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融開放對抗金融風暴:
2009-5-13 0:3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一、金融危機下電子商務有抑有揚
2008年以來,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世界各國經濟都遭受了狂風暴雨,全球企業難免鬼哭狼嚎,電子商務行業也不能置身事外。出口型B2B網站是受到金融危機影響最為深重的互聯網企業,阿里巴巴的股價在半年內跌了70%,而慧聰跌則去45%。商務部調查顯示,去年以來全國有4萬家中小企業倒閉。有關統計顯示,在金融危機中,未應用電子商務的企業陷入困境的比例達84.2%,而應用了電子商務的企業這個比例則為16.8%。
今年3月20日,國內首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九城集團宣布,鑒于全球經濟的下滑,決定停運旗下的沱沱網。當初九城網絡深受網盛生意寶、阿里巴巴等B2B公司上市的刺激,意在進入到的B2B領域分一杯羹。羹沒有分到,終于在經濟危機的寒冷之夜停擺。遭遇同樣命運的電子商務企業還有多家。5月6日,阿里巴巴B2B公司公布了其2009年第一季度財報,報告顯示,阿里巴巴第一季度營收為8.066億元,比去年增長18.6%,但是凈利潤為2.534億元,比去年同期下滑15.7%。
雖然如此,若相比其他行業或傳統產業,國內電子商務行業算是不幸之中的幸運。2008年,電子商務交易額已達2萬億元,網絡購物注冊用戶達1.2億人,同比增長185%。阿里巴巴2008年國際、國內兩個交易市場同比增加了1050萬名注冊用戶及170萬個網上商鋪,其中,來自國際交易市場的會員數目一年增加350萬名,年度增長達80%,為歷年最高。此外,阿里巴巴兩個交易市場的付費會員總數增至43.2萬名,較去年增長41%,超越歷年付費會員增長數目。
就第三方支付來看,到2009年2月底,支付寶注冊用戶達1.5億,日交易額峰值達7億元,日交易筆數峰值已達400萬筆。去年8月,支付寶注冊用戶的數量還僅為1億,日交易金額峰值僅為5.2億元,日交易峰值僅為200萬筆。支付寶的交易活躍,顯示出電子商務市場的火熱。
二、電子商務在《振興規劃》中的振興機會
2008年11月初,國務院提出了規模為4萬億元的擴大內需計劃,將加快實施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盡快啟動一批大型工程項目,加大力度支持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的關鍵項目建設。
為了防止中國經濟加速下滑,實現2009年GDP增長超過8%的目標,到今年2月25日,國家陸續出臺了包括汽車、鋼鐵、紡織、裝備制造、船舶、電子信息、輕工、石化、有色金屬、物流在內的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其中除物流以外的九大行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舉足輕重的地位。從經濟總量看,2007年,九大行業的工業增加值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接近80%,占GDP的比重三分之一。2007年我國稅收4.56萬億,其中以九個行業為主的企業上交的稅金就達到了1.7萬億,約占37.4%。
《振興規劃》的出臺,從短期來看,將有利于解決這些產業目前遇到的實際困難,緩沖世界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長遠來看,又將對各個行業的產業技術升級及信息化改造、產業結構調整、加快關鍵性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解決和擴大就業、產品出口創匯等各個方面產生深遠的影響。
1、汽車行業的商機:舊時王榭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振興規劃》提出,產銷規模占市場份額90%以上的汽車企業集團數量,將由目前的14家減少到10家以內。形成2-3家產銷規模超過200萬輛的大型汽車企業集團,4-5家產銷規模超過100萬輛的汽車企業集團;政府將支持汽車零部件骨干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擴大規模,提高國內外汽車配套市場份額;今后3年中央安排100億元專項資金,重點支持企業技術創新、技術改造和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發展。大型汽車企業集團的重組、汽車零部件骨干企業的兼并等,必然會進一步帶動汽車行業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
近年來,國外汽車業信息化及電子商務應用的發展突飛猛進。汽車制造企業的生產、管理已突破了單一企業的地域范圍,利用Internet/Intranet/Extranet建立虛擬公司的擴展供應鏈,即企業各種資源的計劃與控制通過信息系統集成,形成企業內部各業務系統間通暢的信息流。企業在應用ERP系統實現內部資金流、物流與信息流一體化管理的基礎上,通過SCM與上游供應商連接,通過CRM與下游分銷商和客戶連接,借助Internet實現集成一體化運行,真正實現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實時、集成、同步的控制,全程一體化管理。全球著名的汽車零配件采購網絡Covisint平臺,實現了制造商、供應商、運輸商的信息實時互聯互通,從訂購到交付,整個流程中的每個階段都大幅度縮短。福特、通用、克萊斯勒汽車通過該平臺年采購超過6500億元,該行業5萬多家生產商的交易成本由平均每宗100到150美元降低到每宗不到5美元。
就國內而言,2007年,中國汽車行業電子商務市場繼續保持了穩定增長的勢頭,達到47.3億元,比2006年同期增長29.3%。汽車行業電子商務,整車制造企業達到58.1%,汽車零配件企業達到32.5%,汽車貿易企業達到9.4%。從市場結構來看,汽車行業電子商務市場主要有垂直門戶類、企業自建電子商務、綜合類電子商務、4S經銷商市場等。他們分別從不同層次為汽車行業的采購、銷售、生產等提供了具有不同功能的電子商務服務。在4萬億及《振興規劃》刺激下,隨著汽車的越來越普及,“舊時王榭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汽車行業電子商務的廣度、深度必然會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
2、 裝備制造行業的商機:國產化和自主化需要加快制造服務業的發展
《裝備制造振興規劃》,是繼2006年國務院8號文件《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若干意見》之后,國家下發的第二個振興裝備制造業戰略性!墩衽d規劃》要求結合鋼鐵、汽車、紡織等大產業的重點項目,推進裝備自主化;要求依托高效清潔發電、特高壓輸變電、煤礦與金屬礦采掘、天然氣管道輸送和液化儲運、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領域的重點工程,推進裝備國產化;《振興規劃》特別提出,要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也就是說要加快推進裝備制造業服務化。
從全球來看,電子商務和計算機、通信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裝備制造業的生產、服務、流通方式,并在貿易領域引起了巨大變化,加速了裝備制造業全球化進程。網絡制造、虛擬制造迅速發展,實現設計、生產、銷售乃至服務一體化,下訂單、經營活動組織、產品的技術開發、設計、制造加工、銷售、售后服務等產品全壽命周期大都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在“歸核化”戰略和服務外包思想指引下,裝備主機廠與零部件生產廠分離,主機廠作為支配型網絡制造企業的盟主,通過網絡與零部件廠商協同運作,上下游企業構成了一個產業鏈,包括產品協同設計、協同商務及分散化網絡制造。
在西方發達國家的裝備制造業中,出現了一批運營網絡市場的專業企業,從事機床、汽車及零部件、電子產品等各個領域的網絡市場運營,電子化貿易手段普遍使用,如電子商務、EDI、電子貿易撮合(ETM)和電子資金轉賬(ETF),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裝備制造業的國產化和自主化的深入發展,必然需要更多相配套的制造服務,從而打造出完整的裝備制造產業鏈,比如咨詢規劃、研發設計、生產制造、檢驗調試、監測診斷、保養維修、直到產品報廢、解體或回收、再利用,以及邊角廢料的處理等等,只要盯準企業需求、把握服務機會,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空間,電子商務必然能夠從中分得一杯羹。
3、 物流行業的商機:高度發達的物流體系為電子商務市場的繁榮提供保障
物流業是融合運輸、倉儲、貨運代理和信息、商務服務等行業的復合型服務產業,涉及領域廣,吸納就業人數多,促進生產、拉動消費作用大。但是中國物流業總體水平落后,經營規模小,競爭能力弱,網絡分散,物流體系建設剛剛起步!墩衽d規劃》中指出,必須加快發展現代物流,建立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包括多式聯運和轉運設施、物流園區、城市配送、大宗商品和農村物流、制造業和物流業聯動發展、物流標準和技術推廣、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物流科技攻關及應急物流等。
這些問題的解決及目標的實現,需要大力提高信息化水平,構建基于信息網絡的物流服務體系。在電子商務的“三流”中,物流既是保障也是基礎。成熟的電子商務市場,需要高度發達的物流體系作為支撐,因此,物流體系的建設,必然會為電子商務的應用提供更加靈活、可靠的保障,必然會推動企業電子商務的應用再上一個新的臺階。與此相關的,RFID、CRM以及互聯網絡、無線網絡等IT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會迎來更多的市場機會。
比如,第三方物流可以使企業減少運營和資金成本,同時也可以通過提供單個承運人所不具有的承運范圍和服務規模來簡化采購品的運輸。大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可以在世界范圍內提供最全面的服務,通過陸、海、空聯運,實現規;。據統計,全球500強企業中,有60%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務,許多企業還不止使用一家。在第三方物流之后,又出現了第四方物流,作為客戶的戰略伙伴而不是簡單的業務合作伙伴。第四方物流提供商是供應鏈集成商,能夠整合自身及其他服務提供商的資源、能力和技術,提供綜合供應鏈解決方案。
除了以上這些行業,其他行業的電子商務,也同樣存在著很大想象空間和市場機會。傳統產業是電子商務得以生存的土壤,傳統產業的振興,必然能夠為電子商務的大發展帶來更加廣闊的市場。
三、電子商務將成為冬天里的一把火
金融危機下的2008年,中國的電子商務版圖在發生著較大的變化,淘寶與阿里媽媽整合,百度有啊亮相,沱沱網等一批新秀停運、一些融資大戶如萬國商業網們卻舉步維艱,拍拍網挾著龐大的QQ用戶穩步前進、易趣幾經折騰終于頑強地活下來。
雖然馬云高喊著“冬天”來了,但阿里巴巴并沒有進入冬眠,而是磨刀霍霍,在電子商務搜索、SAAS方面不斷搞出大動作。雖然不少的電子商務網站死于饑寒交迫,但更多的行業垂直電子商務網站照樣厲兵秣馬,準備攻城掠地,我的鋼鐵網、中國化工網、全球紡織網、中國建材網、CMwin中國制造業門戶等一些特色鮮明電子商務網站在金融危機中似乎活得還挺滋潤。
我國電子商務雖然仍處于起步階段,但發展非常迅速,在安全認證、數據加密、在線支付、信用服務等關鍵領域取得了技術突破。目前,我國鄉鎮通寬帶率94%,鄉鎮實現撥號和寬帶上網達到97%,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為電子商務下鄉、為電子商務到農村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國有1000多萬家企業正在或已經成為電子商務的用戶,中小企業網絡接入率已接近90%。據統計,90%的企業愿意繼續采用在線交易,而30%的線下企業亦愿意進行線上的嘗試。另據艾瑞預計,2009年,B2B電子商務交易額將保持20%左右的增速。按照國家規劃,到2010年前,我國大型企業的物資采購,至少要有25%在網上完成。
正如馬云所說:“10年以后,全世界絕大部分企業都會在互聯網做生意,都會采用電子商務。中國經濟10年以內還是會蓬勃發展,市場巨大”。我們有理由相信,電子商務將成為冬天里的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