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三突出三增強”推動鶴城科學發展
2009-5-16 0:5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共湖南省委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2009年5月8日
鶴城區作為懷化市唯一的主體城區,在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緊密結合城區實際,著眼突出城區特色,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構筑商貿物流中心,建設生態宜居城市”的戰略目標,堅持“三突出三增強”,推動鶴城走上科學發展的和諧之路。
一、突出優化經濟結構,增強發展硬實力。鶴城區委始終將優化經濟結構、加快經濟發展作為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首要任務來抓,在發展思路上,明確“四個堅持”,即堅持“科學發展、富民強區”主題,高度統一思想;堅持項目帶動,加快工業發展;堅持“4+1”戰略,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堅持擴大內需,增強商貿物流活力。鶴城區委將2009年確定為“工業發展年”,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千方百計啟動項目、籌措資金、擴大投入。今年以來,已先后有陽塘工業園等57個重點工程項目啟動。圍繞服務城市做文章,堅持政策、資金、項目集中傾斜,采取“公司+基地”、“協會+農戶”等多種方式,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重點扶持以黃金坳鎮為中心的4個鄉鎮和黃巖管理處特色蔬菜瓜果、花卉苗木基地建設,發展產業基地12個,面積達7000余畝,引進外來大客商33戶,輻射帶動周邊農戶800余戶。充分發揮鶴城比較優勢,加快發展商貿物流業,著力引進一批如沃爾瑪等知名品牌和旗艦商店,不斷增強商貿物流的輻射力和影響力。
二、突出城區擴容提質,增強城市承載力。全區黨員干部在學習實踐活動中,牢固樹立城市建設主戰場意識,不斷增強鶴城區作為懷化中心城市的綜合承載力。一是認真抓好征地拆遷安置工作。大力推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和一周一分析、一月一調度等工作機制。始終突出“以人為本”,在全面摸底的基礎上,嚴格按照標準進行補償。同時,幫助失地村民、困難居民解決生活和就業等方面的問題。到目前,已完成征地3400畝,拆遷房屋2000余棟30萬平方米3706戶,一期建設村民安置區7個523畝,安置村民1163戶,沒有發生一起大規模群體性上訪事件。二是有效整治“兩違”建設。以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為契機,加快新城建設和舊城改造步伐,堅持“疏”、“堵”結合,建立城市規劃區“兩違”建設排查機制,大力加強市容市貌綜合整治,建立健全環衛管理長效機制。今年一季度,開展了為期2個月的專項整治活動,拆除“兩違”建筑39處1.24萬平方米。三是切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在全區開展了“環保宣傳月”活動,嚴格控制新污染源的產生,鼓勵企業加強節能減排措施。集中力量對礦山小煤窯、無排污許可證企業、建筑工地等進行了排查整治,關閉小煤窯15個、無證排污企業6個。今年以來,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下降10%,萬元GDP能耗下降5.6%。
三、突出和諧社區建設,增強社會凝聚力。一是努力構建社區黨建工作新格局。建立了以街道黨工委為核心、社區黨組織為基礎、社區黨員為骨干、轄區內各單位黨組織共同參與的黨建工作網絡,并把社區黨組織的觸角延伸到小區和樓棟。重點加強流動黨員、改制企業黨員等五類黨員管理。以街道機構改革為契機,從黨群系統選派了41名黨建指導員,幫助社區開展黨建工作,公選了30名大學生到社區工作。二是不斷增強社區綜合服務功能。區委、區政府不斷加大投入,社區的工作經費從2002年的2000元增加到目前的8萬元。按照新建“五統一”、改擴建“三統一”的標準,通過采取社區自身改擴建、后盾單位扶建、利用市區政策籌建、轄區單位共建等方式,先后投入資金500萬元,改擴建、新建社區辦公場地19處,面積達5000多平方米。積極推進“政府職能進社區”工作,大力開展“一站式”辦公服務,優質、高效地為社區群眾提供了勞動就業、民政低保、治安、計生、衛生、家政等20多個服務項目。到目前,已為社區群眾提供各項服務達1.2萬人次,通過開展機關黨員干部帶頭幫助下崗職工再就業和下崗職工黨員帶頭再就業的“雙帶”活動,幫助823名下崗職工黨員實現了再就業,并帶動1.2萬名下崗職工實現了再就業或自主創業。三是積極引導居民開展自治。目前,全區41個社區已全部建立了居民議事會、居民代表大會等群眾性組織,制定和完善了《社區自治章程》、《居民公約》等社區民主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開會議,共商社區發展大計。同時,加大工作透明度,在社區公告欄中把社區服務的項目、辦事程序、服務電話、財務開支狀況等情況定期向居民公開,保障社區居民對社區工作的知情權和監督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