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舉行包頭內陸無水港便捷通關業務合作備忘錄簽字儀式
2009-5-20 23:5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為適應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要求,方便包頭地區企業更好地利用天津港和內陸“無水港”,簡化進出口貨物通關手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通關效率。經天津海關、呼和浩特海關、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包頭市國際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四方協商,就內陸“無水港”及口岸通關便捷通關業務達成了協議,并于2009年5月13日在包頭香格里拉大酒店共同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包頭市政府副市長李逢春、天津口岸辦局級巡視員許富林、天津海關副關長肖亞農、天津港(集團)公司副總裁趙明奎、內蒙古口岸辦副主任鮑春景、呼和浩特海關副關長孫鐵燕及包頭市有關部門的領導和部分進出口企業代表出席了簽字儀式。
所謂“無水港”就是除了必須在港口碼頭完成的船舶停靠裝卸以外,所有港口功能包括海關功能轉移到內陸地區辦理,簡言之,就是在“無水港”可實現“一次報關、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目的就是使包頭這樣的內陸地區具備港口功能,從而方便進出口企業,推動外向型經濟的發展。
作為內陸城市的包頭,是自治區外貿總量最大的城市。加快口岸建設,尋找順暢的出海通道,是支持我市經濟發展,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的必由之路。天津港是內蒙古的傳統口岸,全自治區70%的進出口貨物通過天津港進出,我市以及周邊90%以上的進出口貨物通過天津港進出,可以說,天津港是我市對外貿易的生命線,沒有天津港就沒有我市的對外貿易。
包頭無水港確定以包頭國際集裝箱中轉站為主體建設。包頭市國際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經營的包頭國際集裝箱中轉站是世界銀行援建的國際多式聯運項目,是目前我國西北地區唯一一個基本具備口岸功能國際物流中轉站。中轉站在2003年開業之初已建成6600平方米的海關監管倉庫,30000平方米的硬化堆場,鐵路專運線,海關、檢驗檢疫的聯檢大廳,擁有進口的裝卸設備、進口的集裝箱牽引車和先進的信息技術支持手段。這些軟硬件條件全部具備,而且運行良好,是天津市與包頭市合作建設無水港的堅實基礎。
天津濱海新區是繼深圳和浦東新區之后的我國第三個綜合改革試驗區,具有十分重要的政策優勢和區位優勢。黨中央、國務院明確要求濱海新區發揮港口優勢和政策優勢,為內陸省份提供方便快捷的進出口通道,輻射和帶動北方內陸省區的經濟發展。這樣,天津市政府會同海關總署和國家質檢總局提出建設內陸“無水港”,把天津港的功能向內陸重點城市轉移,大力促進內陸地區外向型經濟發展。
天津市提出區域通關合作和建設“無水港”項目的構想之后,得到了北方內陸省份的積極響應。2007年7月,天津市政府、國家海關總署、國家質檢總局在濱海新區共同召開“推進區域口岸合作座談會”,北京、河北、寧夏、甘肅、山西、陜西、青海、新疆、河南、四川、內蒙古等11個省區參加了會議,并簽署了一系列合作協議和備忘錄。包頭國際集裝箱公司作為內蒙古自治區唯一一個城市的代表,與天津方面簽署了《無水港項目合作意向書》。此次會議意義重大,不僅是天津市提出的內陸無水港建設具有創新性和前瞻性,而且是國家部委、地方政府、相關部委單位歷史性的一致認同無水港建設發展的方向。這次跨區域、跨部門的合作意向的形成和下一步具體運作,對將來我國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貢獻不可估量。包頭市此次成為內蒙古唯一一個與天津合作的城市,是難得的重大歷史機遇。
2007年12月28日,我市與天津市跨區域口岸合作的重點項目—包頭無水港在我市正式揭牌。該項目以包頭無水港為平臺,以鐵路、公路集裝箱運輸為載體,以兩地政府和海關、檢驗檢疫部門合作為依托,引入相關船公司、船貨代理等企業參與,形成包頭無水港“一次報關、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的物流運作模式,實現包頭與天津港無縫對接,真正提高兩地的大通關效率,減少物流時間,降低綜合物流成本,促進區域經濟的協作與共同發展,對于加強東、西部地區經濟互動,提升內蒙古自治區對外開放水平,推進西部大開發和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具有重要意義。
包頭無水港的建成和運行,實現了包頭陸港和天津海港功能的無縫對接和互為延伸,使內蒙古自治區西部有了自己的“出海通道”,將為當地的國際貿易提供方便快捷的口岸與物流綜合服務,也為包頭融入環渤海經濟圈、參與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創造了條件。無水港自掛牌以來,在兩地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各方面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集裝箱運量和收入不斷增加,“無水港”在包頭市物流業和對外貿易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增強。2008年貨運量26386噸,貨物周轉量368825211噸公里,進出口貨值1705.25萬美元,運營收入3615.31萬元。
為展示東疆保稅港區取得的成績,全方位推介東疆保稅港區各項優勢,進一步加快功能開發和改革創新步伐,天津市政府于2008年12月11日在天津濱海新區召開“聚焦東疆,合作共贏”大型座談會。會上,包頭市國際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與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無水港進駐協議,標志著我市無水港項目邁出了新的一步。
根據海關總署區域通關改革實施方案及相關法律、法規,為促進無水港項目的進一步發展,方便出口企業,海關等部門改革創新工作思路,提出了無水港實行便捷通關的思路。2009年5月13日簽署的包頭內陸無水港通關便捷通關合作備忘錄內容主要涉及出口業務流程、各自的職責、預計預案及協調配合等。該備忘錄的簽署,大大簡化了企業申報手續,通過信息平臺,縮短了時間,提高了通關效率。同時,將會更好地發揮天津港和包頭無水港的作用,方便包頭和天津地區貨物的雙向流動,繁榮包頭市的物流業;也有利于包頭及周邊地區外貿企業節約成本,提高外貿競爭力,促進我市對外貿易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