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倒掛:鋼廠手中的風箏線?
2009-5-23 10:44: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李協商 實習記者燕磊
“貿易商和鋼材價格就好像鋼廠手里的一只風箏,風箏人總想讓風箏飛得高點,因此就拼命放線,他們并沒有考慮是否有足夠的風力”,已經有近十年從業經驗的河北鋼材貿易商老張這樣總結自己和鋼廠的關系。
長久以來,鋼廠和貿易商這對歡喜冤家一直在為定價權進行暗中博弈,價格倒掛作為這場博弈的病態體現長期存在。
但在老張看來,價格倒掛甚至成為鋼廠控制貿易商和價格這只風箏的一根線,然而結果卻常常事與愿違。
罪在何方
在老張的記憶里,鋼材價格倒掛的情況經常存在,每次在價格倒掛的時候他都要承受巨大的風險,甚至利潤的被大幅壓縮。
去年6、7月份的鋼材價格倒掛是老張從業以來見到的頂峰。當時小規格的H型鋼價格倒掛在150元/噸以上,大規格的H型鋼倒掛達到350元/噸左右,這種價格倒掛的局面持續3個多月,直到后來寶鋼宣布全面下調鋼價才有所緩解。
“價格倒掛主要是因為鋼廠的調價與市場價格的變化相比,存在滯后性。上漲的時候,可以為流通環節增加額外利潤,下跌的時候,就出現了價格倒掛。”武鋼集團鄂鋼公司信息研究員江帆分析價格倒掛產生原因時表示。
然而老張卻記得,在去年市場已經出現倒掛的情況下,鋼廠的出廠價仍在接連上調。中華商務網華瑞市場研究中心主任馬忠普揭示出了其中的原因,一般鋼廠在定價之前,對市場的走勢都會有一定判斷,在對后市看好的情況下,會預留一定的上漲空間,通過貿易商這一環節將價格拉平至預期,去年的情況也反映了鋼廠對后市的看好。
馬忠普的分析在老張這里得到了一個形象的比喻, “貿易商和價格就好像鋼廠的一只風箏,”老張說,貿易商和鋼廠的地位一直不平等,總是作為鋼廠的工具存在,在定價上缺少自我話語權。 “鋼廠在定價時很少考慮貿易商的因素,基本上每年訂貨協議打印出來,貿易商只能簽字蓋章。”
對此,國內某知名分析師曾形象比喻, “在鋼材市場,鋼廠是 ‘老大’,下游用戶是 ‘老二’,貿易商是‘小三子’。哪有什么 ‘平等’ ‘公平’‘公正’,更無所謂 ‘上帝’而言,如果真有,鋼廠恐怕就是 ‘上帝’。”
在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最近公布的一份調查結果中顯示:金融風暴對金屬材料流通企業的影響排在首位、反映最為強烈的問題是 “鋼材價格倒掛”,95.3%的受訪者對此表示強烈不滿,認為在鋼鐵全行業嚴重虧損、生存困難的情況下,鋼廠在制定銷售價格時仍無視市場行情的變化,不僅損害了流通企業的利益,更加損害了整個行業的正常發展。
針對貿易商的埋怨,鋼廠并不認同。河北某民營鋼廠銷售處負責人解釋, “在出現鋼材價格倒掛時,我們鋼廠都會有補差政策。”
“補差?十有九不補,補的話也不全補。”老張認為鋼廠的補差政策形同虛設。
江帆向記者表示,鋼廠的補差政策一般都需要貿易商滿足一定的條件,比如銷售量、采購量等。
誰來埋單
鋼材的長期價格倒掛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加劇了鋼材市場價格的波動。究竟誰為鋼價倒掛埋單?事實證明,去年10月份的鋼價暴跌,鋼廠和貿易商都為此付出了代價。
中鋼協去年10月份統計數據顯示,71家大中型鋼廠虧損58.35億元。其中,有42家企業出現虧損,虧損面達到59.15%。
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調查也顯示,超過八成的流通商對鋼材價格劇烈波動表示擔憂。83.2%的受訪者認為鋼材價格劇烈波動使流通企業背負著無法承擔的重壓。
“我們如果跟隨市場跌價而下調價格,可能會引起價格進一步下挫。考慮到維護市場價格秩序,我們通常采取頂住價格的保守做法。”上述銷售處負責人表示,鋼廠的定價策略在穩定市場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但鋼廠的意圖并未得到老張們的理解,當鋼廠出廠價與市場銷售價倒掛嚴重時,老張們仍舊會選擇拋貨保生存,價格依然會下滑,鋼廠的做法并不能對市場價格起到支撐作用。
而且,面對鋼市的價格倒掛,老張向記者透露了自己的應對策略——不向鋼廠訂貨買期貨,從鋼廠的銷售點直接買現貨。
老張們的選擇也使得鋼鐵產業鏈一條惡性循環形成,沒有貿易商的事先訂貨,鋼廠排產受影響;商家不向鋼廠直接訂貨,廠家無法及時收到貨款,資金周轉也成問題。
“為什么同樣的環境,去年跌到2800?而今年能停在3200?”老張認為,現有的定價機制讓鋼廠定價的時候帶有很大隨意性, “如感覺風箏線有拉力時,才要把握時機放線,當風力不濟時,快速向后收線。”
在馬忠普看來,價格倒掛只是雙方暗中博弈的表現,原因還有更深層次的, “事實上鋼廠與貿易商作為鋼鐵產業鏈上的兩個環節,利益應該是一致的,鋼廠與貿易商的對立最根本的還是制度的缺失,現有的機制并不能把雙方的利益結合在一起。”
據了解,目前業內已經對鋼廠與貿易商的合作模式進行積極探索,傭金代理制等形式也在逐漸被倡導,同時,上述問題已經得到相關部門的充分重視,在最近出臺的 《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和 《關于遏制鋼鐵行業產量過快增長的緊急通報》中明確提出,支持鋼鐵企業和上游企業、下游用戶、貿易商之間建立長期穩定、互利共贏的合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