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制勝:中國前500強公司的指路牌
2009-6-10 22:5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8年世界500強排名,包括中石化、一汽、聯想等35家中國企業上榜。它們如愿以償地走出了國門,但迎面而來的是一道更嚴峻的課題:如何應對全球化的新征途?
“帶頭大哥”沃爾瑪的全球決勝之道
1991年,沃爾瑪開始實行全球化戰略;截至2008年,短短17年間,其營業總額已達3787.99億美元,位居世界500強之首。作為一個以零售業為主的品牌,面對全球范圍內大量的采購與銷售,它是如何做到舉重若輕的?沃爾瑪百貨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李斯閣表示,現代化的物流供應鏈,是沃爾瑪扎根全球的先決條件。
沃爾瑪的“現代化物流”體現在很多方面。它是全球第一個發射物流通信衛星的企業,借助于這顆物流通信衛星,跳躍性的擊敗了美國零售業龍頭--凱瑪特和西爾斯。它建立了全球第一個物流數據處理中心,率先實現集團內部24小時計算機物流網絡化監控,使采購庫存、訂貨、配送和銷售一體化,顧客到沃爾瑪購物,一旦通過POS機打印發票,那么從生產、采購到供應商每個環節都會同時接受信息并及時完成本職工作。
除此之外,沃爾瑪還借助IT技術,建立了物流的信息系統MIS(即管理信息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負責處理系統報表,加快運作速度。
博科資訊董事長兼總裁沈國康指出,科學完善的物流供應鏈在決定生產銷售效率的同時,還影響到顧客的滿意度,并直接關聯企業的第三利潤源。以世界500強企業為例,威望迪環球集團僅通過歐洲采購項目就減少費用支出達3.8億歐元。
沃爾瑪的現代化物流模式,在2000年助其成就美國零售業的龍頭霸主,時隔數年之后,又造就了一名世界級的“帶頭大哥”。
全球物流:本土企業對面的攔路虎
物流專家胡松評說:“物流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但是如果沒有物流,生產與銷售只能是空談。”本土企業進軍全球市場,首先要解決全球范圍內的采購與銷售問題,其本質,是成本控制問題,也是物流供應鏈問題。
韓國的“三星模式”,為發展中國家的快速成長型公司提供了可復制的樣板。三星手機崛起于世界手機列強的夾縫之中,但仍憑其出色且富有創新性的供應鏈體系而占穩市場。“三星模式”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用專屬工業園拉近與供貨商的物理距離,自建物流中心實現高效運作,先進信息系統的支撐以及逐漸向直供模式靠近。
“三星模式”與沃爾瑪“現代化物流”的根本區別在于,后者是自營物流,而前者是“外包+自營”模式。外包模式可以看做是一種“取巧”,是迫于成本與技術實力的不得以為之,但卻是最符合中國“國情”的一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