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未來12條公路連接兩地
2009-5-19 12:3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湖北黨政代表團日前來渝訪問。17日,雙方黨政領導進行座談,并簽署了加強兩地戰略合作、推進長江三峽區域旅游合作兩個框架協議。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市長王鴻舉,湖北省委書記羅清泉、省長李鴻忠等參加座談。
重慶與湖北毗鄰而居,長江黃金水道將兩地緊緊相連,陸地接壤邊界達1049公里。近年來,雙方經貿往來頻繁。
座談會上,王鴻舉、李鴻忠分別介紹了兩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王鴻舉說,渝鄂兩地有山水相依的地理緣,血濃于水的親情緣,志同道合的事業緣。希望新時期兩地在共同爭取三峽移民遷建后期扶持政策、建設長江三峽地區綜合運輸大通道、產業發展、打造長江三峽無障礙旅游區、開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驗交流協作等方面加強合作,使兩地的合作領域更寬、程度更深、成效更大。
“一條長江把重慶與湖北串在一起。”李鴻忠說,在地理位置上,重慶處在湖北上游,這些年變化很大,令人矚目,湖北省黨政代表團此次來到重慶,就是要“向上游學習,并力爭上游”。他表示,湖北省政府將積極推進鄂渝合作框架協議的全面落實,加強與重慶的聯系溝通,共同書寫長江經濟帶發展新的篇章。
羅清泉說,“考察團是帶著6000萬荊楚兒女的友好情誼而來,帶著學習取經、加強合作的目的而來。”他說,重慶是一座有光榮傳統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美麗的山水之城。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設立直轄市以來,重慶緊緊抓住面臨的各種重大機遇,實現了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代表團一踏上重慶這片熱土,就感受到這里蒸蒸日上、生機勃勃的發展勢頭。
他說,湖北與重慶同飲長江水,友好往來和交流合作源遠流長。特別是新時期三峽工程的建設,給兩地帶來了重大發展機遇,加強交流與合作的基礎良好、前景更加廣闊。我們期待進一步深化與重慶的合作,促進基礎設施互享互通、資源共同開發利用、產業分工協作聯動。比如,雙方可以在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農業方面加強合作;可以共同加快以港口、鐵路、公路等為重點的沿江基礎設施建設;可以在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等等。羅清泉希望,湖北和重慶更加緊密地攜起手來,常來常往,常走常近,在地理上成為好鄰居,在感情上成為好朋友,在經濟上成為好伙伴。
薄熙來代表重慶市委、市政府對湖北黨政代表團來渝考察表示歡迎。他說,湖北是我國的老工業基地,“九省通衢”商業發達,教育文化科技基礎雄厚,農業水產豐富,淡水養殖全國第一。重慶和湖北山水相連,歷史淵源很深。重慶作為庫區,湖北作為壩區,共同為新中國最大的水利工程做出了特殊貢獻。
薄熙來說,重慶和武漢分別是長江上游和中游的中心城市,重慶又處在中西部的結合部,渝鄂兩地合作空間廣大。一是共同開發中西部的大市場。30年的改革開放,東部地區持續快速發展。未來30年,中國經濟要實現統籌兼顧、全面協調的科學發展,搞好中西部的開發開放至關重要。湖北和重慶兩地聯手,共同開發中西部市場,對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意義重大。二是為開發長江經濟帶做貢獻。過去30年,中國經濟發展高歌猛進,如何把這種發展勢頭引向縱深,讓中西部實現大發展,長江“黃金水道”至關重要。在這方面,湖北、重慶均可發揮重要作用。三是共同開發武陵山區。武陵山區10萬多平方公里,是大山區、少數民族聚集區,開發難度大,需要湘鄂渝黔加強經濟協作,共同研究政策,在國家支持下分步實施。此外,兩省市還可在農產品流通、交通建設等方面加強合作。
座談會后,李鴻忠、王鴻舉代表湖北省和重慶市政府,簽署了加強渝鄂戰略合作的框架協議,湖北省副省長田承忠、重慶市副市長譚棲偉簽訂了加強長江三峽區域旅游合作的協議。協議提出,渝鄂兩省市將重點在推進綜合配套改革試驗、三峽庫區建設、交通能源和水利、旅游資源開發、產業優化、區域市場體系建設、物流網絡建設、長江水環境治理、教育、城鄉就業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毗鄰地區發展等十一個方面進一步深化合作。在長江三峽區域旅游合作方面,雙方也在建立協作協調機制、推進合作開發、開展聯合營銷推廣、統籌旅游交通設施建設、開展聯合執法等五個方面達成共識,并將建立長江三峽旅游合作聯席會,協調解決長江三峽區域旅游資源整合、產品開發、交通對接、市場管理等重大問題,同時還決定,從2010年起,由兩省市共同舉辦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游節。
湖北省領導張昌爾、李明波,重慶市領導張軒、何事忠、范照兵、童小平,兩省市部分市(區)、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參加了座談和協議簽署儀式。
2014年 12條公路連接渝鄂
渝鄂交通部門簽訂公路航運合作協議
來往重慶、湖北,未來的交通將更加便利。昨日下午,重慶市交委與湖北省交通廳簽訂了《關于推進三峽區域經濟與旅游發展 加強省市公路通道建設的協議書》。按此協議,到2014年,兩地不僅將建成4條高速公路通道,還將在2012年建成連接渝鄂的8條旅游公路和地方公路。
據了解,這4條高速公路分別是:
滬渝高速公路,從利川魚泉口出湖北,進入重慶石柱縣,其中湖北恩施―利川段122公里,重慶石柱―忠縣段80公里,目前建設均已進入收尾階段,將于2009年底同步建成通車。
滬蓉高速公路,湖北宜昌―巴東火燒庵段177公里,擬于2009年6月開工建設,2013年建成通車。重慶巫山―萬州段209公里,已開工建設,擬于2010年底建成通車。
恩施―黔江高速公路,在湖北恩施接滬渝高速公路,于重慶黔江接包茂高速公路,湖北境內長約108公里,重慶境內長約20公里。目前兩省市均已完成工程可行性報告,擬于2010年同步開工建設,2014年建成通車。
利川―萬州高速公路,在湖北利川接滬渝高速公路,于蘇拉口出湖北接重慶萬州,湖北境內長約50公里,重慶境內長約50公里,擬于2010年同步開工建設,2014年建成通車。
除了這4條高速公路,兩地還規劃了奉節―恩施高速公路,其中重慶境內長約140公里,湖北境內長約40公里,正共同爭取納入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待條件成熟后同步開工建設。
此外,兩地還將在2012年基本建成神農架(大九湖)至巫溪(雙陽)公路、巴東縣至武山縣公路、建始縣至武山縣碚石碼頭公路、恩施市至奉節縣公路、利川市至云陽縣公路、利川市至奉節縣公路、國道318(利川市至萬州段)、十堰至巫溪縣公路等8條公路。屆時,湖北將成為我市除四川外,連接通道最多的鄰省。
會上,雙方還簽訂了《關于加強渝鄂航運業交流與合作的協議》,表示將共同推進渝、鄂、滬集裝箱運輸的無縫銜接,實現渝鄂兩地港航信息平臺互聯互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