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頭堡”,如何挺進——解讀魯北物流區域節點城市發展脈絡
2009-5-25 22:5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來這里賣菜,不光賣得快,而且價格也比較高,這樣的市場滿足了我們的需要。”莘縣燕店鎮瓜農李廣申高興地說。燕店鎮150畝的瓜菜批發大市場,年總交易量達1億公斤,高峰期日交易量達200多萬斤,成為魯西面積最大、輻射面最廣、交易量最高的瓜菜批發大市場。
日前,我省出臺山東省現代物流業振興發展規劃,我市被確定為魯北物流區域重點城市。挺進“橋頭堡”,我市的現代物流業發展脈絡日益清晰。
地緣優勢催生中轉物流
“總投資30億元的高唐現代物流園區,建設有煤炭、棉花、糧食等專業物流中心,年新增運輸、倉儲及流通環節加工能力2000萬噸。”日前,經貿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
我市位于冀魯豫三省交界處,地處東部沿海經濟和中西部內陸經濟的交匯點。西煤東進、西電東送……,我市是東部地區資源重要入口,同樣也是我省拓展中西部內陸腹地的樞紐。隨著京九鐵路即將進行電氣化改造,邯濟鐵路復線、聊泰鐵路、德商高速公路、聊濟一級公路、萊蕪至泰安至聊城高速公路即將建設,我市將成為重要的區域交通樞紐,地緣優勢催生了我市中轉物流的快速發展。
東部地區經濟活躍,伴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的不斷加快,經濟總量逐步增大,社會商品零售額、工農業產品、能源及原材料和進出口商品的流通規模將顯著增加,對于全社會物流服務能力和物流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東部地區能源等原材料的中轉站,今后我市將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爭取聊長一級公路、德商高速公路、聊泰高速公路、聊泰鐵路和邯濟鐵路復線等交通干線的爭取和開工建設。
資源優勢激活農品外銷
“我市每天進京蔬菜日供最高達15萬公斤”,市農業部門負責人介紹說。我市是傳統農業大市,各類農產品銷往北京、天津、濟南等大型中心城市。記者了解到,2008年,我市糧食總產459.9萬噸,單產428.5公斤,全年蔬菜面積300.8萬畝,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黃瓜、西瓜、大蒜等八大蔬菜集中產區。
讓聊城農產品走出去,是我市農產品物流的重要發展方向。要做到這一點,我市需要加快建立農村物流服務體系,重點發展糧食、棉花、蔬菜、水果等農產品物流,加強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建設,積極發展冷鏈物流,推廣散糧運輸和棉花大包裝運輸,完善農資和農村日用連鎖經營網絡。
同時,大力扶持農業龍頭物流企業,加快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并鼓勵公路運輸業加快向第三方物流企業轉型。積極推進運輸設備標準化,發展箱式貨車和集裝箱車,使農產品更多地走出“家門”。
物流振興凸現現代主體
振興離不開物流產業的現代化進程。按照相關規劃,今后我市將結合本地產業優勢,大力發展現代物流,建設物流節點城市。
近幾年來,我市現代物流業得到較快發展,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逐步提高。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當前市場需求疲軟,市場競爭加劇,企業經營困難,效益普遍下滑,部分企業出現虧損,對物流企業發展造成了沖擊。謀求發展,我市應充分發揮企業主體和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搞好規劃引導,改善物流基礎設施,研究制定支持政策,加快推進物流信息化、標準化和品牌化建設,大力發展民營物流,創造有利于物流業發展的環境。用標準化和信息化綜合集成運輸、倉儲、貨代、包裝、裝卸等多種功能,提高效率。采用先進的物流管理技術和裝備,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水平,支持企業加快二三產業分離,加快發展產品與包裝物回收物流和廢棄物物流,促進資源節約與循環利用,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本報記者 苑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