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發布2009年春季外貿形勢報告,中國出口還要繼續“扛壓”
2009-5-8 23:1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記者裴玥報道 商務部最新發布的《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09年春季)》分析認為,當前,國際金融危機還在發展和蔓延,世界經濟短期內明顯復蘇的可能性不大,外部需求低迷狀況可能持續較長時間,中國對外貿易發展面臨的困難依然很多。
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進出口繼續大幅下降24.9%,但在3月份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3月當月出口增幅下降17.1%,比1、2月份分別縮小0.4和4.6個百分點;剔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3.1%,比前兩個月累計縮小8.5個百分點。
具體而言,服裝等產品出口由降轉升,機電產品出口下降較多;一般貿易出口好于總體,加工貿易進出口跌勢趨緩;民營企業出口下降平緩,外資企業和國有企業占比下降;對歐美日出口有所改善,對新興市場出口則分化明顯。
報告指出,由于當前世界主要經濟體加強宏觀政策協調、聯手應對危機的力度加大,世界經濟金融形勢惡化勢頭得到一定遏制。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國際金融危機還在發展和蔓延,世界經濟短期內明顯復蘇的可能性不大,美歐日經濟很可能在底部震蕩一段時間,中國對外貿易發展面臨的困難依然很多。
一是,外部需求嚴重萎縮。美歐日經濟仍面臨很大困難,各國刺激經濟措施真正見效尚需時日。受發達國家衰退影響,許多發展中國家進出口下滑,貿易收入下降,外來投資減少,經濟面臨的困難還在加劇。世界貿易組織(WTO)3月份預測,2009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將下降9%,出現二戰以來最大降幅。加上國際市場價格持續下降,貿易額降幅可能更大。調查中,企業普遍反映訂單減少,出口價格下降壓力還在繼續增加。
二是,國際貿易融資困難。全球流動性緊缺尚未有效緩解,金融機構紛紛收縮信貸規模,各國貿易融資條件普遍惡化,國外進口商和經銷商資金壓力加大,紛紛采取減庫存、壓訂單等方式規避風險。據出口普遍企業反映,國外進口商訂單短期化現象越來越明顯。同時,由于進口商貿易融資困難,出口企業收款延長,收匯風險上升。加上國內銀行為防范風險對出口企業慎貸、惜貸現象普遍,出口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資金緊張狀況尚未得到根本有效緩解。
三是,貿易保護主義加劇。世界銀行統計,自2008年11月15日20國集團領導人華盛頓金融峰會以來,20國中有17國實施了47項新的貿易限制措施。據3月份WTO審核成員國應對金融危機措施的報告,過去幾個月各國貿易限制措施顯著增多,主要是提高關稅、設置非關稅壁壘、濫用反傾銷措施等,中國是主要受害者。一季度,共有11個國家和地區對中國發起“兩反兩保”調查25起,其中反傾銷18起,反補貼1起,保障措施3起,特殊保障措施3起。目前,世界各國就業形勢相當嚴峻,許多國家可能進一步寄希望于貿易保護轉嫁國內就業矛盾。
報告建議,企業要苦練內功,加大營銷力度,推進自主創新,培育自主品牌,增強綜合競爭力,努力開拓國內外市場,積極應對各種貿易摩擦,切實維護自身正當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