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今年交通建設投資超百億
2009-5-31 19:0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按照促進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和兩岸直接“三通”的要求,大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形成內地到福建的便捷交通走廊。
海峽西岸的交通發展,《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明確了其戰略定位。在這個定位中,突出“服務周邊地區、發展新的對外開放綜合通道”的目標。廈門市交通委主任林金平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今后一段時期廈門交通的建設發展,將從服務、引導和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出發,大力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盡快形成海西高速路網
記者:《意見》公布后,廈門在交通建設方面的目標是什么?
林金平:近幾年來廈門的交通建設日新月異,今年的交通建設投資將超過100億元,加快建設以鐵路、高速公路、海空港為主骨架主樞紐的海峽西岸現代化綜合交通網絡。具體解讀為以下幾個方面:
公路方面,將集中力量建設對外通道和城市快速干道,推動海峽西岸經濟區高速公路網絡盡快形成。力爭在2010年前建成翔安隧道、翔安大道二期、環島干道、成功大道、海翔大道等項目,海西高速公路網廈門境內建成里程達到171公里。
鐵路方面,圍繞廈門鐵路樞紐網絡布局規劃,力爭今年建成福廈鐵路并投入運營,2010年龍廈鐵路建成通車,2011年廈深鐵路建成通車。
港口方面,將立足建設國家主樞紐港、集裝箱干線港和對臺“三通”重要口岸,不斷提升綜合競爭能力。加快推進海滄保稅港區、嵩嶼港區二期、劉五店南部港區一期、廈門港主航道擴建三期、海滄航道擴建二期等項目建設,力爭2010年全港貨物吞吐能力超過1億噸,集裝箱吞吐能力超過800萬標箱;2015年貨物吞吐能力達到1.7億噸,集裝箱吞吐能力達到1200萬標箱。
航空方面,將按照重要區域性航空樞紐的發展定位,力爭2012年前完成機場三期擴建,建成航空貨運中心及空港物流園區,配套完善航空客貨流集散,初步形成東南沿海重要的國際干線機場。同時,不斷完善航線網絡,促進航空港客、貨運吞吐量的持續增長,力爭今年航空港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萬人次,2015年達到1800萬人次。
廈門海空港進一步發揮作用
記者:《意見》中也提及了城市交通與樞紐建設,廈門在此方面的規劃如何?
林金平:樞紐建設方面,廈門將圍繞全市客貨運樞紐布局,力爭在2010年前建成廈門新站綜合交通樞紐以及梧村、枋湖、海滄、翔安客運站(中心)等客運樞紐,并投入運營;在2011年前建成前場物流園區一期工程。
隨著公路、港口、航空、鐵路等交通基礎設施的逐漸完善和廈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形成,廈門作為海峽西岸經濟區重要中心城市的服務、帶動和輻射的功能將進一步增強。
其中,廈門海、空港作為重要交通樞紐,將進一步利用與內地聯系的高速公路、鐵路,發揮交通走廊作用,通過海鐵聯運、陸空聯運等多種聯運方式,使廈門海港成為內地貨物的出海口,使廈門空港成為周邊地區居民前往東南亞和日、韓等地的中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