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物流業借機實現加速“總動員”
2009-5-2 23:4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作為煤炭輸出大省,物流業長期以來卻是我省經濟發展中的短板,此次我省物流企業能否借政策的“起跳板”實現新的跨越呢?
本土物流企業現狀不容樂觀
“作為惟一的服務業,物流業納入十大調整振興產業無疑是個好消息,政府優惠政策的傾斜是一大契機,但作為物流企業自身也要抓住機遇,踏上這個‘加速器’迎頭趕上。”近來一直忙于申請國家物流企業分類與評估的山西百緣物流配送有限公司總經理魯培剛說。
物流業一頭接生產,一頭連消費,因而涉及領域廣,吸納就業人數多,其促進生產、拉動消費的作用已被大多數人所共知。然而,山西本土物流企業現狀卻不容樂觀,物流企業普遍缺乏做強做大的長遠目光,物流業發展已出現明顯斷層。
“數量多、分布散、規模小、實力弱。”省物流協會綜合部韓部長這樣描述我省物流企業的現狀。數據顯示,目前全省經注冊的物流企業有兩萬多家,然而真正具有一定規模和收入水平的僅有十幾家,我省仍處在物流業初級階段。國家出臺物流企業分類與評估指標后,物流業相對較發達的江蘇省有70余家企業達標,而我省僅有3個企業達到4A標準,1個企業達到3A標準,僅占我省物流企業總數的五千分之一。
《規劃》加速物流企業“總動員”
無論是學界還是業界均流傳著一種說法:如果把鐵路、公路、航道、水路比作血管,那么物流業就是輸送養分的血液。“唯有效率高、運轉快的現代物流業才能輸送更多的養分,從而助推國家經濟的發展,山西亦如此。”韓部長肯定地說,“當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最終敲定物流業時,許多人都感到意外,但換個角度思考一下,物流的入圍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物流業取代房地產業搭上了“振興號”的末班車,讓山西的物流企業看到了希望。
“遭受過金融危機的重創后,《物流業調整振興規劃》讓百緣有了進一步壯大的信心。”魯總說,“我們咨詢了有關專家,確認自身具備達標資質后,主動去省物流協會提出了參加評估企業標準的申請。”
對此事,省物流協會一位負責人說:“這件事在業界引起不小的反響。企業自己主動提出申請,說明我省部分物流企業已經有了‘放長線釣大魚’的長遠規劃,品牌意識在加強。現在其他一些有實力的企業也在企業內部進行體制改革、資源整合等‘大手術’。”
政策扶助山西物流由弱轉強
當然,幾家企業的“脫穎而出”不可能帶動整個產業的“脫胎換骨”。面對當前形勢,物流企業個體的整合勢在必行,規模化成為未來物流業發展的趨勢。在這方面還需要政府搭臺。
物流業與其他產業不同,是屬于多頭主管的產業,政策制定時如何分解、細化到《規劃》中是一大難點。“因為涉及的部門多,所以我想,政策出臺時最好能形成合力,這樣也能避免重復建設導致的資源浪費。”韓部長坦言,“具體的政策將會對物流業有怎樣的支持,我們都很期待。”
近期已有好消息傳來:“2009山西現代商貿物流業發展論壇”會上,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我省已選定100多個經濟和社會效益好、帶動和輻射功能強的現代物流項目,總投資額將達到360億元。這些項目建成后可以減少物流企業的成本,解決我省物流業發展滯后的現狀。
一個行業的改變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企業抓住機遇,政府及時出臺相應的政策并監督落實,山西物流必將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本報首席記者齊澤萍實習生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