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考試

2009年物流師第六章商品裝卸復習重點

2009-5-14 22:2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裝卸是隨著運輸和儲存活動的進行而發生的一種輔助作業。因為運輸可以產生空間效應,儲存可以產生時間效應,而裝卸本身并不產生任何價值。從生產到消費的整個流通過程中,要進行多次裝卸,因此,裝卸的合理化對物流合理化是非常重要的。實現裝卸作業的機械化、集裝化和散裝化,是改善 
  裝卸作業的主要途徑 
  第一節 裝卸作業功能分析 
  一、裝卸的概念 
  是指各種運輸工具,如汽車、鐵路貨車、船舶等裝載商品的裝卸和搬運,或在倉庫內保管商品的出入庫,庫內搬運,以及和上述有關對商品進行處理的操作等而言。一般來說,可將裝卸作業分解為裝卸、搬運、入庫、出庫、分揀和備運等項工作,以及與這些作業有關的附屬作業。"裝卸",是將商品裝入運輸工具,或從運輸工具上卸下的總稱。對于集裝箱而言,也可把物品裝入集裝箱稱為裝箱,而把從集裝箱內取出物品叫拆箱。"搬運",是指在比較短的距離內將物品移動。"裝卸"與 
  "搬運"的主要區別是:"裝卸"是指在商品空間上發生的以垂直方向為主的位移,而"搬運"則是指商品在區域內所發生的短距離,以水平方向為主的位移。由于商品在空間上發生絕對 
  的位移或發生絕對的水平位移的情況是不多的,多數情況則是兩者的復合運動,有時以垂直位移為主即"裝卸",有時以水平位移為主即"搬運"."入庫",是指將物品移至保管設施的固定設備所指定的場所,按規定的位置和形態,準碼商品的作業。"出庫",是從保管地點,將物品取出。"分揀",是按物品的種類l發送方向和顧客需求,將物品分類。"備運",是指為出庫的物品做好準備,使之能立即裝于運輸工具的作業。 
  商品的裝卸貫穿于商品實體運動的全過程。無論是商品的運輸、儲存、保管,還是商品的配送、包裝俄流通加工都伴隨著裝卸作業。在整個物流活動中,裝卸搬運所占的比重很大。 
  因此,裝卸效率的高低、裝卸質量的好壞、裝卸成本的大小,都與整個物流活動關系密切。可以說,裝卸合理化也是物流合理 
  化的一個重要問題、改善裝卸作業是加速車船周轉、加快商品運達速度,減少資金占用,簡化包裝、減少貨損的重要手段,對提高物流總體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二、裝卸的種類 
  (一)按商品形態的種類分 
  1、按設施分 
  (1)自用物流設施裝卸在工廠、自用倉庫、配送中心等商品的發貨、進貨設施場所中裝卸搬運。 
  (2)公用物流設施裝卸是在車站、港口、機場、倉庫的裝卸,分別叫車站裝卸、港灣裝卸、航空港裝卸,倉庫裝卸等。 
  2、按運輸設備分類分:卡車裝卸、貨車裝卸、船裝卸、飛機裝卸等。 
  3、按商品形態分 
  (1)單個物品裝卸 
  是以箱、袋等包裝形態名稱的商品裝卸或者是長、大、笨、重商品的裝卸。 
  (2)集裝商品裝卸 
  是為了裝卸托盤、集裝箱等集裝商品而使用的設備名或冠以集合包裝等名稱的裝卸。 
  (3)散裝商品裝卸 
  即對塊狀、粒狀、粉末狀或液體等物品直接向運輸設備、商品裝運設備或儲存設備的裝取與出入庫的裝卸。 
  4、按裝卸機械分:傳送帶裝卸、吊車裝卸、叉車裝卸、各種裝載機裝卸等。 
  (二)按裝卸作業的種類分 
  裝卸可分為與運輸設備對應的"裝進、卸下裝卸"和與儲存保管設施的"入庫、出庫裝卸"兩大類。而這兩類裝卸分別伴隨有商品的"堆碼、拆垛"、"分揀、配貨"、"搬送、移送"三類基本的裝卸作業,這些作業由于動作和裝卸機械的不同,隨之出現了不同的作業方法。 
  1、堆放作業 
  是把商品從預先放置的場所,移動到卡車之類的商品運輸設備或倉庫之類固定的設備的指定位置,再按要求的位置和形態放置商品的作業。 
  2、拆垛作業 
  是堆垛作業的逆向作業。 
  3、分揀作業 
  是在堆垛、拆垛作業的前后或在配送作業之前發生的作業,把商品按品種、出入先后、貨流分類(分揀分類),再分別放到規定位置的作業。 
  4、配貨作業 
  是向卡車等運輸設備裝貨作業前和從倉庫等保管設施出庫裝卸前發生的作業,是把商品從所定的位置,按品種、下一步作業種類、發貨對象分類(配貨分類)所進行的拆垛、堆放作業。這一作業又分成把分揀作業揀出的,按規定分類集中起來的作業和以一定批量移動到一端的分揀場所,分別送到指定位置的作業兩類。 
  5、搬送作業 
  是為了進行上述各項作業而發生的、以這些作業為主要目的的移動作業。搬送包括水平、重直、料行報送以及幾種組合的搬送。 
  6、移送作業 
  是用傳送帶對商品進行運送的作業。 
  三、裝卸作業特點 
  1、作業對象復雜。在物流過程中的商品品種繁多,其形態、形狀、體積、重量、性質、包裝等各不相同,而且車輛的類型、托運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在選用裝卸設備、作業方式時都必須適應商品品種多變的特點。 
  2、作業不均衡。商品運輸的到發時間不定,且批量大小不等,而且各運輸倉儲部門收發商品的時間經常變化,因而造成裝卸作業在時間上不連續,在作業量上表現為時忙時閑。因此,必須加強貨運、中轉、儲存、裝卸之間的協調配合,提高裝卸機械的使用效率。 
  3、作業地點分散。在物流過程中,各車站、碼頭,各物流中心、倉庫等都可能發生裝卸作業,這給裝卸機械化帶來一定困難。因此,合理組織物流,盡量使裝卸機械集中化,才能充分利用裝卸機械。 
  4、作業時間要求。為了使物流順利進行,各環節的裝卸作業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四、決定裝卸方法的條件 
  (一)外部條件 
  1、商品:每一裝卸對象的商品包裝形狀、裝卸單位的重量、裝卸單位的尺寸。 
  2、裝卸作業種類:堆裝、拆裝、分揀、配貨、搬送、移送。 
  3、數量:每一作業種類的數量、每單位時間的數量、每批 
  的數量。 
  4、裝運設備:裝運設備構造、裝運能力、裝運設備尺寸。 
  5、運輸保管設施:設施配置、設施規模、設施尺寸。 
  (二)內部條件 
  l、商品狀態:指裝卸作業前后包裝形態、放置方法等商品狀態的變化。 
  2、作業動作:包括作業動作的種類、單位動作的組合及其變化(指一系列裝卸作業,可以分解成一個單位的裝卸動作)。 
  3、裝卸機械:包括機械動作的種類、機種、能力、尺寸、使用條件、配套機具、機械的組合等。 
  4、工作:包括人員、時間、負荷、密度、技能等。 
  五、裝卸原則 
  (一)盡量不進行裝卸 
  前面已經講過,裝卸作業本身并不產生價值。但是,如果進行了不適當的裝卸作業,就可能造成商品的破損,或使商品受到污染。因此,盡力排除無意義的作業,是理所當然的。盡量減少裝卸次數,以及盡可能地縮短搬運距離等,所起的作用也是很大的。因為裝卸作業不僅要花費人力和物力,增加費用,還會使流通速度放慢。如果多增加一次裝卸,費用也就相應地增加一次,同時還增加了商品污損、破壞、丟失、消耗的機會。因此,裝卸作業的經濟原則就是"不進行裝卸".所以,應當考慮如何才能減少裝卸次數、縮短移動商品的距離的問題。 
  (二)裝卸的連續性 
  是指兩處以上的裝卸作業要配合好。進行裝卸作業時,為了不使連續的各種作業中途停頓,而能協調地進行,整理其作業流程是很必要的。因此,進行"流程分析",對商品的流動進行分析,使經常相關的作業配合在一起,也是很必要的。如把商品裝到汽車或鐵路貨車上,或把商品送往倉庫進行保管時,應當考慮合理取卸,或出庫的方便。所以某一次的裝卸作業,某一個裝卸動作,有必要考慮下一步的裝卸而有計劃地進行。要使一系列的裝卸作業順利地進行,作業動作的順序、作業動作的組合或裝卸機械的選擇及運用是很重要的。 
  (三)減輕人力裝卸 
  就是把人的體力勞動改為機械化勞動。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非依靠人力不可時,盡可能不要讓搬運距離太遠。關于"減輕人力裝卸"問題,主要是在減輕體力勞動、縮短勞動時間、防止成本上升、勞動安全衛生等方面推進省力化、自動化。 
  (四)提高"搬運靈活性" 
  物流過程中,常須將暫時存放的物品,再次搬運。從便于經常發生的搬運作業考慮,物品的堆放方法是很重要的,這種使于移動的程度,被稱之為"搬運靈活性".衡量商品堆存形態的"搬運靈活性",用靈活性指數表示。一般將靈活性指數分為五個等級,即:散堆于地面上為o級;裝入箱內為1級;裝在貨盤或墊板上為2級;裝在車臺上為3級;裝在輸送帶上為4級。 
  (五)把商品整理為一定單位 
  就是把商品匯集成一定單位數量,然后再進行裝卸,即可避免損壞、消耗、丟失、又容易查點數量,而且最大的優點在于使裝卸、搬運的單位加大,使機械裝卸成為可能,以及使裝卸、搬運的靈活性好等。這種方式是把商品裝在托盤、集裝箱和搬運器具中原封不動地裝卸、搬運,進行輸送、保管。 
  (六)從物流整體的角度去考慮 
  在整個物流過程中,要從運輸、儲存、保管、包裝與裝卸的關系來考慮。裝卸要適合運輸、儲存保管的規模,即裝卸要起著支持并提高運輸、儲存保管能力、效率的作用,而不是起阻礙的作用。對于商品的包裝來說也是一樣的,過去是以裝卸為前提進行的"包裝,要運進許多不必要的包裝材料,現在采用集合包裝,不僅可以減少包裝材料,同時也省去了許多徒勞的運輸。 
  第二節 改善裝卸作業的途徑 
  一、裝卸的機械化 
  實現裝卸作業的機械化,是裝卸作業的重要途徑。過去的裝卸作業主要是依靠人力手搬肩扛,勞動效率低,勞動強度大,從而嚴重地影響了裝卸效率和裝卸能力的提高,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商品流通量的擴大,單純依靠人工裝卸,已無法滿足客觀形勢發展的需要。 
  (一)裝卸機械化的作用 
  l、實現裝卸機械化可以大大節省勞動力和減輕裝卸工人的勞動強度。如裝卸自行車時,每箱重180公斤左右,使用人工搬運,則比較費力,而使用鏟車作業時,則輕而易舉,充分顯示了機械化的好處。 
  2、裝卸機械化可以縮短裝卸作業時間,加快車船周轉。各種運輸工具在完成運輸任務的過程中,有相當一段時間是屬于等待裝卸的。如能縮短裝卸時間,就能用現有的運輸工具完成更多的運輸任務,這樣不僅提高了物流的經濟效益,也有利于社會經濟效益的提高。 
  3、有利于商品的完整和作業安全。商品的種類、形狀極其復雜,但都可以根據商品的不同特性來選擇或設計不同的機型和屬具,以保證商品的完整。如果人工把超過自身重量二三倍的木箱,從三米高處拿下,而又不使商品受損,是難以做到的。 
  4、有效地利用倉庫庫容,加速貨位周轉。隨著生產的發展,流通速度的加快,倉儲的任務不斷增加,無論是庫房還是貨場都要充分利用空間,提高庫容利用率。因此,必須增加堆垛和貨架的高度。但人工作業使堆碼高度受到限制,若采用機械化作業,就可提高倉庫的空間利用率,同時由于機械作業速度快,可及時騰空貨位。 
  5、裝卸機械化可大大降低裝卸作業成本,從而有利于物流成本的降低。由于裝卸效率的提高,作業量大大增加,攤到每一噸商品的裝卸費用相應地減少,因此降低了裝卸成本。 
  (二)裝卸機械化的原則 
  1、符合裝卸商品種類及特性的要求。不同種類的商品的物理、化學性質及其外部形狀是不一樣的,因此,在選擇裝卸機械時必須符合商品的品種及其特性要求,以保證作業的安全和商品的完好。 
  2、適應運量的需要。運量的大小直接決定了裝卸的規模和裝卸設備的配備、機械種類以及裝卸機械化水平。因此,在確定機械化方案前,必須了解商品的運量情況。對于運量大的,應配備生產率較高的大型機械;而對于運量不大的,宜采用生產率較低的中小型機械;對于無電源的場所,則宜采用一些無動力的簡單裝卸機械。這樣,即能發揮機械的效率,又使方案經濟合理。 
  3、適合運輸車輛類型和運輸組織工作特點。裝卸作業與運輸是密切相關的,因此,在考慮裝卸機械時,必須考慮裝載商品所用的運輸工具的特性,包括車船種類、載重量、容積、外形尺寸等,同時要了解運輸組織的情況,如運輸取送車(船)次數、運行圖、對裝卸時間的要求、貨運組織要求、短途運輸情況等。如,在港口碼頭裝卸商品和在車站裝卸商品,所需要的裝卸機械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運輸工具,即使構造相同,也要采取不同的裝卸機械。如用于鐵路敞車作業和用于鐵路棚車作業的裝卸機械是不一樣的。 
  4、經濟合理,適合當地的自然、經濟條件。在確定選擇機械化方案時,要作技術分析,盡量達到經濟合理的要求。對現有的設施、倉庫和道路要加以充分利用,同時要充分考慮到裝卸場所的材料供應情況、動力資源,以及電力、燃料等因素。要充分利用當地的地形、地理條件,應當貫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則。 
  (三)日用消費品裝卸機械化作業方案 
  l、需要考慮的因素 
  (1)滿足日用消費品成批連續裝卸的需要。日用消費品一般重量少、件數多、批量大,最好選擇能連續完成裝卸、搬運、堆碼作業的裝卸方案,以減少輔助作業的人力和時間。 
  (2)裝卸機械的外形應與運輸工具相適應。日用消費品在鐵路上多采用棚車一類的運輸工具,在選擇日用消費品裝卸機械時,其外形尺寸與機械自重應與棚車等運輸工具的作業相適應。
  (3)滿足日用消費品種繁多、形狀各異的特點。為提高裝卸機械的利用率,最好能配備多種屬具,同時也可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和提高作業效率。 
  (4)要求裝卸作業平穩、可靠、安全、操作靈活。由于日用消費品中有些是伯壓易碎的,有些是不能倒置的,有些是伯撞擊的,有些又具有腐蝕性等。因此,裝卸機械應能滿足上述要求。
  2、日用消費品裝卸機械類型的選擇 
  (1)叉車主要用于堆放、卸貨作業和搬送、移送作業。是應用最廣泛的裝卸機械。叉車的種類,按構造形式可分為平衡重量式叉車、前移式叉車和側面叉式叉車。平衡重量式叉車在場所,作業方面有通用性的特長;前移式叉車有在室內使用的特長;側面叉式叉車,有叉運長尺寸商品的特長。 
  (2)輸送機 
  輸送機適宜于搬運距離較長的場所使用,但在作業的機動性和靈活性方面都不如叉車,輸送機本身不能解決商品的裝卸問題,它必須與其它機械(如裝車機、卸車機等)配合使用,才能提高其機械化作業水平。用于日用商品搬運作業的輸送機主要有滾柱式輸送機、鏈板輸送機和平型狡帶輸送機。輸送機的結構型式取決于商品的形狀、重量及工作路線。對于箱裝、袋裝或無包裝商品,可采用滾柱式輸送機。鏈板輸送機比較堅固,能承受沖擊載荷、輸送機可以有較大的傾斜角度。但與功率相同的膠帶輸送機相比,其自重量大,且工作速度低。根據貨運量的大小及具體條件的不同,輸送機可單個使用,也可由幾種不同型式的輸送機組合使用。 
  (3)巷道式或橋式堆垛起重機主要用于貨架--托盤系統儲存單元化商品的倉庫中商品的存取。與滾柱式輸送機相銜接,可構成一個完整的商品出入庫運輸系統。 
  二、裝卸的集裝化集裝,就是把許多需要運輸的商品集中成一個單元,進行一系列的運輸、儲存和裝卸作業,從而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效果。集裝化主要采取以下幾種形式: 
  (一)集裝箱化 
  除了符合國際和國內標準的通用集裝箱外,還有多種多樣的,根據不同特殊要求專門設計的專用集裝箱,以及集裝裳、集裝網、集裝盤等,主要有以下幾種: 
  l、專用集裝箱 
  (1)通風式集裝箱適用于不怕風吹雨淋的商品和伯悶 
  熱的農副土特產品,如日用陶瓷、水果等。 
  (2)折疊式通風集裝箱適用于裝運瓜果、蔬菜、陶瓷等 
  商品。 
  (3)多層合成集裝箱主要用于裝運鮮蛋,既通風又固定,每一層都有固定的格子,鮮蛋裝滿后,將每一層用固定裝置組成集裝箱。 
  (4)掛衣集裝箱 
  裝箱上內。 
  2、集裝袋 
  主要裝運服裝、不用折疊,直接掛在集集裝袋是一個大型口袋,上下都能開口,裝貨時用繩結栓住從上口裝,卸貨時將下口的繩結拉開,商品可自動出來。主要用于裝運化肥、堿粉等袋裝商品。 
  3、集裝網 
  用麻繩或鋼絲繩制成的網絡,麻繩網主要用于裝運水泥等商品,鋼絲繩主要用于裝運生鐵。
  4、集裝盤 
  將許多件商品放在一類似托盤的木盤上,然后用塑料帶或鐵皮把商品捆扎在木盤上。它與托盤的不同之處在于木盤隨貨而去,不能回收。 
  (二)托盤化 
  托盤有木材制成的,也有由鋼材、塑料等材料制成的托盤。托盤除了起搬運工具的作用外,主要起集合商品的作用。實行托盤化有許多優點,主要是它適合機械裝卸,可以提高裝卸效率;可以有效地保護商品,減少破損;可以節省物流費用,還可以推動包裝的標準化。多年來,我國商業物流部門在使用托盤方面積累了不少經驗,不少物流企業的倉庫、專用線,都已使用了托盤作業。 
  三、裝卸的散裝化 
  即對大宗商品如煤炭、礦石、建樹、水泥、原鹽、糧食等的運輸采用散裝的方法。裝卸的散裝化作業與成件商品的集裝化作業已成為裝卸現代化的兩大發展方向。裝卸的散裝化,具有節省包裝用具、節省勞動力、減輕勞動強度、減少損耗、減少污染、縮短流通時間等優點。對提高裝卸效率,加速車船周轉、提高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開展裝卸的散化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和物質基礎。散裝化有連續性的特點,必須有配備專用的設備,包括專用散裝運輸工具及設施、倉庫、港口、車站的裝卸設備,做到裝、卸、運、儲各個環節的工具設備成龍配套。。發、轉、收各部門之間要加強橫向聯系形成綜合能力,如果有一個環節在設備的銜接上,或工作的配合上脫節,就將影響散裝化的開展。 
  四、其它改善裝卸作業的方法 
  (一)在汽車運輸方面,采用集裝箱專用掛車和底盤車。當集裝箱由集裝箱裝卸橋從船艙吊起后,直接卸在專用掛車上,汽車就可以直接接走;又如散裝糧食專用車在裝卸時,采取汽車的載荷部位自動傾翻的辦法,不用裝卸即可完成卸貨任務。 
  (二)在船舶運輸方面,采用滾裝船的辦法。滾裝船,是在海上航行的專門用于裝運汽車和集裝箱的專用船。它是從火車、汽車渡輪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新型運輸船舶。在船尾有一類似登陸艇的巨大跳板和兩根收放跳板的起重柱。世界上第一艘滾裝船是美國于195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近年來,世界各國相繼建設了一定數量的滾裝船,成為遠洋船隊中一支現代化的新生力量。我國實現滾裝化也已有多年,在運載汽車作業上,效果十分顯著。如上海江南造船廠建造的24000噸級滾裝船,可載4000輛汽車或350個集裝箱。在裝卸時,集裝箱掛車用牽引車拉進拉出船艙;汽車則可直接開進開出。這種船的裝卸速度比一般集裝箱船快30%,裝卸費用比集裝箱低三分之二左右;也無需在港口安裝大型超重裝卸設備。在船舶運輸方面,國外又開始使用載駁船。載駁船,又稱子母船,是將已載貨的駁船裝在母船上,從事遠洋運輸的新船型。當到達目的港后,卸下的駁船在頂入或拖入內河,同時母船又裝載等侯的滿載駁船返航。自1969年第一艘載駁船問世后,由于它具有許多優點,發展較快,其中以美國的載駁船最 
  思考題: 
  1、裝卸的概念? 
  2、裝卸的原AIJ? 
  3、改善裝卸作業的途徑?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