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優化中藥產品出口結構
2009-5-8 10:2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投顧問提示:國務院日前發布《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明確表示,要優化中藥產品出口結構,提高中藥出口產品附加值,扶持中藥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中國投資咨詢網訊 國務院日前發布《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明確表示,要優化中藥產品出口結構,提高中藥出口產品附加值,扶持中藥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事實上,即將出臺的《國家基本醫藥目錄》(下稱“目錄”)就將從根本上保護中藥企業的發展。
原本定于4月底之前出臺的目錄,現在還在最后定稿的討論中。據了解,在草案所涉及的635種藥物中,包括40%的中藥品種。
“中藥品種占到這個比例,也是我們扶植民族藥品產業的重要措施。” 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副會長陳統輝表示,按照日常用藥比例,僅外資藥品和合資藥品就占到了50%以上,目錄顯然是偏向民族制藥產業的。
同時,90種左右的獨家品種(即某一廠家擁有生產專利)多數為中藥品種,這些中藥進入目錄中,將極大增強相關企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從2009年一季度的財報來看,作為醫藥板塊的子行業——中藥子行業收入同比增長率只有1%,營業利潤同比增長6%,但其凈利潤增長率高達62%,為子行業第一名,而行業平均值增長率為38%。
因此,從一季度的表現看,對于中藥企業來說,產品的賺錢效應已經凸顯。其凈利潤增長驅動因素主要為投資凈收益同比70%的增長。同時,凈利潤增速提高,也得益于上游原材料中藥材以及一些化工產品價格的下降。
上述數據,一方面表明中藥企業前期投資正在獲取回報,規模化生產的效應顯現出來;同時,企業規模擴大后,在原料的議價能力上的提高也貢獻不小。而現在,《意見》推出將繼續維持整個中藥行業發展的良性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