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煤炭指標能否預示經濟回暖?

2009-5-1 10:34: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記者李金
    等待停泊的煤船在距河北秦皇島港煤碼頭稍遠些的海面上又多了起來,而碼頭上,裝煤機則不停地對著運載電煤的巨輪狂吐“烏金”。
    有消息稱,截至4月12日,秦皇島港庫存跌至347.4萬噸。在連續下跌6周后,秦皇島港庫存已經跌去55%,并且回到2006年3月份的水平。一個鮮明的對比是,半年前的2008年9月,因為全國各地對煤炭的需求大幅下降,海運價格大跌,這兒的碼頭一度變成了煤山,碼頭上冷冷清清。
    有判斷指稱,當經濟回暖之時,煤炭指標會首先表現出來,運載電煤的巨輪將再度密集揚帆海上。
●“晴雨表”顯示“陰轉晴”
    中國的主要能源是煤炭,煤炭在中國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中國經濟的脈搏就會體現在煤炭行業的各項指標上。
    作為北方最重要的煤炭集散地,秦皇島港素有中國煤炭價格走勢 “晴雨表”之稱。來自秦皇島煤炭網的統計數據顯示,從近期的價格走勢上來看,受南方電廠用量增加和許多小廠重新開工需求增加的影響,在3月初各煤種每噸價位均有微幅上調。業內人士預測,4月份后煤價還有可能小幅攀升。相對于煤價的波動,港內的煤炭庫存量及運輸情況更能反映問題。進入3月份,到港船舶與煤炭吞吐量迅速攀升,煤炭運輸呈現高位運行局面。3月1~23日,秦皇島港煤炭裝船累計完成1000多萬噸。
    在3月份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委書記張寶順對媒體表示,現在中國經濟剛剛出現回暖、恢復的跡象。他以煤炭指標為例說,秦皇島港存煤由1000萬噸左右下降到690萬噸,港存煤在下降,說明電廠用煤在增加。而且,秦皇島煤炭的每噸價格,2009年年初比2008年年初上漲了幾十元錢。這些煤炭指標都似乎在暗示前一階段中國經濟面臨的危機已經“觸底”,并且顯現出回暖的跡象。但也有專家態度謹慎,他們認為,煤炭指標反彈可能是經濟刺激政策起到作用,至于反彈的持續性還有待觀察。
●煤變成了電企業恢復生產
    進入4月份以來,張寶順的判斷似乎越來越得到各種數據的證實。首先是電力行業的數據。眾所周知,煤炭和電力行業之間的關系密切。煤炭指標的回升同時也和電力指標存在相關性。根據國家電網公司調度中心的統調數據顯示,3月上旬全國發電量同比增速約為1%。而在之前的幾個月里,該項數據一直處于下降通道中。雖然只有區區1%,但卻是一個值得關注的信號。廣州某基金研究員表示:“經濟復蘇首看開工率,而能夠直接反映開工率的第一指標就是發電量!痹撗芯繂T認為,如果發電量能夠持續3個月同比增長的話,經濟回暖的形勢可能就會更加明朗。
    持續回升的經濟指標很快就出現了。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4月2日發布數據顯示,3月份全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2.4%,高于上月3.4個百分點。該指數從2008年12月起連續4個月回升,2009年3月上升到標志經濟收縮與擴張的臨界點50%的上方。PMI指數結束了在50%以下的長期徘徊,連續4個月提高,表明我國擴內需、保增長的政策措施開始發揮積極作用,企業生產逐步恢復,制造業總體上呈現底部趨穩回升態勢。這同時也意味著中國經濟很可能已企穩回暖。
●中國經濟向好只是時間問題
    但對于經濟學家來說,判斷經濟復蘇還有一系列指標,比如CPI、PPI等等。特別是處于經濟危機之中時,人們對于這類指標似乎更加敏感。如今,各種指標的變化似乎都在預示中國經濟2009年的前景仍然看好。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表示,預計下半年經濟將會回暖。姚景源表示,雖然2009年第一季度還面臨嚴峻的困難和挑戰,但經濟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下半年中國經濟會走到一個新的增長區域。
    對中國經濟持有樂觀態度的還有世界銀行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他表示,盡管中國經濟面臨嚴峻挑戰,但仍可望比其他國家更早復蘇。早前,世界銀行曾預測,中國經濟2009年增長率為6.5%。但林毅夫認為,中國擁有更多的刺激經濟發展的空間,因此,如果有強力措施出臺,他認為中國經濟2009年保持7%~8%的增速是可能的。如此高的增長率,在世界各國中可謂一枝獨秀。相形之下,世界銀行預計,2009年世界經濟將下滑1.7%。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經濟首次出現下降,且降幅高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此前預期的0.5%~1%的降幅。
    面臨這樣的危機,全世界主要國家的首腦在倫敦召開了20國集團峰會。英國首相布朗確認,20國集團領導人已經就1.1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達成一致。這對全球共渡經濟危機無疑是一大利好。這種前所未有的經濟刺激計劃從另一個方面也說明經濟危機的嚴重性。面對嚴重的危機,各種指標的都有待做進一步觀察。我們可以確信的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經濟的發展不可能長期免受外界經濟環境的影響。也許現在作出一個明確判斷還為時尚早,但是我們會一直關注那些經濟開始復蘇的征兆,譬如關注電煤的供給與需求,秦皇島港的煤炭庫存量等,這些煤炭指標傳達著經濟發展的動向。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