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銀帶飄落山水間 隴南農村公路建設實現新跨越

2009-5-19 12:3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初夏,不論在武都區米倉山上,還是文縣高樓山下,到處是群眾掄錘揚掀,壘石砌坎,挖土填方,修公路的情景,大家個個汗流浹背,干得熱火朝天。這是近年來,該市改變當地群眾行路難,開展農村公路大建設的縮影。“蜀道難!難以上青天!”就是古人對隴南“行路難”的逼真寫照。有人說,隴南的距離不是用公里丈量的,而是用時間丈量的。原因是這里大多數是山路,而這山路中,有兩座山最讓人頭疼。一座叫高樓山、一座叫米倉山。文縣距離武都只有100多公里路程,可從文縣坐縣際班車到武都,卻要整整跑五六個小時。這五六個小時,幾乎一半的時間要花在高樓山上。于是長久以來,文縣人的油鹽醬醋多從四川運進,大多數文縣人兜里的錢也都花在了四川,就連一些退休干部,也將養老之地選在了四川的綿陽和廣元。 
  位于武都境內的米倉山將隴南分成南北兩半。最遠的兩當和禮縣,普通車輛都要跑上六個小時。就距離武都最近的康縣,也要行車三個多小時。因此,隴南北片六縣的商貿流通分別集中在天水、寶雞和漢中。就南片三縣區而言,宕昌人購物在蘭州,文縣人消費在四川。單從商貿流通來看,作為隴南市政府所在地的武都區,就成了只有武都人買武都貨的“孤島”。 
  兩座大山切斷了隴南商貿往來和情感交流的命脈,從而嚴重阻礙和制約了隴南的發展。 
  另外,由于隴南財政困難,農村公路養護嚴重滯后,目前全市近萬公里農村公路,普遍缺乏養護資金,長期失養,稍遇災害就形成“有路難行”,甚至是“無路可走”的狀態。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隴南行路難”這一大難題,近兩年來,隴南在省上的大力支持下,累計完成投資4.61億元,農村公路建設有了長足發展。僅2008年,全市在建農村公路建設項目854項4648.2公里。 
  通鄉通村公路的建成,使許多以前僅能人背畜馱的現狀成為歷史,緩解了長期制約隴南山區群眾的出行難題,使得沿線“三農”經濟出現強勁的增長勢頭。 
  去年以來,該市抓住災后重建的歷史機遇,把交通建設作為打破隴南發展的“瓶頸”來抓。 
  據隴南市交通局陳榮局長介紹,今年,該市已列入國家規劃的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國家下達隴南市涉及交通基礎設施的災后重建項目11項1083公里,35.26億元,農村公路恢復重建804條5482.5公里,危舊橋梁加固維修和重建36座1530.6延米。今年要建設農村公路589項3196公里,其中新建通鄉油路45條1064公里,新建通村公路544條2131.5公里。投資1.18億元,新建便民橋106座,解決56個鄉鎮328個行政村40.86萬人的過河難題。同時新建鄉鎮汽車站21個、行政村候車點300個,切實解決山區群眾乘車難出行難問題。 
  預計到今年年底,隴南通油路的鄉鎮將達到136個,通公路的行政村將達到3053個。這些項目的實施,必將極大地改善當地的交通基礎設施條件,改善隴南的發展環境。 
  可以預見,用不了一年時間,一條條鄉村公路像銀色的緞帶將飄落在山水之間,穿梭在田野和森林中,裝點著充滿希望的隴南大地。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