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出口成交額大降 廣交會變內銷通道
2009-5-3 15:3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以日用消費品為主的廣交會二期已落下帷幕,日前大會舉行新聞發布會透露,二期境外采購商到會5萬人,比第104屆第二期增長近0.3%;成交70.7億美元,下降14.9%,但相對于一期下降20.8%,成交降幅有所收窄。但值得注意的是,玩具成交金額下降36.6%,成為二期10類商品中下降最多的,顯示中國玩具出口前景堪憂。此外,部分出口大省成交額降幅較大,其中約占總成交額1/4的廣東下降18%。 從一出生就定位為“出口商品交易會”的廣交會,如今高調地向國內采購商們敞開了大門。4月25日、5月4日,來自國內各地的300多家國內百貨、連鎖超市的老板們,終于有機會在廣交會上接觸到原本“一心向外”的外貿出口商們。
但出口商們似乎大多還來不及為新主顧的到來做好準備。“你看,我連中文名片都還沒印出來呢。”4月25日,孟楠指指自己的名片說。在這位來自青島的玩具出口公司的業務經理身邊,幾只憨態可掬的泰迪熊瞪大眼珠,打量著那些走近攤位的陌生客人。
“我還沒印中文名片”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如今,原本“一心向外”的出口商們被迫轉身,面朝海岸線以內。一直對國內采購商緊閉大門的廣交會,本屆也邀請了300多家國內超市、商場赴會采購,并在4月25日、5月4日兩天分別安排兩場內銷洽談會,為出口商與國內采購商們牽線搭橋。
青島多彩工藝品公司業務經理孟楠準備了幾個毛絨絨的外銷泰迪熊,希望在內銷洽談會上吸引國內采購商。
這家年出口額超過500萬美元的玩具出口商,因為歐美市場嚴重下滑,目前的在手訂單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超過三成。
“我們從未接過國內訂單,”孟楠指指自己的名片,她甚至沒來得及準備中文名片。“現在國外市場掉得太厲害了,以前低于5萬美元的單我們基本是不接的,現在幾萬人民幣的國內單也要做了,總得讓工人們有點活干吧。”
掉頭的動力還來自庫存壓力。“去年四季度我所接觸過的珠三角玩具工廠里大都積壓著成堆的玩具,歐美客戶的毀約、破產將中國供貨商的庫存推高。”廣東輕出集團的一位高層對筆者說。
去年圣誕前夕,輕出集團曾在廣州租了幾個臨時的小鋪面,安排幾位業務員去推銷外貿玩具,“一是消化一點庫存,二是希望可以接觸到國內買家,看看有沒有合作的可能”。
兩種規則的對話
其實,對內貿生意,出口商們之前也并非沒有嘗試過。
赫赫有名的溫州商人們在90年代初期幾乎全都埋首內銷,是2001年中國入世帶來的全球化機遇讓他們轉身向外走。由內向外的產業轉型帶來許多好處——接單生產免掉了內銷市場上無窮的麻煩。
如今再次轉身,還一如當年瀟灑輕松嗎?
“之前是從難轉易,這次是由易轉難,不可同日而語。”前來參加內銷洽談會的溫州紅蜻蜓鞋業董事長錢金波說,出口訂單的規模效應就是內銷難以比擬的。“規模小的內銷單,單價雖高,卻難以帶來充足的現金流。”
國內的散而小的訂單,對以“薄利多銷”為生存方式的中國出口制造商們來說,的確是個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