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鐵礦石談判降幅是重點

2009-5-2 23:04: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編者 鐵礦石談判已拖延近半年,但遲遲不出結果,對于個中原因媒體眾說紛紜。處在鐵礦石供需雙方博弈的關頭,盡管三大礦石公司還在等待著中國市場回暖,但在鋼材價格回落、鋼材庫存增加的現實面前,中鋼協、中國鋼廠絕不放棄鐵礦石談判首發權的態度愈發堅決。過去對首發談判結果“無條件追從”的模式也發生改變,盡管談判仍未明朗,但供需雙方議價天平已經向中方傾斜。
上海證券報
鐵礦石談判仍將拉鋸
    雖然淡水河谷一直堅稱自己從未在現貨市場銷售鐵礦,但中國鋼企肯定無法接受淡水河谷原來的長期協議價格,因此打折銷售成了淡水河谷和澳洲兩大礦商必和必拓、力拓擴大市場份額的手段。
    中鋼協秘書長單尚華此前表示,國內鋼企近期采購鐵礦可按照長協價格的60%預付給供應商。顯然淡水河谷給出的臨時八折的價格與中方的訴求差距較大。據記者了解,目前國內大部分鋼廠包括寶鋼在內對三大礦山的長協礦采購以八折價格開具信用證。
    在鐵礦石談判基本陷于停頓的情況下,供需雙方仍在各出其招進行暗戰。MYSTEEL分析師劉躍武認為,去年鐵礦石談判,巴西礦企率先與鋼企簽訂價格協議后,澳大利亞礦企打破“長期一家簽訂,另外一家同幅度跟隨”的慣例,另外迫使中國鋼企簽訂了漲幅更高的價格協議,巴西礦企有先談者吃虧的感覺,所以中國鋼企如果不解決“早簽約最終吃虧”這個問題,誰也不會率先簽約,談判還會無休止拖下去。
北京商報
中方絕不放棄談判首發權
    鐵礦石談判目前仍沒有實質進展,而日、韓等國提出的更大降幅更是讓業內有聲音提出中國放棄首發定價權,跟進由其他國家鋼廠談定的價格。作為供方談判主體,淡水河谷今年就明確提出放棄首發定價權,跟進必和必拓和力拓達成的價格。
    從1969年開始,每年全球主要鋼廠和鐵礦石供應商都會就當年鐵礦石價格進行“多對多”談判,一旦有一對有影響力和規模的談判對象達成了協議,就被視為當年的基準協議價格,作為首發價為各方廣泛接受。
    不過,今年由于中方堅持鐵礦石達到40%以上的降幅,因此將執行自己的談判路線。“中國從來沒有計劃放棄談判價格的首發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表示,“鐵礦石談判降幅只要達到中方的要求,中國會率先確定2009年的協議價格,但如果別人的降幅不符合我們的要求,我們將會繼續談判”。
    北京鋼聯麥迪資訊總監徐向春表示,所謂首發定價權只是一個形式而已,最重要的追求自己的利益。
中國證券報
三大礦山押寶中國經濟“反轉”
    中國鐵礦石進口量的猛增,讓澳礦、巴西礦生產廠商感覺到了中國需求的強勁。4月14日,在天津舉辦的鐵礦石國際市場研討會上,澳大利亞工黨地區主席、澳洲聯邦自由貿易機構秘書長穆帝文表示,盡管金融危機蔓延全球,但澳大利亞礦山沒有出現鐵礦石滯銷的現象。
    從海關數據來看,今年一季度,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石5369萬噸,與去年同期4162萬噸相比,增幅達到29%。而3月份,中國進口其鐵礦石1964萬噸,同比增幅更是高達50%。即便是海運距離遠、不具價格優勢的巴西礦,3月份中國也進口了980萬噸,同比增幅達到25%。
    三大礦山向中國低價傾銷鐵礦石,是中國鐵礦石進口量猛增的主要原因。搶占中國市場份額,已經成了三大礦山對付金融危機的最好辦法,這也大大緩解了歐美日韓鋼廠大幅減產帶來的鐵礦石“庫存”壓力。顯然,他們的低價策略效果“立竿見影”。因此,對鐵礦石長協礦的談判何時見分曉已經變得并不緊迫。一方面,他們通過低價策略試探中國市場;另一方面,也是在靜觀中國宏觀經濟轉暖。
京華時報
談判焦點在于降價幅度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首次披露,只要鐵礦石談判達到我們的目標,即比上一年降價40%以上,我們會抓住機會簽約;如果別人拿下首發權,但結果不符合我們的要求,中方會繼續努力以達到自己的目標。
    俗話說,報應總是來得特別快。去年,澳大利亞礦企力拓、必和必拓打破多年來的全球鐵礦石談判慣例,不顧巴西淡水河谷的首發價,迫使中國企業接受更高的漲價幅度;一場金融危機讓中國企業有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機會。
    中方談判的基本原則是,仍堅持每年一度定價(離岸價)的模式,但是考慮市場重大變化時,雙方可協商適度調整價格。所謂的市場重大變化,譬如去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
    羅冰生介紹,目前全球鐵礦石談判處在合議階段,雙方對全球鐵礦石供大于求的基本態勢取得一致意見,并同意價格應大幅下降,談判焦點在于降價幅度。中鋼協公開表示2009財年價格應該以2007年的價格為基點,即至少降價40%;而力拓和巴西淡水河谷僅公開表示接受10%的降幅。這正是2009年4月1日即新財年開始日已經過去,價格談判遲遲未果的根本原因。
    除拿首發權說事以外,全球三大礦企還采取拖延戰術,期望等待中國經濟復蘇從而獲得較小的降幅;更給出20%折扣價試探中方反應。對談判對手的上述三板斧,中方見招拆招一一應對。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