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長三角經濟一體化 上海長江隧橋料年底通車
2009-5-8 10:4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推進長三角經濟一體化 上海長江隧橋料年底通車 ● 何惜薇 上海特派員
號稱世界距離最長、總長25.5公里的上海長江隧橋預計今年底通車,不僅讓中國第三大島崇明與上海市區緊密相連,而且將連接滬杭、滬寧等高速公路網絡,加快長三角一體化的發展。
學者認為,上海長江隧橋工程為軌道交通預留空間的做法將是“一個方向”,代表今后一并考慮公路與軌道交通的建設,不但能取得規模效應,而且能打破條塊分割的“現有體制問題”。
上海長江隧橋工程包括上海長江隧道和大橋工程兩部分,其中長8.95公里的隧道連接上海浦東和長興島,16.65公里的大橋(包括9.97公里跨江橋梁部分)則連通長興島和崇明島。
目前,進出崇明島都需要靠船,長江隧道工程投入使用后,從市中心到崇明島估計需時不超過一小時。而在崇明島北側,連接崇明島與江蘇的重要通道——崇啟通道,也已經啟動其上海段的建設,預計2012年上半年竣工,使上海浦東、崇明島和江蘇啟東三地“一線牽”,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對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孫章而言,長江隧橋工程還有更深層的意義,即預留了軌道交通的建造位置:長江隧道的軌道交通位于隧道下層,長江大橋在雙向六車道的外側則分別預留了4.7公尺寬度的位置。
孫章通過電話回答本報詢問時說:“這是一個方向,以后造橋的話,公路和軌道交通應該同時考慮,突破現有的體制問題!
條塊分割治理
拖慢同城化
事實上,目前中國處處都通過興建公路(包括大橋)和鐵道,形成同城效應。然而,條塊分割的治理體制卻拖慢了各省市同城化、一體化的進程。
最典型的例子就發生在上海:上海正積極打造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港是當中的重頭戲。由于受先天地理條件限制,其港口建在東海大小洋山島上,通過一座32公里長的東海大橋連接港口和陸地。
令人遺憾的是,東海大橋只是公路橋,并非公路鐵路“兩用橋”,以致洋山港“吐出”的集裝箱都必須先從船上卸到集裝箱運輸車上,經過大橋后再裝到火車上,浪費了不少資源。
其實,當初設計東海大橋時,曾提出修建“兩用橋”,也曾提出修建連接江蘇、浦東和寧波的跨海鐵路。不過,中國交通投資由條塊分割:橋由地方政府投資建設,鐵路卻要鐵道部投資。據說鐵道部當時在權衡利益后,沒及時以巨資支持“雙用橋”的修筑,等到巨大的貨運量對鐵路形成迫切需求時,東海大橋已經在施工,以致配合洋山港而建的鐵路“上不了橋”,連接蘇、滬、浙的相關跨海鐵路自然也被置之腦后了。
令孫章欣慰的,是日前公布要在短期內在上海郊區金山開建鐵路支線。這意味著限于市際交通的鐵路,也逐步進入城市軌道交通領域,快速地把郊區、衛星城的居民載送到市中心去,從而減低市中心人口密度過高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