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 來 關 心 中 小 物 流 企 業 ?
2009-5-9 11:4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啟良
因為媒體的宣傳,也因為行業本身確實存在的問題,人們對物流行業的評價普遍采用的四個字就是:“小、散、亂、差”。我以前也用過幾次,最近我又在反省,覺得慚愧,決定以后盡量少用這四個字了。因為我覺得我,包括我們,還沒有足夠的資格去指責那些構成了 “小、散、亂、差”的、數量龐大的中小物流企業。
在中國物流業短暫的發展歷程中,中小物流企業一直都牢牢占據著整個行業的絕大部分市場。而且,他們占用的資源是最少的,他們提供的價格是最低的,但是,他們的生存和發展環境卻是最惡劣的。
中小物流企業大都聚集在整個物流產業鏈的最底層,從事著簡單、繁重甚至是危險的物流基礎操作。
不可否認,在這個數量龐大的群體中,存在著諸如欺詐、惡性競爭、低水平運作、違法亂紀、地方保護、環境污染等諸多問題。這當中的每一項都構成了批判中小物流企業的充分理由。
但是,當我們想要指責他們的時候,建議我們先捫心自問一下,我們又為中小物流企業做過什么?
中國有句老話,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這句話幾乎就是為了中小物流企業而量身定做。不論是我們的政府、銀行、保險、工商、媒體,甚至是客戶,對中小物流企業大都抱以懷疑甚至是鄙夷的態度,大家眼中所關注的,只有那些威風顯赫的大公司、大集團。雖然這種厚此薄彼的態度從商業價值的角度來看,并無可厚非,但從整個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這顯然是一種社會性的不公平。
回顧國內中小物流企業這些年來的成長,有幾家中小物流企業是得到了外界的幫助和支持,風風光光順順利利地成長起來的?當中小物流企業遇到困難時,遇到困惑時,又有幾個政府部門、金融機構或者社會團體曾經慷慨地伸出過援手,雪中送炭呢!不是沒有,但是少得可憐。
中國的中小物流企業,其成長的方式完全是出于一種自發的、純市場引導的 “草根式”發展模式。但就是在這種無人問津的環境中,中國的物流行業逐步地發展起來,而這些數量龐大、總量驚人的中小物流企業在整個行業的發展和進步過程中,發揮了不可置疑的決定性作用。
隨著 《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出臺,物流行業終于看到了 “告別草根,登堂入室”的曙光。但在這個時候,大家看到的,仍然是那些大型的、知名的物流企業,而對于真正在這個行業中占據絕對數量的中小物流企業,卻鮮有關注。
前不久央視經濟頻道關于物流振興規劃的節目中,有一位現場觀眾就質問在場的嘉賓: “難道你們就只關心那些大的 (物流)企業嗎?”遺憾的是,節目中這個鏗鏘有力的質問并沒有得到正面的回答。
但是,我和千千萬萬家中小物流企業一樣,期待著這個問題的答案,期待著更多的掌握著話語權、決策權、借貸權、投資權的有識之士,偶爾也能抽出一點點精力,關心一下中小物流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