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筑災區生命線公路網
2009-5-5 10:1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5·12”汶川特大地震是建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對四川受災地區的交通道路、電力設施、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據統計,汶川特大地震致使通往汶川、茂縣、北川、青川、平武等極重災縣以及254個鄉鎮、2114個行政村的公路交通完全中斷。四川省9條高速公路約102公里路段,16條國家級或省級干線公路約1969公里路段和24103公里農村公路的路基、路面、橋梁、隧道受損,經濟損失達562.8億元。四川電網35千伏及其以上變電站停運171座,17座完全損毀,10千伏及其以上線路2769條停運,其中162條線路無法恢復,公司經營區域60個縣受災,累計停電用戶405.07萬戶,其中農村用戶294.99萬戶,涉及10965個行政村,直接經濟損失達106.5億元。另據四川省水利及農業部門統計,地震形成堰塞湖104處,1997座水庫出險,震損堤防706處,鄉村供水設施損毀3萬多處,大量農業灌溉設施遭到破壞,1120萬畝灌面受到影響、194.3萬畝農田損毀、17.8萬畝耕地滅失,1.3萬座農村提灌站遭到破壞,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84億元。
距離“5·12”汶川特大地震已近一年,現在災區的基礎設施重建情況如何呢?
構筑災區生命線公路網
車出都江堰沿都汶路方向進發,一路上在狹窄的山道上成串的運載著重建物資的車輛在費勁爬坡。記者在四川各地看到,目前地震災區干線公路網絡已恢復正常運行。災后重建物資正通過多條公路,源源不斷地運抵北川、什邡、綿竹、青川等重災區。
據介紹,以龍門山斷裂帶為界,分界線以東地形較為平緩,公路受損主要表現為路基路面開裂和橋梁損毀;分界線以西以山區為主,地震及其引發的山體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對公路造成毀滅性破壞。映秀至汶川、映秀至臥龍等路段幾乎被坍塌的山體全部掩埋,而北川至茂縣、綿竹至清平的多處路段則被堰塞湖淹沒。由于重災縣大都位于高山峽谷地區,強烈地震使受損公路的搶通和保通工作極其艱難,而不斷發生的余震、滑坡、泥石流,更是隨時威脅著搶修人員的生命安全。
2008年5月12日當晚所有高速公路恢復暢通;5月13日搶通北川和青川段;5月15日打通西線、進入汶川;5月17日打通映秀、通達震中。
曾被估計“三年才能修通”的都汶公路,經過4000多名施工人員夜以繼日的艱苦奮戰,在地震發生僅3個多月后,順利實現全線通車。
記者從四川省交通廳了解到,加快災后交通恢復重建,構筑災區生命線公路網,是今后四川交通建設的重點。一年來,四川全力加快重建項目開工建設,優化設計和前期工作流程,倒排工期,晝夜奮戰,提高工效,以求加快進度。截至目前,四川高速公路恢復重建項目已完工4個,開工(續建)7個,完成路基工程696.6公里,路面工程582公里。其中,都江堰至映秀高速公路將于5月12日前全線建成通車,映秀至汶川高速公路也將于5月12日前開工建設。84個國省干線及重要經濟干線項目已開工82個,包括綿陽至九寨溝、映秀至汶川、映秀至臥龍、北川至茂縣、川主寺至汶川—汶川至馬爾康等重點項目,共完成路基工程472.8公里,完成路面工程163公里。其中,汶川至映秀二級公路將于5月12日前形成雙向通車能力;農村公路已完成功能恢復5385公里。
四川省交通廳表示,四川省交通部門將克服建設任務重、施工時間短、工程難度大等突出困難,用2年左右的時間,力爭恢復災區交通基礎設施,提高重要國省干線公路的抗災能力和交通保障能力;努力恢復農村公路損毀路段,具備條件的鄉鎮通瀝青(水泥)路、建制村通公路;恢復縣鄉客運站的服務功能。力爭每個縣有兩個方向的抗災能力較強的生命線公路,初步形成“生命線公路網”,切實提高交通“生命線工程”的抗災能力,使災區交通保障能力達到或超過災前水平。 流通和服務業網點恢復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