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本降耗通向“光明頂”的必由之路
2009-5-26 23:4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寶鋼股份煉鋼廠 毛天成
編者的話: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讓眾多企業感受到了經濟嚴冬的寒意。如何在危機中探尋突圍的捷徑。
一時間,“降本增效”成了在各個場合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之一。
寶鋼股份煉鋼廠青年毛天成,就這一現象作了一番剖析。
面對全球金融危機的巨大沖擊,國內鋼鐵企業紛紛把“降本增效”作為企業戰勝危機、渡過“嚴冬”的重要途徑之一。從公司到車間,上上下下,都領到了降本指標;大會小會,逢會必提“降本增效”;紅頭文件如落葉般層層下發,要求“高度重視”;員工們的合理化建議一疊疊向上遞交……一時間,“降本增效”如改革浪潮般一浪高過一浪。
此時此刻,企業能夠營造出這樣的氛圍,確實讓人備受鼓舞,但熱烈的氛圍也讓人反思:這種本該早就形成的意識為何到了現在還要反復強調呢?是不是由于近年鋼鐵形勢太過喜人,以及產量、利潤連創新高的豐收局面,讓人忽略了“揀芝麻”的小事呢?
降本增效是企業保持永久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殘酷的市場競爭中,有句話說得很好:“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廉”。這句話反映的不僅僅是一種競爭的策略,同時也指出了發展變化的自然規律。換言之,當企業能夠做到“人優我廉”時,也許就可以說,這個企業已經進入了市場競爭的最高境界。面對設備和技術的日新月異,鋼鐵企業要想在與國內外同行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要想從容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考驗,“降本增效”不能不說是通向“光明頂”的必由之路。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企業應該感謝這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它再次喚醒了企業降本增效的意識,并已深深扎根于員工的思想和行動中。煉鋼時,寶鋼的員工會考慮在不影響產品質量的前提下添加價格便宜的合金品種;包裝時,寶鋼的員工又會像裁縫一樣 “量體裁衣”,以盡量少的防銹紙來完成鋼卷的包裝;檢修時,寶鋼的員工不會在現場丟掉一顆可回收利用的螺栓,并且會把這些螺栓收拾到自己的工具箱里,以備急需。
寶鋼經過三十多年的建設發展,已經把“降本增效”的理念貫穿到生產、經營、管理等各個環節,形成了以“總成本最優,價值最大化”為核心理念的寶鋼成本文化。寶鋼領導曾指出,要“使成本管理成為一種習慣和自覺行為,讓成本文化植根于我們的心中,不斷提升公司的成本競爭力和成本改善力。”
登上“光明頂”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讓我們以這次危機為契機,在企業內部全面而深入地實施“降本增效”,使之體現到工作的方方面面,滲透到工作的點點滴滴,成為每個人的工作習慣,升華為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