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閩臺物流業將跨海聯盟

2009-5-11 10:1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5月11日消息,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首席顧問丁俊發在晉江表示,泉州在未來有望發展成一個地區性的物流節點城市。國務院支持海西經濟區發展,無疑又給這一展望注入了更強的推動力。港口交通網絡的建設、現代物流園區的規劃一直處于進行時。根據福建省政府此前出臺的閩臺產業對接專項規劃,物流業正在對接的十大重點行業領域之中。種種利好信息,讓泉州生產型和流通型企業看到了物流業跨區域合作帶來的商機。

  物流跨區域一體化

  成為可能

  “物流業與制造業從來都是分不開的,然而現在泉州民營企業最需要做的就是把制造業和物流業‘分開’”,三年前曾參與討論《泉州市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的華僑大學洪國彬教授稱。“目前泉州的物流業仍處于傳統物流階段,企業的物流運行模式,還沒有完成從粗放經營到集約經營的轉變。”洪教授稱,“泉州大多數民營企業,還沒有改變‘大而全’、‘小而全’的商業運作模式,這樣一來就導致了兩個結果,一方面制造企業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構建自己的物流體系;另一方面,第三方物流需求不足,物流活動難以形成社會化、專業化趨向。”

  到目前為止,企業物流方面的緩慢發展,讓我們還能看到這樣的現象:為找到客戶指定的材料,泉州大多數包袋企業得親自到溫州、廣州,甚至臺灣采購原材料,低效率采購和長時間運輸讓很多企業失去了很多短期訂單;泉州遍地是生產型企業,可不少企業卻更愿意把門店開在近千公里外的溫州、汕頭等地,就因為這些城市貿易頻繁、物流業較為發達。

  區域內各個城市在生產原材料、生產企業和物流方面各具優勢,“目前物流業雖然落后,但存在巨大商機”。洪教授認為。福建省周邊的一些城市也被納入海西經濟區,泉州生產型企業有大量的物流外包需求,跨區域一體化合作的前景,就擺在泉州生產和流通型民營企業面前。解決了區域內內陸城市的生產資料資源優勢、沿海城市的交通港口優勢和物流功能結合的問題,海西經濟區內強大的制造業自然會給現代物流業帶來很大的發展機遇。

  臺灣物流入駐

  尚需“試水”

  海西經濟區的構建,使得區域內物流業合作有了加速的跡象,港口交通網絡的硬件相互連接,讓臺灣物流企業看好區域內物流業的發展,特別是臺企經營的地域。“除了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這兩個臺企集中的區域,海西經濟區也是臺灣物流重點考慮的范圍。”綠谷臺商高科技產業基地的首席策略顧問胡錦標說。

  當然,胡錦標博士表示,臺灣物流業還需要有一個“試水”的過程。首先在政策法規層面,大陸有關法規環境與臺灣不同,臺企在進行企業運作,特別是在加強與相關政府部門溝通方面,為保證企業的運作順暢,需要積累大量的經驗。

  目前臺灣物流企業瞄準的第一客戶還是在大陸經營的臺商,然而這一市場畢竟有限。雖然目前泉州及海西經濟區內有多個臺商投資聚集區,但若想做大在大陸的業務,還需要拓展更多客戶,特別是眾多民營生產與流通企業,“掌握海西經濟區物流業情況的功課也是必要的”。

  “進入陌生的外部環境,最好的生存方式就是先聯合”,胡博士認為,臺企在初次進入大陸市場時最宜尋找合作伙伴,采取策略結盟或合資形式。他表示,剛剛進入大陸物流市場的企業,運輸網絡并未建立;而臺灣物流企業雖已發展比較成熟,但相比歐美大型跨國企業,實力仍顯不夠。“他們適合選擇與大陸同業進行合作,逐漸熟悉并建立穩固的物流網絡體系。”

  公共物流信息平臺

  有望形成

  “除了競爭對手和合作伙伴外,臺灣物流業還將扮演老師的角色”,臺資企業協會會長鄭建良認為,臺灣物流業的理論研究比較早、領域較深,對業界的發展起到了促進和指導作用。相比之下,大陸在物流領域的研究還較薄弱。

  此外,臺灣已經形成相當規模和數量的物流企業。這些企業如何壯大,企業的規章制度和管理方式如何適應市場發展等,都值得研討和借鑒。鄭建良表示,大陸物流企業發展還處在起步階段,做大做強的企業還很少;而物流企業發展的核心是管理技術和人才競爭問題,大陸物流企業在運作中需要學習先進策劃、管理方式。

  “沒有信息化就不叫現代物流。目前大陸和臺灣物流的最大差距就是信息化方面的差距。”洪國彬教授也表示。公共信息交流平臺能夠很好地對接客戶的需求,讓企業更加準確地制定物流計劃,第一時間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不斷更新產品。

  “我們的庫存是由于加單造成的,這大多是因為信息和市場預測不準造成的。臺灣物流業的經驗,能夠給企業一個很快的市場反饋模式,來幫助和提高大陸物流企業的市場分析能力。”洪教授說,將來兩岸物流企業在合作中,需要力爭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平臺,讓相關企業計劃、協同地參與物流各環節,進行物流計劃、倉儲管理、貨物跟蹤以及結算管理等工作。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