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投資447億 拉動增長2000億
2009-5-6 10:1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日,我省國省干線公路改造實施方案和農村斷頭公路建設實施方案出爐。根據方案,從2009年到2012年要改造8327公里國省干線,新建農村斷頭路17355公里。
省公路局有關人士昨日向記者透露,3年內,這兩個方案的總投資將達447億元。據測算,這將直接拉動經濟增長670億元,對相關產業的拉動將近2000億元。
地震和金融危機的發生,對基礎建設行業的形勢和前景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承擔起了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歷史重任。
我省道路急需“補課”
相望不相通——在我省農村,這樣的情形仍比較普遍。
公路局規劃處處長許磊攤開地圖,指出農村公路多個“斷點”。廣元旺蒼縣的檬子鎮和巴中南江縣光霧山鎮是兩個相鄰的鎮,但由于48公里的斷頭路沒有打通,要繞行200多公里才能達到,七里峽和光霧山鎮的旅游也因為進入的艱難性,讓游客望而卻步。劍閣縣長嶺鎮和南部縣西河鎮兩鎮地域相接,7公里的斷頭路讓人們見面必須繞行近30公里。
這反映出一個問題。農村交通急需打通斷頭路,而且因為里程短,其投入產出效益最大。
國省干道的情況也不容樂觀。以川西環線(成都-雅安-康定-丹巴-小金-臥龍-成都)為例,全程852.3公里,繞環線一圈卻要30個小時左右。“小金至都江堰路段、丹巴至塔公最不好走,路況差、受地震破壞嚴重。”許磊說,改造后繞環線一圈大致20個小時左右,比現在節約10個小時。
“由于國省干線有門對門的優勢,承擔了主要的中、短距離客貨運輸量,尤其在目前不通鐵路、水運、民航的地區,是唯一的運輸方式,迫切需要改造。
“補課”對經濟和就業拉動大
我省國省干線公路總長18966公里,3年內改造8327公里,到2012年底,全省國省干線公路中二級及以上公路里程將達到1.6萬公里,占國省干線公路總里程的80%。屆時,我省干線公路水平將首次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位于西部前列。新建農村斷頭路17355公里,打通農村公路的“瓶頸”。
利用特殊時期,對我省國省干線和農村公路進行“補課”。公路局局長汪洋介紹,國省干線是我省構建樞紐的薄弱環節。首先是路網未形成樹狀網絡,有6個縣未被國省干線覆蓋,有128個縣僅有一條國道或省道通過。其次是技術標準較低,二級及以上標準的僅占52.8%,2007年全國排名26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6.2個百分點。
國省干線改造估算總投資324億元,農村斷頭路建設估算總投資123億元,3年間共有447億元資金投下去。業內測算,1塊錢的修路投資會直接拉動經濟增長1.3-1.5元,對鋼材、能源、水泥等相關產業的拉動為3-3.7元。這就意味著3年將拉動經濟增長將近2000億,相當于全省一年GDP的五分之一。
不僅是經濟,帶動就業也相當明顯。一般認為,建設1公里公路可帶動25-30人就業。照此計算,2個方案實施將帶動64萬到77萬人的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