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奧巴馬貿易戰 從加拿大打響

2009-5-21 13:2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自2月美國“買國貨”刺激條款獲批以來,加拿大的制造商“傷亡慘重”,與美國企業簽訂的貿易協議紛紛被解除、大批加拿大制造的鋼材、水管、抽水機被美國客人退回。在競選階段一直傾向貿易保護主義的奧巴馬是否正在打響經濟危機爆發以來的第一場貿易戰呢?   在7870億美元經濟刺激方案中“買國貨”條款的號召下,印第安納州一家公司退掉了加拿大供應商的排污水管。加利福尼亞州彭德爾頓海軍營地一處工地,加拿大產的管道配件也被換成了一批美國貨。最近幾周里,許多與美國有貿易往來的加拿大制造商不停被要求簽署聲明,承諾他們只供應美國制造的原料。作為反擊,憤怒的加拿大人也從上周起取消了多個與安大略省合作的協議,等待美國的有可能是數以十億計的損失。
  在各國都拼命保持和創造就業機會的今天,連美國和加拿大這對好鄰居也為了自保出現摩擦,一場讓人恐懼的大戰仿佛正在醞釀。
  “買國貨”弄巧成拙
  上世紀90年代瑞士、俄羅斯合作收購了匹茲堡附近一家破產的美國鋼鐵廠,重新組建了法雷爾公司,該公司現有600名雇員。
  在“買國貨”條款通過以后,該公司表示他們眼看就要關門大吉了。盡管他們在美國本土煉鋼,但原料卻是從外國進口,明顯不符合條款中對美國貨的定義,所以他們的鋼材被納入非“美國制造”范圍。
  最近幾個星期,法雷爾公司最大的客戶,在法雷爾工廠1英里以外的一家鋼管制造公司,通知法雷爾他們將取消近期的訂單。取而代之,該鋼管公司將從那些符合條款規定的生產100%美國貨的公司進貨。無奈之下,法雷爾只好讓80%的員工回家休息。
  “公司里600個美國工人快要失業了。”法雷爾的執行副總裁鮑勃·米勒說,“你還能說這條款對美國人有好處嗎?”
  2月份簽訂的條款,其實只是一個開始。
  奧巴馬于本月4日宣布,將通過增加對美國公司海外盈利的征稅和打擊利用海外避稅地進行逃稅等措施,彌補稅收上的漏洞。該稅改方案如果在國會獲得通過,將在2011年生效實施,未來10年內會為美國帶來2100億美元的新增稅收,平均每年新增稅收為210億美元。但這一數字和政府明年1.2萬億財政赤字相比,無異于杯水車薪。 
  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勇認為,現在美國經濟貿易、財政雙赤字數額龐大,這種經濟失衡帶來的風險是奧巴馬政府需要考慮的當務之急,210億美元雖然數額不大,但在財政極度匱乏情況下,作用也是明顯的。通過對美國籍企業海外收入征稅,一方面可以增加稅收,同時也可以引導資本回流國內,為美國國內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這對于以中下層勞工群體為執政之本的民主黨來說,政策導向十分明確。 
  自相矛盾的奧巴馬
  在競選階段,奧巴馬曾指責中國抑制其貨幣的真正價值,以提高其出口競爭。但4月15日財政部卻安靜地發表了一份報告,表明中國并不是貨幣的操控者。
  競選期間奧巴馬承諾通過重啟談判,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中增加更強硬的勞動和環境標準。
  當上總統以后,他卻告訴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領袖,還是維持這個協定的內容吧。
  競選期間奧巴馬強烈反對布什與哥倫比亞和韓國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但4月18日,總統奧巴馬卻與哥倫比亞總統烏里韋討論如何推進這個協定。
  如果說競選拉票時的奧巴馬呈現出貿易保護主義者的傾向,那執政以后的他顯然已經實現了某種微妙的轉變。但“買國貨”條款的通過,卻將他再次推到了輿論的中心,連美國的老鄰居加拿大也質問,美國是不是在散播一場“貿易保護的瘟疫”?2月19日奧巴馬到渥太華訪問時曾明確表示,該條款不會取代現有的美國貿易業務,并重申會避免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但事實仍是讓加拿大人感到震驚,除了那些必須遵守協議的小企業,大部分美國地方政府部門都取消了與加拿大的合作。
  約翰·海德瓦,加拿大海德瓦·戈登抽水機制造公司的經理表示,他在美國許多城鎮的合作伙伴都表示不會再購買加拿大制造的機器了。“如果我生產的東西價格更實惠,那你就應該從我這里進貨,這才是市場競爭呀!”為了維持公司的運作,海德瓦正考慮把一些工序轉移到美國完成,為美國制造一些就業機會,也希望能讓自己的生意起死回生。
  除了加拿大,中國的制造商也感到了威脅,在布什政府時期多次發生的“421條款特保調查案”,現在也有可能成為奧巴馬的心病。最近美國聯合鋼鐵工人組織根據421條款,向新政府要求對中國產輪胎征稅。“奧巴馬一旦屈服于這些提議,”約翰·佛羅諾—布什時期的貿易官員說,“那大街上將擠滿要求啟動421特保條款的人。”
  盡管在競選時反對布什與韓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奧巴馬更像一個貿易保護主義者,但在朝鮮4月發射了一枚衛星以后,馬克斯·鮑卡斯民主黨的資深議員就敦促奧巴馬要推進美韓貿易合作,以建立更牢固的聯盟。所以也不難解釋為什么奧巴馬會有這樣的轉變。現在的他已經從競選時的諾言先行轉為外交先行。
  過去民主黨喜歡在中國問題上糾纏不休,但隨著中美合作的擴大,在全球化的趨勢下拒絕與中國合作實在不是明智之選。同樣地,希拉里在競選期間比奧巴馬更加擁護貿易保護主義,但成為國務卿之后,她首先考慮的還是外交價值,并采取與哥倫比亞、韓國合作的態度。
  隨著貿易保護主義在國會被重提,奧巴馬的壓力可想而知,當議員們將“買國貨”條款加入經濟刺激方案時,奧巴馬政府也只能說服他們將條款內容削弱而不是刪掉。
  雖然奧巴馬沒有對這些限制性規定表示贊同,但他對這些條款的不抵抗無形中也等于對貿易保護政策的順從,分析家認為這表現出他不想浪費自己的政治資本來捍衛自由貿易。
  達特茅斯學院的貿易經濟學家道格·歐文注意到在白宮的主頁上從人權到城市規劃有24個項目,但是卻只字不提貿易。“他們(白宮)沒有貿易政策”,歐文說,“他們想避開這個議題。”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