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借道美國海關 中國企業破解在美貿易壁壘
2009-5-25 13:4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三蒙的事例,其他企業也可借鑒。”紐約時間5月18日零點時刻,記者的越洋電話吵醒了三蒙案的律師梅雷。他向記者簡單陳述了三蒙成功通關的關鍵:“中國企業在美國遭遇貿易壁壘,即使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敗訴后,還可嘗試其他司法程序進入美國市場。 ” 浙江三蒙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的GFCI的系列產品在美被禁后,通過美國海關總署進入美國市場,成為中國企業的第一個成功通關者。
三蒙通關
GFCI,是行業人士對接地故障斷路器的簡稱。這個系列產品,在美國每年有40億美元市場。有此巨大市場,是因為美國政府為保護居民人身安全,強制推行這個安全裝置。根據美國《國家電氣規范》(NationalElectricalCode)中規定:一套住宅中必須要安裝8只以上GFCI產品,而且每兩年必須更換一次。
“因官司停產一年多,現在可以正式開工生產了。”位于浙江平湖的三蒙,沉寂一年迎來復蘇,三蒙董事長高少華掩飾不住興奮:“沒想到這條路走得那么順暢,當時還抱有懷疑。”
5月12日,高少華收到了美國海關總署的裁決書。譯文摘要如下:
“三蒙已經提供足夠的證據證明三蒙的新型的TGM系列的GFCI產品不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禁止令范圍之內。所以,美國海關總署已經決定給所有海關關口下達指令,不能扣押三蒙的TGM系列的GFCI產品”。
高少華對此原本難以想象,因為,之前關于GFCI產品的專利官司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打了長達一年多,最終敗訴。
2007年,三蒙的GFCI進入美國市場。同年9月18日,一場官司迫使三蒙進入絕地。當地一家名為Pass&Seymour的公司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337調查訴訟,指控三蒙電器、浙江通領科技、上海益而益電器、上海美好電器,及它們的美國銷售商進口美國的GFCI侵犯帕西&西姆公司(Pass&Seymour)公司的多項專利,要求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下達禁止進口令給美國海關,扣押侵權產品。
以往,一旦美國公司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訴訟,大多中國公司都采取不應訴的逃避措施。在國家政策的鼓勵和企業自身素質的提高下,這次包括三蒙在內的這幾家企業都積極參與了應訴。
而在官司啟動之際,客商就已經紛紛退訂三蒙的GFCI系列產品。但高少華以為,自己的產品自主研發,不存在侵犯他人專利。
但在經過了一年多的訴訟,花費上百萬美元的律師費后,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認為中國公司侵權,并于2009年3月9號下達了禁止進口令,美國海關將在60天后開始扣押來自中國企業的GFCI侵權產品。
就在此刻,一個來自美國的電話,卻給了GFCI生機。
另辟捷徑
3月中旬,一個自稱梅雷的華人律師在電話里告訴他,雖然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禁令下達了,但GFCI產品進美國市場還有另外的途徑。
梅雷是美國美科律師事務所(Mei &MarkLLP)的華人主管律師,3月中旬,他看到一份關于針對中國企業的判決書。大致譯文摘要如下:除非根據專利擁有者的許可證或按有關法律規定,在專利有效期內,任何被340專利的14號或18號的權力要求所覆蓋的GFCI系列產品不得以任何形式進入美國。
判決書明令禁止的中國企業還有浙江通領科技,上海益而益電器,上海美好電器的同類產品。
他迅速與這幾家中國企業取得聯系,并告知可以啟動簡單的司法程序,有希望進入美國市場。“這并非是一場官司,而僅僅是一場司法交涉。”
梅雷跟三蒙達成一致后,于3月24日,給美國海關總署發送律師函。美國海關總署的相關官員Elex主動與梅雷聯系,雙方約好了見面的時間。
“美國海關近期由于知識產權方面的糾紛,扣押的產品增多,他們的工作量增加不少,Elex說自己幾乎每天都要增加一個半小時的工作時間。”梅雷介紹說。
梅雷認為,“其實,美國政府也是嚴格根據法律程序辦案,也希望優良的產品進入美國市場。”只是讓對方聽進你的觀點并信服,這個溝通過程起決定作用。
這次見面介紹后,Elex當場得出結論,這個產品其實不在被侵犯的專利保護之內。
但法律層面通過后,美國海關總署還得對三蒙這個產品的安全性能做出認證。也就是說,三蒙的GFCI新產品必須通過美國海關實驗室的安全性能檢測。針對這個要求,三蒙在快遞樣品的同時,給美國海關總署附帶上了該GFCI的美國安全認證的證書。
“中國企業必須有這個意識,這些安全證書就是在貿易摩擦中自我保護的盾牌,至關重要。”梅雷說。
最終,美國海關的上述裁決使得三蒙有了復蘇的時機。
其實,圍繞著GFCI這個系列產品,中美之間滋生的貿易官司從2002年延續至今。并且,硝煙從美國擴散入中國境內。
在“三蒙捷徑”之前,中美雙方貿易糾紛均以官司形式展開,最著名的官司即是中國溫州通領科技集團(下簡稱“通領”)與美國的世界500強企業萊伏頓之間的較量。
從2004年4月起,萊伏頓公司利用一項GFCI母專利,陸續對通領在美國的4家重要客戶發起專利侵權訴訟。次年3月,萊伏頓又用上述母專利中的一項子專利起訴通領的另一家美國客戶。
由此,通領的客戶因官司紛紛訂貨延期、停購甚至退貨。
梅雷說:“中國企業要有在美國也申請專利的意識,這是在貿易摩擦中反擊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