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外需萎縮貿易壁壘影響 浙江汽車出口大幅下降
2009-5-27 13:5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據杭州海關統計,今年前4個月浙江省汽車出口2237輛,比去年同期下降53%,這是浙江省汽車出口同比連續第5個月出現下降。 統計數據同時顯示,汽車出口均價也明顯下降,今年前4個月,浙江省平均汽車出口價格為每輛0.89萬美元,而去年同期為1.5萬美元,降幅達42.4%。而出口總值為1990萬美元,同比也下降了73%。
浙江汽車產業以民企造車著稱,擁有吉利、青年、吉奧、眾泰等多家民營汽車企業。而在出口主體中,民營企業也是絕對主力,今年前4個月,浙江民企共出口汽車2213輛,占總量的98.9%,但同比下降53.2%。
中東和非洲是浙江汽車的主要市場,特別是對伊市場出口大幅上升。今年前4個月,浙江省對伊拉克出口汽車942輛,增長5.4倍,占全省汽車出口總量的42.1%;對非洲地區出口714輛,下降58.2%,占31.9%;對敘利亞出口310輛,下降51.4%,占13.9%。
杭州海關統計分析科葛一波分析說,國際金融危機導致全球汽車消費嚴重萎縮是導致浙江省汽車出口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從今年4月份數據來看,多數發達國家汽車銷量繼續下滑:4月份,美國新車銷量82萬輛,同比下降34.4%,已連續7個月同比減少超過30%;日本汽車銷量28.4萬輛,同比下降23%;法國汽車銷量17.27萬輛,同比下降4.9%。
此外,我國汽車出口還受到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在汽車產業出現危機的情況下,部分國家采取了提高進口關稅等貿易保護措施。去年7月俄羅斯政府實施修訂后的進口汽車論證體系,由11項檢測上升至55項檢查,今年1月12日再次提高包括拖拉機、載重汽車和轎車在內的汽車進口關稅,稅率高達30%且設定最低起征點,大大增加了我國汽車對俄羅斯出口的難度。而歐美等發達國家也通過提高車輛排放限值、車輛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限制進口汽車數量。
海關專家建議,汽車出口企業應以國家《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出臺為契機,建立完善產品研發中心,重點扶持新能源汽車、小排量汽車等研發,逐步提高汽車工業自主開發能力;完善汽車銷售及售后服務體系,重視產品品牌建設,加大對新興市場的開拓力度,鼓勵有條件企業走出去,實現產品本土化,以此降低生產成本和貿易風險。
而記者也注意到,自今年1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來,相關部門已出臺實施了小排量汽車購置稅減征、汽車下鄉、推動汽車老舊汽車報廢更新等一系列政策,一些浙江的民營車企已敏銳地把握住了這一契機。
曾創下中國汽車單月出口最好成績的浙江吉奧集團日前在杭州啟動了25萬輛微車生產項目,旨在進一步開發農村市場。浙江吉奧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陶云德介紹說,企業在2007年開始加大了內銷力度,當年汽車外內銷比例是五五開,而2008年這一比例是四六開,今年這一比例將為三七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