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惠農百業興——冠縣構建現代農村物流網絡調查
2009-5-22 1:2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農村物流對于活躍農村經濟、方便農民群眾的生產和生活、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揮著重要作用。冠縣采取以客捎貨、小件快運、貨運配送等形式,發展農村物流,逐漸形成了物流站場網、物流運輸網、物流信息網“三位一體”的現代農村物流網絡格局。
冠縣農村物流市場潛力巨大。在現代農村物流的大框架內,農村生產的產品要外銷,農民需要的物件要購進。同時,當地以冠州集團、冠星集團等為首的龍頭支柱企業迅速崛起,年物流量達1400余萬噸,為發展大型現代農村物流提供了貨源保障。
優勢形成、硬件緊跟、物流發展、惠民利民。冠縣構建農村物流網絡的過程中,不斷拓寬發展現代農村物流的視野。
織密站場網
“從瀕臨倒閉的一家小運輸公司到起死回生,擴展業務范圍,吸收60多名新員工,我們聯運公司只用了4個月時間。”冠縣聯運物流公司朱經理對未來充滿了信心。而2008年年底,冠縣聯運物流公司還支付不起15名員工的工資。原來,今年1月份,冠縣交通部門主動為困頓中的聯運物流公司出謀劃策,建議迅速將業務重心下移到農村,開始配送其他運輸企業看不上眼的小件物品,著力發展農村物流。
剛建成4個月的冠縣小件物流中心,車水馬龍,服裝、生資、農機配件、副食、日用百貨等300余種農民生產生活用品忙而不亂地配貨裝車,源源不斷地輸往鄉村,從鄉村“捎出”的農產品又馬不停蹄地運往全國各地。如今,小件物流中心運力已發展至56輛,日吞吐量50余噸。隨著業務量的增加,冠縣將新建功能完備的冠縣交通聯運物流中心,依托集農村公路管理、客運管理、貨運源頭管理和物流管理“四位一體”交管所,上聯縣城,下聯站場、農村,形成以縣城為中心、以鄉鎮物流站為接點,連接省市、中轉縣鄉、輻射鄉村的現代物流網絡。
暢通運輸網
“你好!是宏運百貨嗎?我是斜店鄉超市。我們這邊需要洗發水、牙膏……”初夏的一天上午8點30分,冠縣宏運百貨批發部工作人員接到電話,隨即從倉庫提出所需要貨品,打包后送至位于農村客運發車區的聯運物流公司。9點,聯運物流公司將貨物裝入開往斜店鄉的客車上。10點不到,斜店鄉交管所農村物流站用一輛三輪車將貨物交到斜店鄉超市徐老板手中。
“以前我們都是自己去城里提貨,來回要多半天時間,路費、吃飯等費用也要30多元錢。像今天用客車捎來的這批貨,運費總共只要10元錢。這樣成本將下來了,我賣給村民的商品價格也便宜下來。”徐老板在商言商,對現在的“小件快運”運輸方式贊不絕口。
“目前,我縣已基本實現了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車,如何進一步服務“三農”是我們一直研究的新課題。從去年開始,我們大力發展農村物流,采取“以客捎貨”的方式,將農民生產生活必須的小件物品送到他們手中。”冠縣交通局一位負責人說。
據了解,冠縣充分利用現有較為完善的農村客運網路,依托農村客運班車帶貨的“小件快運”模式,農村物流服務形成了“門對門”的配送服務。
筑就信息臺
“趙師傅你好!你到浙江運送完軸承后,從溫州服裝批發市場拉10件衣服。”5月3日,身在浙江的貨車車主趙師傅接到聯運物流信息中心工作人員的電話。
“我這輛車主要將北陶鎮的軸承運往南方幾個城市,出門時就和聯運物流信息中心聯系好,返程時再拉些服裝、日用品,每趟都是裝得滿滿的。”貨車車主趙師傅對記者說。這得益于冠縣聯運物流中心完備的貨物供需表。
為進一步拓展農村物流市場,冠縣交通部門組織物流企業對全縣商家進行走訪調查,形成了較為完備的貨物供需表。該縣聯運物流中心充分利用該網絡,將全縣從事物流的各種車輛信息、駕駛員信息、物資信息、倉儲信息等收集整理,形成數據庫,以便物流中心及時把握物資的流量、流向、流時,安排空閑車輛投入運營。目前,從縣城到已建成的14個鄉鎮交管所全部配備電腦,實現了縣鄉聯網,形成全縣農村物流局域網。聯運物流公司又加盟“天下通”物流信息網,實現全國聯網,兩個網絡信息每天進行置換。如今,運輸業戶通過物流網就能知道哪里有貨哪里有車,農村產品配送像網上購物一樣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