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論壇首日聚焦兩岸海上直航
2009-5-18 0:4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今天于廈門正式開幕的首屆海峽論壇上,“兩岸海上直航圓桌會議”是媒體關注的焦點。近150位來自兩岸的代表圍繞全面貫徹落實《海峽兩岸海運協議》,擴大兩岸在海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對兩岸經濟發展造成的影響,實現互惠共贏,以及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加強閩臺港口、航運及物流合作等議題展開溝通和交流。
海峽兩岸海上直航始于2008年11月4日,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會長陳云林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在臺北簽署了《海峽兩岸海運協議》。自此開始,海峽兩岸之間有了海上客貨直接運輸。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目前兩岸航運業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期,受到貨物運輸量下降等因素影響,一些航運公司幾乎難以為繼。兩岸開通海運直航,為航運業帶來了新的機遇。據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徐祖遠在會議上介紹,實現海運直航以來,兩岸實際直接通航的港口已經達到50多個,共有125艘船舶參與了直航。今年1至4月累積運輸的貨物達到2000多萬噸,減少了運輸時間3萬多小時,“海上直航為兩岸攜手克服全球金融危機對航運業產生的影響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臺灣海峽兩岸航運協會董事長、長榮航運公司董事長王龍雄透露,在兩岸直航開通后,貨物吞吐量一度明顯下滑的高雄港,裝卸兩岸貿易的貨物量同比增加了3.6倍。王龍雄說,“在艱難的形勢下,兩岸航運界抱團取暖顯得十分重要。”
在今天的圓桌會議上,交通運輸部發布了9項進一步促進兩岸海上直航的政策措施。這些措施涵蓋了新增直航港口、運力調控、砂石運輸、互免稅收、互設機構、兩岸登記船舶、非商業運輸船舶、聯系機制、海上安全等九個方面。
在直航港口方面,大陸將增加銅陵港、石島港、萊州港、臺州港大麥嶼港區和寧波—舟山港沈家門港區5個直航港口(港區)。至此,大陸共有68個港口(港區)成為兩岸海運直航港口。
在互免稅收和互設機構方面,大陸從2008年12月15日開始計算,對臺灣航運公司從事海峽兩岸直航業務在大陸取得的運輸收入和所得,免征營業稅和個人所得稅,并歡迎臺灣航運公司在大陸投資設立經營性機構。大陸方面也同時支持兩岸驗船機構開展合作交流,積極促成在對方設立辦事處。在辦事處成立前,為驗船人員來往兩岸開展業務提供便利。
在兩岸登記船舶方面,措施允許兩岸登記的非運輸兩岸間貿易貨物的船舶,從兩岸港口或第三地港口進入對方港口時,掛旗方式按照《海峽兩岸海運協議》規定的船舶識別方式執行。如上述船舶運送兩岸之間的貿易貨物或中轉貨物,應按照兩岸主管部門對直航船舶的管理規定辦理。此外,措施還明確將盡快協商編制兩岸直航船舶共同技術標準。
隨著海上直航的進一步完善,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大陸游客選擇坐船前往臺灣游覽。6月11日,“廈門—臺中”航線將進行首航,屆時將有數百名游客搭乘名為“海洋拉拉號”的客貨輪前往臺灣進行為期6天的游覽,更多直航航線也正在申請報批中。
游客增加,無疑將給各項配套服務帶來更高要求。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局長宋德星指出,目前海峽兩岸的郵輪運輸發展相對滯后,兩岸三地也還沒有全面進行運輸、觀光、旅游等多方面運作的航運公司。
下一步將力求開展新嘗試,通過“包船”特案、開放特許經營等政策,重點培育兩岸自己的郵輪公司,未來游客或將可以乘坐豪華郵輪往來海峽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