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龍文區檢察院發揮檢察職能為公路“治超”清障
2009-6-1 10:1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魏建華的運沙車即將進入龍文區地段時,他收到一條短信:今天路政人員分兩路檢查超限車輛。
運沙車隨即調轉方向繞道行駛。發來短信的是路政員林慶文。在每月送給林慶文3000元后,魏建華都能及時得到稽查信息,超載運沙車便得以輕而易舉地躲開“治超”檢查。
今年5月上旬,隨著對魏建華行賄案提起公訴,由福建省漳州市龍文區檢察院開展“路暢”行動,挖出的路政部門受賄窩案全部告結。此前,龍文區檢察院已先后對構成受賄罪的6名路政人員,涉嫌行賄的洪聰明立案偵查、移送起訴。
龍文區檢察院有關領導告訴記者,由“路暢”行動促進公路部門規范行政裁量權,依法遏制運輸車輛超載現象,帶來了道路交通事故的持續下降。數據顯示:因超限超載造成路面毀損情況少了,因運輸車輛超載導致的道路交通事故明顯下降。
超限超載———路面損毀———事故頻發
龍文區地處漳州城鄉結合部,是通往閩南、閩西周邊地區的交通樞紐。下漳州高速路口,一條迎賓大道與市區相連接。一個時期以來,人們不時發現,超載運輸車輛噴著滾滾濃煙在城區負重爬行,又如入無人之境在行人眼前堂而皇之地穿過。久而久之,這條原本平坦的迎賓路,在負重的車輪輾壓下變得坑坑洼洼,此后,每天從此經過的車輛要做好幾次短距離的“越野”運動:小車司機叫苦不迭,摩托車手提心吊膽。
嚴重損毀的路面,影響車輛正常行駛,給交通事故埋下了隱患。漳州市電視臺實況播發了“路面起‘羅鍋’行車須謹慎”的新聞,提醒駕駛員小心行駛,注意安全,并呼吁有關部門盡快修復道路,消除安全隱患。據龍文區交警部門2008年2月提供的數據,2006年以來,車輛超載在轄區內引發的交通事故呈上升趨勢:2007年68起,比上年增加10起,2008年不到兩個月就發生了14起超載事故。
發現“貓膩”———“路暢”行動———挖出窩案
媒體曝光引起龍文區檢察院的“聯想”:路面毀損源于車輛超載超限,當地路政部門多次開展“治超”專項整治活動,為何有些超載嚴重的運輸車隊卻難被查處?超載超限車輛順利通行的背后是否隱藏著“貓膩”?2008年3月初,就在龍文區檢察院對媒體曝光的這一熱點問題進行調查時,漳州市檢察院向龍文區檢察院移交了一條舉報線索:市公路局六石超限運輸檢測站(下稱“檢測站”)“老黃”收受博盛車隊4000元賄賂,該站就在龍文轄區。檢察官立即對此線索開展初查,但視野不限于一個運輸車隊,轄區內的六石、江東兩個檢測站都列入調查范圍,代號為“路暢”的專項行動由此拉開序幕。
據辦案檢察官介紹,案件最大的口子是從廈門運輸管樁車隊負責人洪聰明那里“撕”開的。在洪聰明的小車上,辦案人員從工具箱里搜出一張金額為2萬元的銀行取款憑證:憑證上清晰地寫著“路政費用”。洪交代,從2006年9月起,為逃避路政檢查,每月定期送錢給六石檢測站站長林安陽2萬元至2.7萬元不等,至2008年3月案發前,先后18次送出40.2萬元,林安陽將小部分賄款分給檢測站其他工作人員,并交代對洪聰明車隊超限車輛予以放行。
隨著調查的深入,超載車主與檢測站工作人員權錢交易的窩案浮出水面。經查,六石和江東檢測站共有20多人收受超載車隊或個體運輸戶金額不等的賄款。舉報線索中所指的“老黃”即為六石檢測站路政員黃欽用,共收受賄賂3.1萬元。據涉案的路政人員供述,收取好處費后,他們或通風報信把稽查時間、線路透露給超載車主,或私自將超載車輛放行,或對超載車輛以最低額度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