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八十七團打造半小時公路圈
2009-5-16 11:4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5月15日,新疆兵團農五師八十七團二連職工曹剛川在連隊一塊片林里辦起的農家樂里,迎來了第一批客人。曹剛川說,是團里打造的半小時公路圈,將柏油公路從團部通到了連隊,通到了家門口,是路通了為自己帶來的開發旅游的商機。
曹剛川辦農家樂早在10年前就有這個設想,他承包的這塊林帶緊靠博爾塔拉河邊,曹剛川在河邊養有冷水魚,在林帶里養殖生態雞、鴨、鵝、兔,在林帶邊種植蔬菜,具有開發生態旅游得天獨厚的優勢,由于道路交通不變,他的設想一直沒能成為現實。
曹剛川所在的二連,地處八十七團匯河地區,由于交通不變,被當地人稱為“夾皮溝”。團部到連隊24公里的崎嶇道路實在難走,過去連隊人到團部辦事要住一晚第二天才能返回。二連老職工曹東亮對“吃路難的苦”至今記憶猶新:“2003年,我種了50畝加工番茄,采收季節雨水天氣多,地里的番茄沒有辦法運到團部的醬廠,只有眼睜睜地看在番茄爛在地里,那一年爛掉的番茄就損失了3萬多元。”
向中國經濟網記者說這番話的時候,曹東亮的眼眶紅了,他從褲兜里掏出手絹去擦淚水。
2003年,該團爭取國家投資1000余萬元,修通了匯河地區的公路,徹底改變了這里交通落后的局面。曹東亮再不用為農產品拉不出去犯愁了,這幾年他每年的收入都在兩三萬元以上,通連公路從此改變了他家的生活。
同曹東亮一樣,該團匯河地區三個農業連隊的2000余名職工群眾,他們都受益于通連公路,五年間收入翻了兩番,職均收入從2003年的4500元,2008年增加到21000元。這都得益于團場打造的半小時公路圈。
該團打造的半小時公路圈,就是通過修建通連公路,把團部與各連隊,連隊與連隊之間的道路全部改造成柏油公路,團場各連隊在半小時之內到達,并且團場連連通公路與312省道貫通,形成了高效快捷的公路網絡。
2005年,該團投資700余萬元,修建了45公里長的連隊內部道路,對連隊居民區內部道路進行了改造,將每一戶職工家門口的道路與團部通到連部的柏油路連接,職工群眾一出家門口就能行走在寬敞舒適的水泥路上,出行就更加方便快捷了。
如果說通連公路、連隊居民區內部道路的修通讓職工群眾體會到了黨的富民政策,那么通田公路的修建讓大家感受到了團場發展的成果。2007年,該團自籌資金50余萬元,修建寬六米,長21公里的通田公路,將連隊通往各條田的公路全部沙石化。
筆直的沙石公路修到條田,這在過去職工們想都不敢想,可如今成為了現實。最大的收益者當然還是這里的職工群眾,該團四連職工秦海軍去年種植100畝番茄收入11萬元,他在團部蓋起了樓房,買了小四輪拖拉機和摩托車,日子過得就像芝麻開花一樣,是快速發展的公路事業改變了職工們的生活。與此同時,團場經濟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五年間,團場國民生產總值保持兩位數增長,團場的綜合財力顯著增強,團場步入了又快又好發展的快車道。
一路通,百業興。八十七團公路建設的發展就是一條“發展壯大團場,致富職工群眾”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