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舉辦海水魚應對國外貿易技術壁壘研討會
2009-5-26 14:1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5月24日,福建省寧德市海洋與漁業局、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福建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寧德市漁業協會和福建天馬飼料公司聯合舉辦的《中國天馬·海水魚應對國外貿易技術壁壘研討會》在福建省寧德市召開,200多名養殖戶代表出席。 寧德市海洋與漁業局陳文盛副局長在致詞中強調:海水魚養殖是寧德市重要產業之一,年產值達數十億元。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今年我國水產品出口大幅度下降,但是寧德市1-4月的海水魚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40%,主要原因是我們采取了有力的措施提高苗種、養殖和加工環節的安全,對小雜魚和配合飼料的品質進行監測,對不合格的魚苗和成魚予以銷毀,保證了食品安全。他強調,今后將創造條件逐步用軟顆粒飼料替代小雜魚餌料。
天馬飼料公司陳慶堂總裁指出:寧德大黃魚產業已經成為中國大黃魚優勢養殖區域的核心區,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在中國大黃魚產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飼料企業要千方百計保駕護航,向養殖戶提供質優價廉的配合飼料。他建議養殖業要根據市場需要控制養殖規模,推廣健康養殖,創立地方名牌。
該市的最大的養殖戶,寧德市大黃魚養殖協會名譽會長林金平介紹了他使用配合飼料養成了幾千噸黃魚,產品順利出口到韓國、美國的經驗。
知名的大黃魚專家劉家富研究員指出:海水魚養殖要健康發展首先要調整養殖網箱的布局,如果采用大灣區的網箱布局模式,生產6萬噸黃魚只需要3.6 萬個網箱而不是目前的16萬個網箱。他建議推廣魚、貝、藻間養的生態養殖模式,在網箱區形成一個互利互補的良性生態群落,改善生態環境。強調,要使用優質、適口的人工配合飼料代替鮮雜魚投喂,減少殘餌量,減少養殖區的污染。
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胡石柳副教授介紹了海水魚苗種黑體病的病因和使用食鹽、漂白粉等消毒,中草藥防治魚病的技術,建議要選擇健康、不帶菌、無寄生蟲、沒有藥物殘留的苗種養殖。
研討會主辦單位的天馬飼料公司組織專家撰寫了《海水魚常見病害防治技術》、《海水魚網箱的健康養殖與節能減排》、《海水魚類苗種黑體病的病因及防治技術》、《海水魚的前景如何》等資料,翻譯了《日本漁用藥物使用指南》、《中韓水產品衛生管理協議》、《2009年度日本對水產食的監控檢查項目》無償發給養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