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關于物流業稅收問題的政策建議

2009-5-19 22:5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 (國發 [2009]8號) 《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以下簡稱 《規劃》)精神,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于近期組織了三個調研組,分赴珠三角、長三角和中西部地區進行了調研,并就 《規劃》中提出的 “抓緊解決影響當前物流業發展的土地、稅收、收費、融資和交通管理等方面的問題”召開了專題座談會?偨Y了物流企業普遍遇到的稅收問題,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
    稅收政策是調整和振興物流業最重要的政策杠桿,也是企業最為關心的政策問題。為全面落實 《規劃》,促進物流業平穩較快發展,必須理順稅收政策思路。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挑戰,國家應該加大對物流業稅收政策的支持力度。
    一、在三年 《規劃》期內對物流企業采取特殊支持政策
    2008年下半年以來,由于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物流市場需求萎縮,服務價格下跌,物流企業經營出現嚴重困難。為落實 《規劃》,應在三年規劃期內對物流企業采取特殊的稅收支持政策。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建議:一是給予物流企業營業稅減半征收的優惠政策,幫助物流企業渡過難關。二是對物流企業所得稅實行按照一定比例先征后返的政策,返還稅金作為企業發展的專項基金。三是對購置物流設施設備的進項增值稅予以返還,對國內急需的進口大型物流設備給予關稅減免。四是允許物流設施設備加速折舊并予以稅前列支。五是簡化國有大型物流企業 (企業集團)內部資產調撥、股權轉讓、重組并購等行為的審批程序,免除相關環節稅金。
    以上政策如普遍實行不便界定,建議首先在按照 《物流企業分類與評估指標》國家標準,經評審認定的A級物流企業實行。(下轉4版)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
(上接1版)
    二、將物流業各環節營業稅稅率統一調整為3%
    現行的營業稅稅目將物流業務劃分為運輸與服務 (包括倉儲、代理等)兩大類。運輸、裝卸、搬運的營業稅稅率為3%,倉儲、配送、代理等的營業稅稅率為5%。在實際經營中,綜合型物流企業各項業務上下關聯,很難區分運輸與服務收入。各類業務稅率不同,不僅有礙于物流業 “一體化”運作,也不利于稅收征管。此外,倉儲業屬于微利行業。據2004年全國經濟普查數據顯示,倉儲業平均業務利潤率只有2.6%,資產利潤率只有0.92%,而營業稅稅率卻高于運輸業。
    我們建議:統一物流業各環節業務營業稅適用稅率,倉儲等業務參照現行運輸業3%稅率征收。
    三、抓緊解決物流稅收試點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005年,國家稅務總局發出 《關于試點物流企業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 (國稅發[2005]208號)。截止到目前,已有4批、394家物流企業進入試點范圍。此舉體現了國家支持物流業發展的產業政策,有效解決了試點企業營業稅重復納稅問題,有力地支持了物流業發展。同時,對試點中遇到的問題也需要抓緊解決。我們建議:
    (一)把 “納入試點名單的物流企業及所屬企業”,界定為:試點企業及其分公司、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和相對控股的參股公司。這些 “所屬企業”不論是否具有 “自開票納稅人”資格,均可享受試點企業總部的相關政策。 “所屬企業”名單由試點企業總部提供,經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匯總后,報國家稅務總局發文確認。
    (二)將物流企業在 “庫存分撥管理”環節完成的裝卸、盤點、搬倒、分揀、加工、包裝、信息服務等解釋為試點政策中 “倉儲業務”的內涵;在 “庫存分撥管理”所發生的費用,比如倉庫租賃費用、營運、管理、維護費用等,視同 “倉儲費”,允許執行相應的抵扣政策。
    (三)推行試點企業對個體車輛營業稅代扣代繳并代開發票的政策。由稅務部門認定的物流稅收試點單位在實際支付給個體運輸戶運費時代開發票,并按照稅務部門確定的征收比例扣繳應納稅額,同時接受稅務部門監管。為防止物流企業為外雇車輛代開發票時,虛開給一般納稅人能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的運輸發票,建議在代開的普通運輸發票上加注 “一般納稅人不能抵扣”字樣。從根本上解決試點企業有效扣除憑證“取得難”問題,又從源頭上堵住個體運輸經營戶營業稅款流失的 “黑洞”。
    (四)應該研究改進 “自開票納稅人”的相關政策規定。首先,對于按照國家標準,經過評審認定的A級物流企業放寬限制,只要規范運作,加強管理,即使沒有自備運輸工具,也可以視同 “自開票納稅人”對待。
    (五)鐵路、航空貨運發票自成體系,種類繁多,部分鐵路、航空業務發票,不能作為允許扣除的憑證。對于試點企業使用鐵路、民航專業公司運力,所產生的重復納稅問題,應該允許抵扣。
    (六)積極擴大物流稅收試點。建議將按照 《物流企業分類與評估指標》國家標準,經評審認定的A級物流企業,自動納入物流稅收試點企業范圍。
    (七)從長遠來看,建議將物流業營業稅納入增值稅征收范圍,從根本上解決重復納稅問題。
    四、倉儲設施占地仍執行2006年底的土地使用稅稅率
    物流園區、配送中心及倉儲與分撥、配送基地,是保證城市正常運轉、居民消費需求以及社會安定和國家安全的基礎設施。2006年底,國務院對《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進行了修改,修改后的土地使用稅稅率比原來提高了2倍。物流企業一般占地面積大,盈利能力低,過高的土地使用稅使企業不堪重負。
    建議凡物流企業為公共服務的倉儲設施占地仍執行2006年底的土地使用稅稅率,以維持物流企業的正常經營,使他們能夠繼續為社會提供相關服務。
    五、取消物流企業庫房租金收入適用稅率
    物流基礎設施以長期持有、專業經營為目的,具有基礎性和公益性,應該獲得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和鼓勵。依照現行的 《房產稅暫行條例》,房產出租部分,以房產租金收入為房產稅的計稅依據,適用稅率12%;自用部分,以房產余值計算繳納,適用稅率1.2%。此外,物流企業出租倉庫的租金收入,還要繳納5%的營業稅,總體稅負高達17%,并存在重復納稅問題。
    建議取消物流企業庫房租金收入12%的適用稅率。物流企業所屬倉庫,不論是否出租,均以房產余值計算繳納。
    六、允許物流企業統一計算與繳納所得稅
    2008年新的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后,取消了對物流企業所得稅統一繳納的規定。在全國范圍內經營,設置分支機構的物流企業執行 《跨省市總分機構企業所得稅分配及預算管理暫行辦法》 (財預 [2008]10號)。該政策規定,屬于中央與地方共享收入范圍的跨省市總分機構企業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實行 “統一計算、分級管理、就地預繳、匯總清算、財政調庫”的處理辦法!熬偷仡A繳”是指居民企業總機構、分支機構,應按本辦法規定的比例分別就地按月或者按季向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預繳企業所得稅。網絡化經營、一體化運作是物流企業基本的運行模式,預繳企業所得稅的方式,割裂了物流企業的網絡關系,嚴重制約著物流企業做強做大。
    建議針對物流企業網絡化經營的特點,應實行企業所得稅總分機構統一申報繳納,取消對跨省市總分機構物流企業實行 “就地預繳”的政策。
    七、物流企業應享受增值稅轉型政策
    自2009年1月1日起實施的 《增值稅暫行條例》 (國務院令第538號)規定,允許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抵扣其新購進固定資產所含的進項稅額,而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的征收率統一降低至3%。物流業雖然需要大量的設施設備,但其主要業務均屬于營業稅納稅范疇,享受不到增值稅轉型的優惠政策。
    建議物流企業在新購固定資產時,享受與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相同的稅收政策。即允許用新購進固定資產 (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有關的設備、工具、器具等)所含增值稅,扣抵當期應納營業稅,當期未抵扣完的可結轉到下期繼續抵扣。
    八、國際物流業務的境內勞務判定標準應作調整
    2009年1月1日前,發生在境外的勞務收入,無須繳納營業稅。新的《營業稅實施細則》將境內勞務的認定標準由 “勞務發生在境內”調整為 “提供或者接受條例規定勞務的單位在境內”。這就意味著,將未發生在中國境內的勞務納入營業稅征稅范圍,對國際物流業務造成巨大沖擊,如國際租船、國際海運、國際快遞等。
    建議對營業稅應稅勞務認定標準再進行調整,仍然以 “提供的勞務發生在境內”為應稅勞務認定標準,凡發生在境外的勞務收入免繳營業稅。
    九、加快推進物流稅收綜合試點改革
    已經納入稅收試點的物流企業都是物流業的龍頭企業,應把物流稅收試點作為培育企業做強做大的 “孵化器”。建議把現有試點物流企業擴展為物流稅收綜合改革的試點單位,提供全方位的財稅支持政策。對試點物流企業實施從經營 (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印花稅)、利潤分配 (企業所得稅)到資源 (土地使用稅、房產稅)等一攬子稅收綜合改革政策,并對這些企業的經營及納稅情況進行跟蹤,實行動態管理。
    十、研究使用全國統一的物流業專用發票
    目前,我國物流業使用的發票種類繁多,都有不同的使用范圍、標準和要求,使不同物流業務的稅收負擔不均衡,也給稅收征管帶來難度。
    建議把物流業作為獨立的行業對待,整合與物流業務相關的各類發票,推出統一的物流業專用發票。
    以上是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經過深入調研,提出的主要稅收政策問題及建議,請國家稅務總局予以重視并抓緊解決。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作為行業社團組織,將從實際出發,反映行業情況和企業訴求,協助政府有關部門,按照國務院的要求,盡快制定和完善各項配套政策措施,確保 《規劃》目標的實現。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