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南匯合并助推“兩個中心”建設
2009-5-7 16:4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社論
國務院近日批復了上海關于浦東擴區的申請,同意撤銷南匯區,將南匯區行政區劃并入浦東新區。上海市轄下的這兩個行政區域的合并,有助于直接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對于浦東乃至上海未來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行政區劃調整后的浦東新區,面積為1210.41平方公里,戶籍人口達到268.60萬。從地理空間概念看,浦東新區所轄面積得到了較大的延展,但是,任何行政區劃的合并,都不僅僅是地理空間的簡單相加。
改革開放30年來,上海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目前正處于經濟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前不久,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建設“兩個中心”的意見,并提出到2020年,將上;窘ǔ膳c我國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航運中心。
如果說,上海是一顆璀璨的東方之珠,那么,浦東就是明珠上的一顆炫目的寶石。自從1990年4月黨中央、國務院向世界宣布開發開放浦東起,浦東被推到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19年來,浦東已經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現代化建設的縮影,也帶動整個上海實現了歷史性的大跨越。
合并之前的浦東新區,作為上海城市經濟發展的一個新增長點,作為綜合配套改革的試驗地,其發展成就可圈可點。但是,隨著浦東陸家嘴[26.04 -1.59%]金融區的日益成熟,張江高科[15.73 0.90%]技園區以及金橋出口加工區等功能區的不斷發展,浦東進一步探索改革試驗的操作空間已經略顯狹窄,土地等資源的約束在制約著浦東的發展,也影響著浦東服務于“兩個中心”建設功能的發揮。
在這樣的背景下,浦東南匯兩區的合并,充分表明這是一個著眼于未來的舉措。兩區合并,通過功能的整合與政策效應的發揮,可以達到1+1>2的效應。如果將合并前的浦東新區比為鳥之一翼的話,南匯的并入,則如鳥又增一翼。有雙翼之力,新的浦東新區將擁有更大的格局,擁有更廣闊的試驗空間。
上海已經確立了推進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和先進服務業的戰略。同時,上海也承擔了一些國家戰略,如大飛機項目。兩區合并之后,浦東可以更合理地布局,在12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更自如地調整產業規劃,在部分產業形成功能集約的同時,也實現部分產業順利向原南匯區域延伸。
行政區劃調整后,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核心區域陸家嘴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區域洋山港,將會統籌到新浦東的土地上。兩個區不僅可以在一個行政區劃范圍內實現功能互補,而且可以實現功能集約。同時,洋山深水港與外高橋[16.33 2.13%]港區得以和浦東國際航空港的功能形成更優化的組合,形成現代物流樞紐,從而全面提升現代物流服務能級與水平。
形成發達的金融市場體系,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核心任務。而由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帶來的航運金融業務的增長,不但能夠豐富金融產品,也能提升航運中心在國際上的地位,形成依靠高端服務而不是簡單依靠增量來發展的格局。兩區的合并,有助于將陸家嘴和現代物流樞紐的各項業務組合起來,形成從金融、保險到內外貿易,從咨詢服務到各種專業服務的一條龍服務價值鏈,從而可以構筑起更高效的服務高地。
浦東南匯合并,也體現出很強的政策性。一方面,國務院對此合并計劃的迅速批準,表明中央對于浦東未來發展的高度重視;另一方面,行政區域的合并,可以將原浦東新區作為綜合配套改革的試驗地所具有的政策優勢,向原南匯區域延伸。
顯然,浦東南匯合并,這不僅是地理空間的重塑,也是上海城市精神升華的新契機。浦東當年的敢闖敢試、開拓開放、創新進取的精神,恰是在今天推動上海未來新發展最需要的社會資本。這種精神狀態是比土地、政策更重要的驅動力。
應該注意到,城市行政區域的合并,較為復雜,牽涉面較廣。比如,如何在最短時間內使人心安定,拿出各方均能接受的整合方案;如何讓相關部門順利對接,避免百姓和企業辦事流程的延長;如何在原來兩區財力不平衡的情況下,實現公共服務、社會保障的均等化——諸多問題深刻反映出區域合并本身是一項有成本的工程。如何盡量降低合并的磨合成本,發揮整合效益,也將是對新浦東的一個重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