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陸空齊頭并進 四川加快建西部綜合交通樞紐
2009-5-18 11:5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5日,郫縣犀浦鎮沿國道317線,成灌鐵路建設如火如荼。2010年5月,成灌快鐵將從這里經過,與成都地鐵二號線匯合,實現地鐵、快鐵同站臺“零換乘”。鎮上居民葉茂淑沒事就喜歡來工地看看,“太快了,10分鐘可以到成都市區,5分鐘可以到都江堰。”她設想,以后吃完晚飯到都江堰散步。
省委九屆四次全會響亮提出,建設貫通南北、連接東西、通江達海的西部綜合交通樞紐。一年多來,四川交通樞紐建設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變化。盡管遭遇汶川特大地震和國際金融危機,四川建設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的腳步沒有停下,反而更快更堅實。
省情再認識 要變“蜀道難”為“蜀道通”
從全國來看,四川作為我國西部最重要的末端結點,向東承接華南華中、東部中部;作為西部地區的地理中心,銜接西南西北,進藏的門戶。
從全球來看,四川下連東南亞,上牽歐亞大陸,是東盟-中國-歐洲各國的重要通道。
四川擁有建設樞紐的先天稟賦。然而,四川交通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發展不足,表現為“三個不適應”——不適應西部大省的地位,高速公路密度居全國第24位,鐵路密度居全國第27位;不適應跨越發展的需要,出川通道少,高速公路僅3條、鐵路僅5條,不通公路鄉和不通公路村的數量居全國第一;不適應激烈競爭的要求,各省(市、區)你追我趕,發展壓力很大。
強烈的緊迫感,催促四川人加快追趕的步伐。建設貫通南北、連接東西、通江達海的西部綜合交通樞紐,成為四川“高地戰略”的重要層面。
轉變交通建設理念,搶先形成樞紐,合理形成樞紐,分層次形成樞紐,變“蜀道難”為“蜀道通”。
鐵路先行,增加出川大通道,加快建設和完善省內高速公路骨架路網,提高長江水道運輸能力,鞏固和提升成都作為西部最大航空樞紐的優勢地位,一系列部署次第展開。
三個紀要一個協議記錄四川腳步
一年內和鐵道部簽了三個部省紀要,和交通運輸部簽署加快四川交通運輸發展的合作協議——四川交通樞紐建設一步步邁進。
2008年1月10日,我省與鐵道部簽署加快鐵路建設的部省紀要,擬新增6條鐵路納入全國鐵路網中長期規劃調整方案,出川鐵路大通道由4條增至10條,形成成都至周邊省會城市的4小時交通圈,成都至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地區8小時交通圈。
2008年7月2日,我省與鐵道部簽署加快推進四川災后鐵路恢復重建的部省會談紀要,共同推進綿陽、廣元、德陽、江油等受災車站的恢復重建;推進成都至貴陽、成昆復線、川青鐵路的前期工作。
2008年9月26日,我省與鐵道部簽署加快推進四川鐵路建設的會議紀要,共同推進成蘭、成灌、成都新客站、成都樞紐成昆貨車外繞線、成綿樂城際等鐵路工作。
2008年12月3日,我省與交通運輸部簽署加快四川交通運輸發展的合作協議。2012年前,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過3500公里,力爭達到3800公里以上,建成高速公路進出川通道12條。
沒有哪一年,四川交通建設有如此大的動作。
800億元構建樞紐交通會戰升級
今年,全省交通總投資800億元,交通會戰升級。
鐵道部下達成都鐵路局第一批建設投資計劃中,四川省內206億元,超過去年的3倍。同時,還將畫出巨大的“7+2”。“7”指成都至蘭州、成都至西安、成渝客運專線、成都至貴陽、成都至昆明客運專線、川藏鐵路成都至康定段、巴中至達州鐵路;“2”是指成都火車站擴建改造、達萬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
經過一年謀劃,大運量的鐵路為樞紐搭建出完美骨架。今年,公路水路以500億元的巨大投資坐上了頭把交椅。省交通廳傳出的消息,今年將全力擴大公路水路建設投資規模。完成交通建設投資500億元,與去年相比有大幅度提高。
圍繞部省合作協議確定的目標,今年上半年將實現納黔、廣南、廣甘、宜渝、內遂、成綿復線高速公路全線施工。同時,確保年內新開工里程超過500公里。
去年的四川水運資源調查取得重大發現——四川擁有良好的水運資源。通江達海的夢開始變成現實。2009年建成瀘州港多用途碼頭二期工程,將全省港口集裝箱年吞吐能力擴大到50萬標箱。
今年,我省將在民航機場建設方面投入65億元,主要用于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第二跑道和新航站樓建設。第二跑道工程年內完工,新航站樓工程2011年完工。成都機場第二跑道建成后,成都將成為繼北京、上海、廣州之后,第四個擁有機場第二跑道的城市。在第二跑道和新航站樓建成啟用后,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的年飛機起降可達30.5萬架次以上,旅客吞吐量可達3800萬人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