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變應變化“危”為“機”
2009-5-23 22:4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城陽區作為青島市的一個對外依存度高達70%、外貿出口位居山東省縣市區首位的近郊區,同樣受到了嚴峻的考驗。但我們按照中央和省市的部署,準確把握形勢變化,迅速調研吃透情況,使得全區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外貿出口等經濟指標繼續保持了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態勢。
正視困難、
統一思想、堅定信心,是化危為機的前提和基礎。我們堅持“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統一思想、提振信心,以更加積極務實的態度應對危機。我們堅持以學習新知識、增長新本領來提振黨員干部信心、凝聚發展合力,向外界展示出一個“信心”政府,向廣大群眾傳遞積極向上的精神。為此,我們全面開展了以“學習新知識、增長新本領”為主題的大規模干部培訓工作。截至目前,全區已有350名處級干部參加了在浙江大學舉辦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高級研修班,535名科級干部參加了在青島農業大學舉辦的科級干部培訓班,230個社區的黨支部(黨組)書記、居委會主任全部輪訓了一遍,重點加強了市場經濟、金融政策和法律法規等知識的學習和培訓。
我們堅持以實施市民素質提升工程提振群眾信心,維護社會穩定。廣泛開展“提素質、樹新風”全民大教育活動,定期組織講師團,分赴街道、學校和企業,有的放矢地進行道德法制、文明禮儀、衛生保健、創業就業政策等宣傳教育,建立起群眾思想教育長效機制。今年以來,根據社區、企業需求,采取訂單式培訓方式宣講115場,現場聽眾12萬余人次。
提高效率、以快制勝、因勢利導幫企業,是化危為機的應急之策。企業是地區發展的依托和基礎,是發展的活力和保障。幫扶企業,政府責無旁貸。通過調研,我們發現企業受世界金融危機沖擊的原因也是不同的,有管理、資金、技術創新和品牌等各種問題,幫扶工作必須有針對性才能有成效。工作中,我們堅持分類幫扶、全方位服務,力促經濟健康發展。我們啟動了“解難題、渡難關、促發展”幫扶企業活動。建立起區級領導、部門街道聯系企業制度,領導干部全部深入企業,主動了解、積極幫助企業解決困難。目前,已經解決企業實際困難800多個,制定出臺了幫扶企業的30條政策措施,財政安排1.5億元專項資金鼓勵引導企業積極進行自我調整,開辟新興市場,加強技術改造和創新,鼓勵有潛力的企業通過兼并、聯合等方式發展壯大。積極破解企業融資難題,舉辦大規模融資項目推介會,協調金融機構為企業授信99億元,目前已投放68億元,有效緩解了企業資金周轉困難。同時,全面落實好國家、省、市取消、暫停、降低242項收費政策,取消、暫停、降低收費項目66項,一年可為企業減免費用2100余萬元。
在行政服務方面,堅持“全方位、一條龍”服務。建立起企業見面會、內外資企業座談會、直通車服務等制度,主動解決企業生產經營遇到的實際困難。定期組織開展中韓運動會、中外友人高爾夫球邀請賽、中韓中日登山比賽等活動,通過各種形式與外商加強交流,增進感情。建成區行政服務中心,實行審批單位集中入駐、審批事項集中辦理。建立延長工作日服務時間和非工作日預約服務機制,企業可以通過現場預約、電話預約以及網絡預約等方式,在非工作日同樣享受優質高效的服務。
以變應變、轉換思路、逆勢而上抓招商,是化危為機的關鍵所在。我們認為,雖然日韓受金融危機影響對華投資有所下降,但歐美投資增長很快,招商引資的機會還是很多。特別是為應對危機,國家投入巨資擴大內需,金融體系始終保持穩定發展勢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升級、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社會事業發展等都蘊藏著巨大的需求和增長潛力。
在抓招商引資上,我們及時轉變招商策略,全力捕捉發展機會。實施走出去招商戰略,大力加強與大使館、企業總部和上級招商部門的聯系,全力拓寬項目信息搜集渠道。在年初一次11個項目集中簽約活動中,有6個歐美項目,包括世界500強、全球第三大零售商英國TESCO公司投資的生活購物中心項目,全球最大電子制造服務供應商之一的美國惠亞集團亞太區公司投資的電子項目。今年3月,又有22個大項目在城陽區集中簽約,外資總投資額1.4億美元;內資總投資47.1億元。這些項目都是符合我區產業發展定位、發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項目,涵蓋了現代服務業、先進裝備制造業、新能源新材料和研發中心等產業和領域。
在抓項目建設上,我們堅持“在談項目抓簽約、簽約項目抓到賬、到賬項目抓開工、開工項目抓投產”,加快項目落地、資金到位和開工建設。全球規模最大的仿水晶石制造商施華洛世奇投資的水晶制造項目,從談判到設備安裝,僅用了一個月時間;世界500強英維思集團投資的電子控制器項目,總投資1.5億美元,從談判到開工建設,也只有一個月時間。
積極轉型、加快升級、順勢而為調結構,是化危為機的長遠之計。我們緊緊抓住青島市“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實施的機遇,加快對全區產業結構和產業發展方向進行調整,加速經濟轉型、產業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堅持一手抓現代服務業,全力打造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引進了普洛斯物流、中遠物流、宇培物流等一批國內外知名的物流大項目,物流企業達到300多家,我們的目標是要用3-5年時間打造膠東半島最大的陸港物流基地和海陸空一體的物流分撥中心。建成和在建總部樓宇項目36處,引進各類企業總部和中介服務機構1000余家、金融機構38家,加快打造臨空CBD。培育起大型專業市場8個,青島國際工藝品城和中韓國際小商品城總建筑面積達到52萬平方米,與義烏、廣州飾品市場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與IBM合作投資19億元的青島服務外包產業示范基地項目已簽約。投資25億元、建筑面積75萬平方米的寶龍城市廣場年內將全面營業。大力發展大城市近郊旅游,建設了青島市現代農業示范園、傅家埠山水果品生態觀光園、紅島休閑漁村、韓家民俗村等一批人文景觀和民俗景觀,培育起山色峪櫻桃山會、惜福生態游、紅島蛤蜊節等一批節會旅游品牌。今年一季度,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2.3億元,增幅連續三年位居青島市第一。
全力打造先進制造業聚集區。目前已培育起以南車四方股份、龐巴迪為代表的高速列車產業鏈,聚集企業37家;以樂金浪潮、安普泰科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鏈,聚集企業63家;以青特、斯蒂爾為代表的汽車和精密機械產業鏈,聚集企業147家;以旭域材料、清陽材料為代表的新材料產業鏈,聚集企業50家;以飛機維修、空港物流、商業商務、休閑娛樂等產業為特色的空港產業鏈,聚集企業350多家。今年一季度,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95.3億元,增長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