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業振興規劃看山西信心:物流業柳暗花明
2009-5-6 13:4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國家出臺的“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中,物流業作為爭議最多的產業,以其相關產業鏈眾多,而一舉擊敗人們看好的房地產業,擠上了產業振興規劃的末班車。
其實,除物流業之外的其他九大行業的振興規劃,都將發展行業自身作為解困之策,而物流業作為九大行業振興規劃的自然延伸,是這些產業跟國內外市場相連的重要載體,與九大產業直接相關。山西省物流協會綜合事務部部長韓建國告訴記者:“作為一個新興產業,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物流行業的發展壯大與市場經濟的發達程度密切相關,同時,它的發展壯大也要經歷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但是它能擠上這趟末班車,說明它得到了認可,迎來了柳暗花明的又一村!
發展物流意義重大
“有人的地方、有商品的地方,就有貨物流通的需要,物流業一直都存在于我們的身邊,并且一直都被廣泛地使用。山西晉商最早的‘駝隊’可以看做是現在物流業的雛形!鄙轿魇∥锪鲄f會綜合事務部部長韓建國說,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物流概念,則產生于上世紀初。進入20世紀80年代后,美國、日本和歐洲一些發達國家開始了一場對各種物流功能、要素進行整合的“物流革命”。
我國2001年發布了第一個《物流術語·國家標準》,2006年對這個標準進行了修訂。以“十一五”規劃為標志,現代物流在我國成為一門產業。
當前,現代物流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是綜合國力和投資環境的重要體現,但物流仍然是一個發展中的概念,將會隨著實踐的發展做出新的解釋。
“隨著山西物流發展,我們認識的現代物流活動不僅僅是一種物流企業活動,更是一種跨部門、跨行業的交流互動的過程,每一個社會單元都是物流活動的參與者。”韓建國說,發展現代物流對提高我省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增強發展的協調性,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落實區域發展總體戰略、著力發展社會事業、加強環境資源保護有著重要意義,是我省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迫切需求。
平穩發展水平低下
據山西省一份統計公報稱,從結構來看,工業品物流增長最快,在社會物流總額中占有比例最大,農產品物流增長最慢,所占比例較小。
近年來,太原、運城、侯馬、晉城、大同等地物流園區規劃正在實施中,迎澤物流、盛唐物流、唐久物流等一大批物流基礎設施已建成并陸續投入運營。國有大中型企業蓄勢待發,民營物流企業異軍突起,小件快遞、物流專線、中轉配送、第三方物流等業務正在形成。
連鎖零售業迅速發展,唐久便利、金虎便利、美特好超市、江南餐飲、六味齋、國美電器、蘇寧電器等連鎖企業零售物流形成配送規模。以中國物流信息聯盟網和太原為達電子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為代表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已經走在了全國前列。
“山西的物流業發展仍然處于初級階段,且發展水平還很低!表n建國解釋說,社會化、專業化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小、散、弱,工商企業內部物流則大而全、小而全,廣大農村新型流通業發展嚴重滯后。而制約我省物流發展主要矛盾,則是社會化的物流需求不足與專業化的物流供給不夠。一方面,物流需求聚集和釋放的速度不快,大而全、小而全的企業物流運作比例還比較大;另一方面,物流供給能力還不能滿足需求,特別是一些即時需求、特色需求、物流一體化需求滿足率不高。
需求不足供給不夠
即使山西物流業曾呈現出繁榮的景象,但進入了快速發展新階段存在的問題,特別是一些影響我省物流發展的深層次問題,也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并得到解決。
韓建國表示,山西的物流業管理缺乏權威性,管理政出多門,物流發展呈現出明顯的部門化、區域化特征。各行業、各部門相互間協調性差,造成了資源浪費,致使企業物流業規模小、實力弱、增長乏力,很難達到必需的經濟規模和預期的投資回報。物流的行業地位不明確,物流市場多小、散、亂,魚龍混雜,行業管理 “真空”凸現,無法形成公平正義的市場競爭機制,呈現出無序發展的狀態。而需求不足與供給不夠并存,物流資源短缺與物流服務“過!蓖。
“門檻低,缺乏一定的準入標準,加大了我省物流行業潛在風險!表n建國舉例說,貨運信息部和物流經營戶,只擺一張桌子和安裝一部電話,便可開張運作。這樣違背了運價規律,形成買空賣空,低價位肆意炒作,以騙取客戶代收貨款為目的,如果一夜蒸發,便侵害了客戶的利益。
此外,物流人才嚴重匱乏,也對我省物流行業發展有一定的影響。韓建國說:“現在我省掛牌的物流企業數以千計,但這貌似浩浩蕩蕩的隊伍,大多數是披上時髦外衣的‘空殼’物流公司!睕]有專業的物流人才,無法具備基本的物流服務能力和一定的軟件和硬件條件,在工作流程管理上停留在手工制單、人工搬運狀態,造成物流信息化推廣困難,制約了其進一步的發展。
整合資源依托優勢
作為外向型經濟,物流業的發展由制造業所決定。金融危機以來,我省物流企業和物流市場的營業收入、利潤、利稅均大幅下降,市場從業人員由去年初的1750人下降到目前的1430人,減少人數占全部從業人員的22%。營業收入下降300萬元,同比減少30%以上。利潤更是下降113萬元,同比降低35%以上。
面對擺在眼前的一道道難題和困難,韓建國認為不應該全盤否定、過于悲觀。“雖然山西物流業發展較為緩慢,金融危機也的確帶來了一定的沖擊,但在危機并存的時刻,也是我省物流業整合資源、做大做強的一個機遇。如果我們能夠找到自己的立足點,依托優勢產業,那么山西的物流業還是有很大的發展前景。”
他舉例說,作為全國最大的煤炭能源生產基地,我省每年通過鐵路、公路運輸出省的煤炭、焦炭量達到5.5億噸,省內供電廠、焦化廠及其他建材、化工、冶金工業企業用煤、焦量在1.9億噸,這為發展現代煤焦物流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物流運輸條件。
近幾年,全省煤焦物流業增加值年均增長在23%左右,占同期全省生產總值的45%,煤焦物流業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始終保持在60%以上。
除了能源供給方面的優勢外,提高產業層次,淘汰落后產能,延伸產業鏈,不僅會促進我省物流業的發展,有效地帶動相關服務業,對地方經濟也會帶來潛在的利好因素。韓建國認為,隨著人們對發展現代物流業認識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經濟結構的進一步優化、經濟增長方式的進一步轉變,山西現代物流業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共同建設任重道遠
“有了優勢,我們自然有信心把山西的物流業做好,但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個產業的發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想迎來山西的物流業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我們的工作任重道遠,需要全社會、全過程、全范圍的參與、協調、整合和共同建設!表n建國認為,建立現代物流體系,不是少數企業某個部門或某種運輸方式所能容納的,必須依靠各個地區、各個行業、各個企業的協同配合,借助于現代化的技術手段、管理手段、通訊手段和覆蓋全省的服務網絡,分步驟、分層次逐步展開。
省委、省政府對我省物流業的發展十分重視,把發展服務業列為“四大攻堅”之首,特別是把文化旅游業和現代物流業作為重點發展的產業。在省政府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服務業“1+10”工程建設的意見”中,我省將啟動218個服務業重點項目,而旅游和現代物流所占比重最大。現代物流項目中,除了續建太鋼集團保稅物流中心外,還包括中國太原煤炭交易市場新建綜合功能辦公區、太原至廣州物流專列倉儲建設等20個項目。
此外,山西省政府預計在“太原南擴、榆次北進”的核心地段,招商引資,新建一座具有超強輻射力和區域影響力的商貿物流中心。該中心規劃占地980余畝,建筑面積120萬平方米,投資45億元。緊扣山西3500萬人口的消費需求,建設山西汽配博覽交易中心、華北五金礦機工業品博覽城、中國北方小商品商貿城三大省級批發市場。向北輻射內蒙古,向西輻射陜西、寧夏,向南輻射河南,向東輻射河北,形成年交易額逾1000億元的商貿采購總部。
而《山西省現代物流“十一五”發展規劃》指出,全省將建設太原、大同、運城、臨汾、晉城五大物流基地,重點培育“一軸兩翼”物流帶。依托高速公路主骨架,合理規劃物流業空間布局,構筑山西現代商貿物流樞紐中心。爭取到2010年,全省物流業增加值達到1500億元,第三方物流實現500億元,現代物流業對GDP和財政收入的貢獻率達到20%。
韓建國說:“大力發展現代商貿物流業,不僅已成為山西經濟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山西崛起中部,從‘資源大省’到‘商貿物流大省’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