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堅持四個統籌 打造“四型”

2009-6-10 23:2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近年來,六安開發區在突出招商第一要務的同時,加大安商工作力度,促進項目建設;在壯大工業經濟的同時,優化提升三產,實現二三產均衡發展;在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注重完善功能配套,推動城市化進程;注重經濟效益的同時更加注重社會效益,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努力做到招商安商、二產三產、園區城區、經濟社會四個統籌,引領開發區向實力、品質、活力、和諧型園區方向科學發展。
 一、堅持招商安商雙輪驅動,打造實力園區 
  1、突出招商引資第一要務。把工作力量盡可能向招商一線傾斜,在選派三名副處級領導和三位職能局長離崗駐點專司招商的基礎上,又以區屬部門為單位成立15個招商小組,形成全員參戰,全面推進,全力以赴的大招商格局。改進招商方式,注重招商策略,實行目標管理,堅持一票否決。
  2、加大安商工作力度。建立健全了入區項目“一站式”服務體系和“保姆式”聯系體系。成立由兩委主要領導親自掛帥的安商領導組,下設安商辦公室,具體負責安商經常性工作。建立項目建設聯動推進工作機制,對每個入區項目都確定一名兩委領導或部門負責同志對接聯系,明確項目聯系人、投資商、建設單位三方責任,強化績效考評獎懲,把項目建設進度與干部年度考核掛鉤,與優惠政策兌現掛鉤。力促入區項目盡快投產達產,增強園區綜合實力。
  二、堅持二產三產并舉,打造品質園區
  1、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不斷提高工業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一是加快產業集群建設。把紡織服裝、機械制造、食品醫藥、輕工電器等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集群建設作為結構調整的重要載體,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上統一布局,統一實施。重點引進主導產業核心企業和產業鏈條缺失環節企業,按照規劃一流、功能齊全、配套完善的要求合理調整園區土地利用規劃,不斷壯大園區經濟發展的總量和后勁。二是打造工業經濟品牌。依托產業集群,提升企業檔次,擴大企業規模,提高市場占有率。引導索伊電器、華潤啤酒、長江精工等企業向規模化、現代化、集團化方向發展,力爭在“十一五”期內培育出3-5個產值超十億元龍頭工業企業和一大批億元骨干工業企業,提升園區競爭力。
  2、大力發展三產經濟。一是注重引進總部經濟。積極吸引區域性企業集團把結算中心、產研中心、營銷中心和物流中心放在我區。二是促進商貿流通業發展。堅持把商貿流通業作為全區三產發展的重要支柱,按照發展現代商貿流通業的方向和“發展大商業、建設大市場、加速大流通”的思路,做好重點三產項目的選擇、儲備和包裝等前期工作,加強與國內知名流通企業的合作。實現商業中心建設、特色街打造和專業批發市場發展的新突破,推進物流園區和物流配送中心建設,把皖西大道兩側打造成為面向全市、輻射周邊的現代化商貿流通業基地。三是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重點發展與區域經濟具有聯動作用的金融保險業、信息服務業、中介咨詢業和社區服務業,不斷增強全區服務業的實力和競爭力。四是發展提升餐飲娛樂業。積極引導本地土菜美食產業化經營、做大做強,支持餐飲企業通過采用現代組織形式和服務方式,提升檔次,擴大規模,吸引鼓勵國內外知名餐飲連鎖企業落戶我區。適度建設一批集餐飲、娛樂、健身、文化休閑于一體的中高檔消費場所。已簽約落戶的投資4億元曙光國際度假村和投資5億元的金領歡樂世界項目建成,將大大提升全區三產結構和品位。五是穩步發展房地產業。按照供需平衡原則,以整體開發為主要形式,適度建設一批功能完善,配套齊全,高、中、低檔兼有的住宅小區,以滿足城鄉居民的住房需求。
  三、堅持園區城區同步,打造活力園區
  把園區功能定位為“工業新城、城市新區”。在園區建設中,認真吸取了省內外一些開發區經驗,改變了“白天熱火朝天、夜晚死氣沉沉”的反差景象,科學處理“主攻工業、決戰園區”與“以適度超前的城市建設帶動工業發展”兩者之間的關系,努力打造活力園區。一方面突出園區建設的中心地位。把工業園區建設作為加快經濟發展的頭等大事、重中之重和最緊迫的工作,以園區帶動城區,以工業化促城市化。另一方面,把園區作為城市新區來建設,以城市化促進工業化發展。我們將工業園區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提升城市窗口形象。注重建管并舉,不斷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行城市精細化、規范化管理,堅決遏制“五亂”反彈,共同營造整潔、美觀、舒適的城市環境,提升園區品位。
  四、堅持經濟社會協調,打造和諧園區
  科學處理園區發展與群眾利益的關系,充分調動群眾參與園區建設的積極性。處理好征地拆遷、工程建設、企業用工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在加快園區建設的同時,堅持以人為本,心系群眾,切實維護群眾的利益。實行“零距離”服務,及時協調解決園區企業與工人、村民之間的矛盾糾紛。在征地工作中,認真聽取農民訴求,堅持政策的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統一,保障被征地農民的利益。盡力幫助園區中村民解決一些生產生活中的問題和困難,以實際行動贏得周邊村民對園區建設的理解和支持,變群眾“要我發展”為“我要發展”,最大限度地調動群眾參與園區建設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凝聚人心、聚合人氣,促進社會和諧。進一步健全機制,增加投入,切實抓好各項民生工程任務的分解落實,資金配套到位,把民生工程辦成民心工程。積極開展被征地農民和返鄉農民工的技能培訓,實施“零就業家庭”培訓計劃,讓開發區農戶至少有一人在企業上班,促進就業和再就業,增加農民收入。完善被征地農民以基本養老保險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保障制度,切實解決好被征地農民安置和社會保障問題,解決失地農民后顧之憂,使農民“失地不失業”、“安居又樂業”。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提升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努力實現開發區農民“新農合”全覆蓋。廣泛開展和諧企業、和諧社區、和諧村組、和諧家庭創建活動,共建和諧繁榮開發區。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