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認證培訓

物流教育的盛宴——“邯運杯”大學生物流大賽決賽紀實

2009-5-2 23:2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記者王若懿
    經過兩天激烈的角逐,從半年前開始進行的初賽、復賽再到近兩天的決賽,備受矚目的 “邯運杯”第二屆全國大學生物流設計大賽在一片吹呼聲中落幕。一、二、三等獎火熱出爐。4月28日, “邯運杯”第二屆全國大學生物流設計大賽頒獎和閉幕式在北京交通大學隆重舉行。參加頒獎儀式的領導、專家紛紛表示,此次大賽充分反映了我國物流教育發展成果,并以校企互動的良好方式,為我國物流教育開辟了嶄新的天地。
大賽反映教育成果
    在大賽頒獎儀式上,教育部高等學校物流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有方主持了最受歡迎的環節——宣布大賽獲獎名單。每每他話音剛落,臺下便響起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西南交通大學物流學院二隊、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物流學院思維與創造隊、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物流學院隊、長安大學二隊、北京交通大學一隊、上海對外貿易學院漢和文化服務咨詢公司隊、西南財經大學FLY團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OneThird隊、浙江大學DOS隊、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飛天隊、東華大學五角心一隊、華中科技大學會凌團隊這12支冠軍隊,是整場頒獎儀式上最耀眼的明星。這些來自祖國各地的參賽選手在拿到獎杯的第一刻,都不約而同地高舉獎杯,歡呼雀躍、激動難掩。物流界資深專家、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首席顧問丁俊發為冠軍得主們一一頒獎。談及對本次大賽的感受,丁俊發對記者說: “本屆大賽比上屆大賽在規模和參賽人數上有了很大進步,這證明我國物流專業在不斷發展壯大;大賽強調了教育單位與企業的結合,大大促進了校企互動,為學生今后走上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場比賽看似是學生們在比拼,其實也是老師、學校相互比賽和取長補短的過程。不但對我國物流教育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學生們出色的表現也足以說明我國物流教育正進入一個良好的發展階段。”
    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楊志堅則指出:全國大學生物流設計大賽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大賽將企業實際運營狀況引入競賽當中,使高校的教學與企業的實際情況緊密結合,推動了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促進了高校物流類學科專業的教學模式改革及課程、教材與實踐環節的建設,提升了物流類人才培養水平,也為全國的高校搭建了廣泛的學術交流平臺。同時,大賽活動提高了高校物流類專業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將進一步促進高校學生就業。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教育部高等學校物流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任豪祥對大賽的感受更為深刻。他告訴記者, “邯運杯”第二屆全國大學生物流設計大賽自啟動以來,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在比賽的半年多時間里,教師們熱情高漲,主動投入到組織和指導工作當中;學生們更是踴躍參與,許多高校除物流類專業的學生外,還有數學、機械控制、工業工程、電子商務等專業的學生也組隊參賽。 “我相信,大賽活動以及大賽的成果都將會極大地推動國內物流教育的發展,為培養優秀的物流人才創造良好的條件。”
    記者了解到,自大賽拉開帷幕以來,全國共有27個省、市的164所院校的299支參賽隊獲得參賽資格。從校園選拔賽開始,前后共約2800多名專業教師、25000多名學生參與了大賽活動。經過初賽和復賽兩輪激烈角逐、嚴格評審,共有60支隊伍進入決賽。經過各參賽隊的答辯和各位專家的嚴格評審,12支參賽隊獲得一等獎,21支參賽隊獲得二等獎,27支參賽隊獲得三等獎。
從理論走入實踐
    專家提問環節是整場決賽中最為精彩的部分。有的專家扔出連環問
    題,也有幾位專家輪番
    發問,被問題難住的
    學生聲音越來越小,
    但大多數學生依然
    能應對自如。
    “方案中,戰
    略的核心統治力在
    哪里?”4月26日上
    午,四川大學R&B
    團隊陳述過后,北京交
    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
    授、博士生導師張文杰首先發問。作為物流教育界的資深專家,張文杰出任此次大賽的評委之一。比賽過程中,張文杰頻頻發問,一邊給學生的方案提出不足之處,一邊給出具體建議。記者發現,專家提問環節總是每場比賽最受關注的焦點,與其說是提問,更像是與學生進行討論,專家拿著話筒一一發問,學生指著大屏幕上的公式有理有據地解答。探討到高潮處,不少專家的發言欲被點燃,言語往來,比賽現場儼然成了一場行業發展的討論會。
    專家們的提問很尖銳,有的干脆是毫不客氣的質疑。而這正體現出專家對大賽的高度重視。在對學生的建議中,專家更多強調方案設計的目標感、可行性、針對性。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副所長汪鳴也是此次大賽的評委之一,他基本每次都是最后一個提問的評委,先點出學生方案中的特別之處,再對不足之處進行點評。談及對此次比賽的感受,汪鳴表示,此次大賽為學生們提供了更多實踐的機會,對我國物流教育發展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
    不過,雖然專家對學生的方案給予充分肯定,卻并沒有回避他們方案中理論性大于實踐性的問題。記者觀察到,不少學生在進行案例陳述時,都提到成本投入問題,但卻對評委提出的 “預計投入多少成本”的問題答不上來。丁俊發表示,學生們做出的案例中從理論來到理論去的情況比較多。雖然方案中亮點很多,但整體衡量,操作性卻不強。 “大賽給物流教育一個提示,就是物流教育要向操作性、實際運作方向發展,學校不能僅僅只教授理論內容。學校的教學中,要注重加強校企互動。同時,學校應該擴大 ‘校企互動’的范圍,不僅要與物流企業合作,還要與商貿、制造企業結合。如今,物流業開始與商貿、制造業聯動發展,物流教育也要朝這個方向前進。”
邯運受益物流大賽
    邯運集團董事長武慶發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激動地說,邯運是本次大賽上最大的受益者,學生提供的案例,為處于轉型期的邯運給出了更為科學清晰的發展思路。 “這次大賽參隊多,給我們提出好多方案,每個方案都有特點,對今后企業的發展將起到有力的幫助作用。”他說。
    連續兩天的決賽中,武慶發一直坐在評委席。記者發現個特別的現象,與其他專家頻頻提問不同,武慶發始終一言不發。問及此,他笑笑說: “我一問,恐怕就把學生 ‘掛’在臺上了。”武慶發告訴記者, “雖然不少參賽學生親自走進邯運,但一家企業的問題并非短短幾天便摸得透。比如,一些學生提出將飛馬快運和河北快運邯鄲公司合并發展,思路很好卻不符合企業實際情況。飛馬快運依托的運輸工具是客車。我們把快件通過每天從邯鄲與北京來往的客車運送到目的地,幾乎是零成本;河北快運是典型的零擔運輸,走的是貨運。它們的基礎不同,發展渠道不同,根本無法合并發展。”不過,武慶發對學生們表現出充分的理解:“雖然有些方案的可操作性不強,但學生們的思路不錯。賽后,我們會把這些方案中閃光點提煉整合,慢慢消化吸收,轉變成為邯運轉型的發展思路。”
    通過此次大賽,武慶發對物流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說,通過大賽,足以證明我國物流教育呈現出不錯的發展勢頭,各院校為我國物流業發展培養了大批后備人才。但同時,我們也要清楚地認識到,目前我國物流教育中還存在著理論大于實踐的現象,這應該是今后物流教育發展中強化的環節。鑒于此,邯運集團與北京交通大學初步達成合作意向,今后邯運將為我國物流教育發展作出更多支持。
    據了解,第一屆大學生物流設計大賽結束后,案例提供企業在現場與比賽中涌現的優秀學子簽約。談及此,武慶發表示,今年邯運計劃招聘20個物流專業的本科生,歡迎大賽中的優秀學子走進邯運。
舞臺上的主角
    這一刻最興高采烈的莫過于站在領獎臺上的參賽選手。他們為比賽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與智慧。盡管從臺下走上領獎臺的時間不足一分鐘,但為了這一分鐘,他們卻堅持不懈地求索半年之久。學生們實地調研、不斷論證,經過層層選拔進入決賽后,還要面對現場專家毫不客氣的提問甚至是質疑。也正因如此,他們格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榮譽。
    北京交通大學派出的是5位身高平均1.87米的小伙子。他們將作出的方案命名為 “亮劍”。為了充分備戰,幾個人到邯運去實地調查,針對案例中涉及到的問題分別仔細調查和研究。由于其進行了充分的準備,評委們對其案例的切入點給予肯定。浙江大學DOS隊是首個出場的參賽隊,憑借出色的表現得到專家評委的肯定,奪得此次比賽冠軍。賽后,隊員韓新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難掩激動心情,回憶起整個參賽過程,他坦言自己與隊友們付出了相當多的努力。記者得知,該隊為了了解邯運集團的實際情況,在邯鄲待了一周,期間走訪了邯運的各子公司,對案例中未提供的相關情況也進行了全面了解。
    不少參賽學生表示,對物流行業產生新的認識,是大賽中又一大收獲。四川大學R&B隊隊員蔣詩禮對記者說: “通過比賽,我發現物流專業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想深入其中并非易事。物流在我國是一個新興行業,前景光明,我有志于投入到這個很有前途的行業里來。” “比賽期間我們曾彷徨過,迷茫過,也曾哭過,累趴下過,卻從沒想過要放棄。”山東交大參賽隊隊員的語氣誠懇、堅定。他們表示,通過比賽得到了更多實踐的機會,深化了專業知識的理解。在他們看來,這場物流界的盛事已不是單純的比賽了,而是對大學教育教學的一種檢驗。
    四川大學R&B隊指導教師劉柱勝對記者說: “本屆物流設計大賽的意義深遠,將為老師日后教學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幫助。另外,大賽為學校與學校之間建立一個溝通的平臺,達到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作用。”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