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高速公路網提前5年基本建成
2009-5-24 23:0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發展再提速,目標再提前。為抓住黨中央、國務院支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大機遇,我省將進一步加快“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交通建設發展,21日,記者從省交通廳獲悉,本屆政府任期內(2008年至2012年)交通投資超過2500億元。高速公路從2009年起,力爭每年開工10個項目、500公里以上,2010年起年均建成500公里以上;2012年通車里程突破3000公里,建成“兩縱四橫”主骨架;2015年通車里程突破5000公里,海西高速公路網提前5年基本建成。國省道建設改造年均完成800公里,2009年基本完成國道改造,2012年基本完成省道規劃網項目,干線公路里程突破1.2萬公里。力爭港口年均完成投資100億元,加快建設福州、廈門、湄洲灣港等20萬噸以上深水航道,港口吞吐能力年均新增5000萬噸以上,2012年形成3個億噸大港。
《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就福建省交通運輸發展,提出了“加快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發展保障”的支持和推動意見。《意見》將“服務周邊地區發展新的對外開放綜合通道”列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四個戰略定位之一,要求從服務、引導和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出發,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以鐵路、高速公路、海空港為主骨架主樞紐的海峽西岸現代化綜合交通網絡,使之成為服務周邊地區發展、拓展兩岸交流合作的綜合通道。到2012年,服務兩岸直接“三通”的主要通道基本形成并不斷完善,兩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前沿平臺功能更加凸顯。
據了解,為搶抓機遇,省交通部門將進一步優化發展規劃布局。適時調整完善港口、高速公路、國省干線公路、樞紐場站等年度計劃、近期規劃。審視和評估現行發展規劃實施情況,深化交通需求研究,加快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公路水路及綜合交通發展規劃》和《“十二五”福建省公路水路交通發展規劃》編制工作。根據產業發展需求,抓緊調整完善廈門港、福州港、湄洲灣港的港口功能布局、控制性詳規和疏港公路通道規劃。主動與國家綜合通道布局銜接,相應調整規劃布局,努力爭取更多項目列入國家規劃。使福建交通在海西經濟發展中的示范和先導作用更加明顯,力爭5-10年實現交通發展適應并適當超前于海西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在“大港口”建設方面,福建省將加快推進港灣資源整合,集中精力推進福州、廈門、湄洲灣三大港口建設,形成以廈門港、福州港、湄洲灣港口為主,布局合理的海西大港口發展格局。大通道建設方面,將加強縱深推進、通往中西部腹地的大通道建設,實現福州、廈門、湄洲灣三大主要港口均有2條大通道通往中西部。加快推進南北拓展的沈海高速公路擴容和沈海復線項目。加快推動海峽通道的研究、規劃論證和前期準備工作。大物流建設方面,將加快綜合運輸樞紐建設,主動做好與鐵路、機場等場站的合理銜接,以福州、廈門為重點,打造集公路、鐵路、輕軌、公交于一體,具備“客運零換乘、貨運無縫銜接”功能的綜合交通樞紐。加快建設福州、廈門、泉州現代物流中心,培育具有國內影響力和有重大示范效應的跨區域現代龍頭物流企業。
福建省將先行先試,進一步加快拓展閩臺“三通”。繼續發揮閩臺“小三通”優勢,不斷拓展閩臺“大三通”作為空間。加快對臺港口、通道交通設施建設,完善“三通”基礎條件。加快推動閩臺海峽航運業發展,在全國率先開通海峽兩岸客、貨滾裝運輸。增加閩臺空中直航航點、航班,爭取國家支持將廈門、福州機場列為兩岸貨運包機航點;盡快在福建建成全國重要的兩岸水陸路郵件總包交換中心,把福建打造成大陸對臺通郵重要通道和水路直接通郵主要通道。(記者 吳宏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