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海關走出政務工作新渠道
2009-5-6 23:0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自從實行了直通關模式后,通關速度提高了50%以上,通關成本也減少了40%以上,海關的主動貼心服務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實惠!”第一汽車(大連保稅區)口岸通商中心通關部負責人蔣俐感慨地說。
“為應對金融危機,一汽-大眾采取加快流通速度、降低庫存的經營策略,對通關速度要求更高了。”蔣俐說到,“我們作為一汽-大眾的代理商,只有想盡辦法來滿足它的要求,但以往申報入保稅區貨物要用轉關申報模式,二次報關、二次審放的手續較復雜,時間也較長。”
的確,在金融危機爆發后,保稅區企業面臨諸多困境和壓力。困難時刻,保稅區海關主動加強服務,加大政務公開力度,經常深入到企業走訪調研,了解企業的難處和需求,宣講海關政策,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在一次走訪中,海關了解到第一汽車(大連保稅區)口岸通商中心的困難,馬上著手研究解決方案,推出特殊區域直通關申報模式,入區貨物一次申報、一次放行,企業憑放行后的報關單和相關單據直接到口岸提貨,報關材料由原來的兩套簡化成了一套,提貨時間也比轉關模式申報快0.5~1個工作日。
“越是企業困難時期,海關越會增強服務力度和手段,千方百計想辦法幫助企業發展。”保稅區海關吳志秀關長說到。為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促進特殊區域經濟振興,保稅區海關黨組經常帶領業務骨干深入到企業,走訪、調研、座談、現場辦公等等,并于年初推出多項措施,如建立“大客戶”服務理念,建立關企溝通協調機制,及時了解轄區企業動態,指導企業準確理解和用足用好國家優惠政策,同時加強關務公開,設立業務咨詢窗口,暢通服務熱線、舉報投訴電話,設立關長接待日和科長值班等制度,隨時解答和處理企業疑難問題等。這些措施的出臺給企業帶來了很大的實惠,受到企業的一致好評。
大連海關政策宣傳走上街頭 蘇 斌 攝
一次新政宣講為企業帶來新生機
大連愛麗思生活用品有限公司是位于大連出口加工區內專門從事家具、日用品等生產的企業,產品遠銷到世界各地,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但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卻給這家企業帶來不大不小的負面影響,這家作為大連地區年出口額超過2億美元的大型出口加工企業,2009年的出口量同比大幅下降,1月份出現了虧損的情況。2、3兩月訂單量銳減50%,企業已著手采取部分停產、減員減薪等應對危機的措施。由于該公司60%以上的原材料是國內采購,因此,停產、減產也勢必會給上游配套企業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如何擺脫困境,走上新的快速發展之路,成為一時困擾著這家企業的最大難題。
今年2月份,大連海關一次送政策上門的活動讓企業重新找到了新的發展方向。
原來,愛麗思集團公司在中國南方擁有許多OS產品(委托生產)廠家,其產品由日本總部新商品研發部門設計,直接從南方口岸出口到第三國再拼裝后運送到客戶手中,物流分散,影響效率,無形之中增加成本,如果能賦予這家企業保稅物流、研發、維修的功能,那么愛麗思集團公司就可以在大連加工區內對其貨物進行集拼后通過大連口岸直接運至境外客戶手中,大大地縮短交貨期,大連出口加工區就可成為愛麗思集團全球物流配送中心,大連愛麗思生活用品有限公司依托出口加工區的新功能勢必迎來發展的春天。大連海關送上門的出口加工區拓展保稅物流等功能的新政策正是企業亟需的。
企業的需求牽動著海關的心。大連海關張志南關長、榮曉帆副關長多次走訪企業現場調研,了解企業情況,確定拓展保稅物流、研發、維修等疊加功能的實施步驟和實行方式。
拓展保稅物流、研發、維修等疊加功能需要增加輔助系統,為了幫助企業盡快配置好并熟悉該系統的操作,海關主動邀請企業人員到大連海關現場學習輔助系統操作。在海關的幫助下,企業只用了一個工作日就迅速做好了軟硬件設施的配套工作。系統試運行過程中,大連海關多次深入企業現場辦公,研究制定相關業務操作流程和應急預案,解答企業在業務操作方面的難題,讓企業以最快的時間順利完成審批、報關等手續。
據了解,在享受到保稅物流、研發、維修等疊加功能后,愛麗思將在大連出口加工區建立全球愛麗思集團的物流配送中心,愛麗思總部將安排上百人的研發團隊在大連進行新商品的研發并在大連周邊地區尋找合適的廠家進行生產,產品集中到大連出口加工區內,按照客戶的要求進行配貨裝箱,直接運送到客戶手中。初步預計,拓展功能后,可以改變原先只能臨時通過供應商工廠供給備件,為直接從加工區內備件倉庫供給,供貨時間可縮短20天以上;利用維修功能開展維修業務,既可提升售后服務品質,還可大幅削減委托維修成本,提升產品競爭力。目前初步估計可以移至大連周邊進行生產的產品約為3000多種,年出口創匯約為1億美元,年出口集裝箱14000標箱,將會拉動大連周邊地區企業達上百家,并為大連周邊解決將近1萬人的就業問題。
為此,大連愛麗思集團總經理李活明一行專程將一面寫有“拓展功能送春風 危機時刻見真情”的錦旗送至大連開發區海關,感謝海關一直以來對企業的幫助和支持。李活明總經理深情地說:此次物流功能的拓展為公司發展帶來新契機,必將珍惜試點機會,嚴格規范經營行為,積極配合海關做好試點工作,并在推進地方經濟發展中作出自己的貢獻。
大連海關走訪加工貿易企業提供政策咨詢 蘇 斌 攝
大連海關政務公開常規工作
目前,大連海關共設置公告欄22個、多媒體查詢機22臺、電子大屏幕7個、等離子電視4臺、咨詢窗口12個、咨詢投訴電話17部,累計投入已達上百萬元。確保現場查詢方便快捷,咨詢、投訴有人受理,辦事流程、監督方式醒目明確。
大連海關門戶網站日益成為海關政務公開的有效平臺,僅去年一年,大連海關互聯網門戶網站共發布海關動態100余篇,海關法規540余篇,海關公告140余篇,解答業務咨詢問題1500余條,收到社會來信120余份,通過門戶網站的橋梁作用,破獲偽“大連海關直屬免稅店”網站詐騙案,中央電視臺、國際商報、人民網等二十余家媒體予以報道。
結合海關政務公開,大連海關出臺了“關長接待日”、“首問責任制”、“通關業務應急中心”、“5114對外訴求熱線”等一系列便捷措施。定期召開對外政策宣講會和企業座談會,關領導帶隊走訪企業傾聽意見和建議,通過把相關法律、規定公開,讓企業了解海關的辦事程序和工作紀律,既為企業提供通關便利,又使海關政務公開的內涵不斷深化,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
政務公開提升政府服務有效性
成立機構 專項負責打牢基礎
為了順利推進《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施行,海關總署在人力資源極其短缺的情況下,通過整合內部人力資源,專門成立了“政務公開辦公室”,專人負責、統籌開展政務公開和信息公開工作,指導全國海關建立起三級信息公開組織體系和聯絡機制;并設立專門的信息公開對外業務接待窗口———“海關總署政務公開咨詢室”,統一接待受理有關海關信息公開的咨詢及申請。以制度建設為規范發展的抓手,先后出臺《海關總署信息公開工作規程》、《2008年-2010年海關政務公開工作指導方案》等框架制度;以教育培訓為推行的突破口,一年來海關系統共舉辦(或參加)培訓班150批次,參加培訓人數4535人,為開展海關信息公開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依托信息化優勢 將門戶網站打造成信息公開平臺
為提高信息公開的及時性和便利化,海關總署利用在政務信息化方面的較強優勢,依托門戶網站,實現了總署、41個直屬海關及部分隸屬海關3級連通。在中國海關門戶網站開設“政務公開”專欄,編制《海關總署信息公開指南》和《海關信息主動公開目錄》在專欄中對外公布;在“網上服務大廳”實現通關狀態的實時查詢等功能;實行報關員考試網上信息化管理,受理網上報名及核查考試結果50多萬人次。2008年,通過中國海關門戶網站及各直屬海關子網站查閱信息達3.8億人次。通過改進海關門戶網站的服務功能,大大提升了海關信息服務的有效性。
打造示范點品牌效應 提升信息服務實際效能
海關總署十分注重調查研究。通過調研認識到,在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中提倡因地制宜,選擇符合當地和現場通關實際的措施,避免形式主義的“一刀切”,注重信息服務的實際效能,切實為百姓服務。他們不僅將開展信息公開工作較好的基層海關建成示范點,而且注重打造示范點的品牌效應。如地處廣東珠海的拱北海關隸屬的中山海關開展的“關企面對面”政策宣講會制度,將信息公開和政策解讀相接合。大型企業緯創資通(中山)有限公司在“關企面對面”活動中,向海關提出采取“客制化”新型生產模式,該關及時為企業“量體裁衣”制訂支持措施,力促該公司順利拿下戴爾等公司訂單,使該公司在今年全球性金融危機形勢下逆勢上揚,預計出口將達135億元、增長79%。據了解,該公司還計劃將其他地區企業遷到中山,打造集團全球制造基地。
多措并舉 努力擴大海關信息主動公開范圍
海關以信息公開促進通關效率提高、方便企業和社會公眾辦事為核心,努力擴大海關信息主動公開范圍。《條例》施行一年來,各級海關單位共接受答復企業和社會公眾提出的各類咨詢122.2萬人次,其中現場答復咨詢44.7萬人次,電話答復咨詢74.9萬人次,網上答復咨詢2.6萬人次,解決了大量的通關疑難問題。同時,通過中國海關門戶網站及各直屬海關子網站開展各類調查861次,開展在線訪談和網上直播45次,有效提升海關與企業、社會公眾的互動性。海關信息主動公開極大地滿足了企業和社會公眾的需要。經海關總署委托中國報關協會開展的問卷調查顯示,社會公眾對海關信息公開工作總體評價為滿意及基本滿意率達97.3%。
海關指定專人解答企業難題
“以前我們企業遇到通關疑難問題不知道跑哪個部門解決,而現在,只要一個電話,就有專職人員幫我們協調解決,方便又快捷。”柯尼卡美能達精密光學(大連)有限公司報關經理隋春芳感慨地說。
這都得益于海關建立的AA類企業聯絡員制度,4月7日下午,柯尼卡美能達精密光學(大連)有限公司突然發現自己公司的稅款網上支付系統出現故障,由于進口付匯時間較晚,繳納稅款期限只剩一天,一旦不能及時進行網上支付繳稅,就會影響公司的正常到貨,并且可能因為料件內銷補稅不及時導致手冊無法及時核銷等情況。
緊急情況下,隋春芳想到了海關AA類管理專職企業聯絡員。當海關聯絡員張旭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與具體業務部門協調溝通,迅速制定解決方案。由于臨近下班時間,企業來不及將系統維護所需法人卡及操作員卡及時遞交過來,張旭只好與隋春芳約定上班后第一時間解決。
4月8日8:30,張旭與同事宋仕成等到了勿勿趕來的隋春芳,并全程陪同她辦理了網上支付延期全部業務。“因為提前通過電話了解了企業的情況,”宋仕成說,“雖然當時沒有辦法辦理業務,但我們已經為企業制定了專門的解決方案。”8:35,柯尼卡美能達精密光學(大連)有限公司重新開通了網上支付功能,整個業務辦理僅用了5分鐘。
得到大連海關專職企業聯絡員幫助的遠不止柯尼卡美能達一家,自去年4月1日海關總署實行新的AA類企業管理辦法以來,大連海關針對轄區30家AA類企業配備專職企業聯絡員。把聯絡員名單通過政策宣講會和網站向廣大企業公示,這些聯絡員不僅要及時反饋企業咨詢,為企業提供實時政策咨詢,還要主動向企業及時通報海關最新管理措施和新公布的海關法規,并且定期深入企業實地了解企業經營狀況及發展需求,在企業業務拓展中提供海關相關政策的參考。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大連海關的企業聯絡員共解答各類業務咨詢300余次,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47起,受到了AA企業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