-12 1:3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樂琰
好又多逐步取消會員制,進入沃爾瑪整合階段,TESCO、麥德龍紛紛加強農超對接,這些看似“不搭界”的外資巨頭各自策略背后或許是同一個目的。
在昨日舉行的第六屆全國中小城市連鎖超市發展戰略研討會上,有關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外資巨頭的各類舉動其實是對整個零售產業鏈的收編整合,最終要獲取定價權。而目前各區域性中小零售商則應該發揮優勢,牢牢把控住區域定價權。
外資搶奪定價權
“美國最大的玩具制造商美泰,其制造玩具的毛利率很低,但總體利潤率卻可達40%,這是為何?就是因為他們掌控了產品設計、原料采購、批發、零售、訂單處理、倉儲運輸這六大環節,在產業鏈和流通環節當中,真正掌控定價權的就是這六大塊,而不是制造。因此包括沃爾瑪、家樂福等外資進入中國,他們真正目的不是收購擴張這樣簡單的表面意義,而是控制定價權。”上述專家指出,目前外資零售商就是使用六大環節加上制造的“6+1”模式逐步掌控定價權。
沃爾瑪收購好又多,TESCO、麥德龍、家樂福加大農超對接等舉措,都是向本土渠道滲透、減少中間商環節,直接掌控產品以加大定價權掌控力之舉。一旦定價權被外資掌控,將對本土零售業者造成巨大打擊,待外資運作成熟后,甚至會出現對本土零售企業的大規模收購。
“以農超對接來說,沃爾瑪向農戶直采,通過自己的物流體系配送,可以避免中間商對價格的影響,減少成本,同時這些具有實力的巨頭運用自己的物流體系,又可以控制物流成本,進一步掌控定價權。”業內人士透露,有報告指出,沃爾瑪全球業務中,物流成本僅占銷售額的1.3%。而一些無實力做物流配送的本土零售商的物流成本卻占10%~20%,其定價能力被極大減弱。
TESCO、麥德龍等企業在接受CBN記者采訪時透露,今后將加大全國農民直采布點,建立區域倉儲,加強物流配送,大幅提高低價自有品牌生鮮產品比例。
區域零售商反擊
山東家家悅、湖北富迪、山西美特好、胖東來超市連鎖等全國區域中小零售連鎖企業昨日紛紛表示,目前在金融風暴影響下,已經感受到沃爾瑪、家樂福這些外資巨頭向二三線城市滲透的“威脅”。
“中國是個特殊市場,區域性零售商其實有各自的優勢,或者說,中小零售商已經在地方占據了物流網點優勢,反而是外資巨頭不具備優勢。所以中小零售業者需要抓緊機會,爭奪定價權。”專家指出。
家家悅董事長王培桓告訴記者,應對外資最大的機會在于生鮮產品板塊,因此掌握該類貨品的定價權很重要。家家悅目前運用的是標準化規定種植面積、產量甚至價格的緊密性農超對接方式,這種方式有利于加強超市定價權掌控。
“另外,加強農村供銷體系的聯盟采購打造也是掌控定價權的一種方式。”長期從事農村市場零售業管理的中國合作貿易企業協會會長于美芝表示,農村市場比較特殊,外來企業短期內難以攻入,而已經在當地形成后臺采購聯盟的一些地區將有非常大的低價優勢,同類貨品會比對手低30%成本。“我們計劃今年在義烏建設一個零售商區域采購聯盟,并與當地中小超市直接合作。”
通過資本運作加強定價權也是中小零售商的一大法則。美特好連鎖超市董事長儲德群透露,美特好已經聯合當地10多家山西區域性零售企業成立聯盟,以資本合作方式,大家合股進行物流中心投資,以整合上游資源。初步規劃在山西省內建設4個物流配送中心,已有一個項目進入規劃設計階段。通過物流中心的合資運作,可使當地區域性中小零售企業抱團壓縮成本,聯合采購,與外資一搏定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