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季度專業市場行情評述:"風向標"暖風漸吹
2009-5-8 10:1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遍布我省各地的4000多個專業市場,可謂觀察浙江經濟走勢的“風向標”。
省工商局近日發布的一季度商品交易市場運行情況顯示,受國際金融危機等因素影響,我省4047家市場成交額為2365.7億元,同比下降7.5%。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不少積極變化的苗頭。
龍頭市場率先回暖
龍頭市場率先回暖,網上市場方興未艾,已成為我省專業市場運行的亮點。分析顯示,一季度我省工業消費品市場同比降幅減緩,全省718家工業消費品市場在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紹興中國輕紡城、永康中國科技五金城等龍頭市場逆勢走強的帶領下,出現整體回暖跡象。與此同時,全省各地網上交易平臺建設方興未艾,至今年一季度末已達45個,在建或試運行階段的平臺29個。據對其中12家較大型網上交易平臺的統計調查顯示,其交易狀況受實體市場影響明顯,一季度成交額265億元,雖然增幅趨緩,但仍保持增長勢頭。
在經濟氣候風云突變的今天,專業市場該如何突出重圍,為浙江產品開拓新的市場?這些率先回暖的專業市場,給出了各具特色的回答。
向來瞄準海外的專業市場,開始眼睛向內尋找市場新機遇。義烏中國小商品城不僅在長三角地區設立了小商品配送點,還將觸角伸到黑龍江、四川、新疆等地,全面推進采購配送體系建設,努力對接國內商品批發市場。眼光一變天地寬。一季度,小商品城實現交易額77.4億元,同比增長7.6%。在義烏出境口岸必經的雪峰路上,300多輛集裝箱車排滿10里長街的盛景,又重新出現在人們眼前。
在完善傳統功能的基礎上,不少專業市場向產業鏈的兩頭延伸。紹興中國輕紡城開出了服裝、家紡、無紡等領域的專業市場區,與當地的面料、紡織原料到服裝、家紡的完整產業鏈遙相呼應。以市場引領產業的轉型升級,反過來也使得市場競爭力再上新臺階。一季度,輕紡城交易額81.3億元,同比增長3.6%。
前不久,輕紡城再推創新之舉,為歐洲和國內的一些著名面料、服裝設計師設立創意工作室,和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合作成立柯橋分中心,力促專業市場從“產品交易中心”向“設計創意高地”轉型。
更多的專業市場鼓勵經營戶加大研發力度,提高產品附加值。永康中國科技五金城鼓勵場內企業調整產品結構,陸續推出了“新型禮品五金”等一系列創意產品,實現了產品在中東、歐洲等地登陸的愿望。
辦好市場浙商有信心
不管經濟風云如何變幻,浙商辦市場的信心從未動搖過。
剛剛過去的“五一”節,喬遷重建的浙江食品市場在杭州勾莊開張,營業面積達23萬平方米。當天在市場內舉辦的食品博覽會,吸引了上萬人前來采購。開辦該市場的現代聯合集團老總章鵬飛說:“只要定位準確、服務到位,專業市場肯定紅火。”
現代聯合集團下一步將繼續擴張,并準備在臺灣辦一個食品專業市場。對浙江食品市場的定位,“現代聯合”的目標是,將其打造成我國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食品城,成為集交易、物流、會展、電子商務及農業總部基地于一體的現代化專業市場,年交易額至少在100億元以上。
趁著眼下建市場所需原材料等綜合成本低的優勢,謀劃“走出去”辦市場的浙商不在少數。一位正準備跨省發展的浙商,這兩天一直往昆明跑,準備在那里建一個大汽配城,以對接東盟汽配市場,為浙產汽摩配產品打通到東盟的通道。“投資肯定不會少于20個億。”他充滿信心地說。
浙商逆勢擴張的信心,既來自獨到的眼光,也源于政府的悉心關照。今年以來,我省各級政府進一步加大了對商品交易市場的培育扶持力度。比如,紹興市對三年內獲得星級的文明規范市場給予最高15萬元的獎勵;在嵊州市政府的支持下,浙江(中國)嵊州領帶城將投資10億元建新城;而衢州浙西糧食物流中心將在政府的支持下,重點建設10個市場,完成一大批項目的改造提升,總投資額超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