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流感之后又會是什么?
2009-5-1 0:5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說一夜之間有點夸張了,但說一兩天之內則有點長了。豬流感這么氣勢洶洶地“拱”過來,讓這個暫時為金融危機松口氣的世界再次繃緊了神經。豬流感源自北美,但目前已經傳至23個國家和地區,北美、歐洲、大亞洲、亞洲、中國周邊……香港、泰國、韓國都有了確診或疑似病例,它們都環繞在中國大陸周圍,那么下一步呢?它會不會再像SARS一樣瘋狂?
其實光看流傳的路線圖和快捷的傳播途徑,未必能讓人恐慌。讓人心悸的是世衛組織的發言,世界衛生組織將警戒級別提高至第四級之際強調:全球航空交通頻繁,加上豬流感已廣泛散布,各國政府在出入境關口加強檢測的措施是“無用”的,圍堵防疫為時已晚。這就意味著,各國為在進出口檢疫和實施封閉邊境、旅游限制等行為只存在象征性的意義,對于疫情的控制和預防沒有任何作用。而這種行為的反作用,就是讓復蘇中的世界經濟環境變得更脆弱。
豬流感可能造成的經濟沖擊
金融危機之后,全球經濟衰退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恢復的。雖然世界各國都為幾個月前爆發的金融危機采取了一攬子措施,但現在的國際經濟環境已經非常的脆弱,脆弱到很可能遭遇在最后一根稻草的推力下崩潰。
試想,現在算是豬流感爆發的初期,各國已經開始加強進出口檢疫、封閉邊境、限制旅游入境……這是最基本的措施,那么這些基本措施會對哪些行業造成影響呢?首先是交通運輸業(航空、公路、鐵路、水路、城市交通)、旅游酒店業(酒店業、旅行社等)、餐飲業;受到直接影響的便是農產品和豬肉等家畜產品,這些產品價格大幅下降,則進一步影響零售業和支持零售業發展的交通物流業、家電(冷藏設備)制造業,以及期貨等行業;在下一波受到沖擊的則是其他相關產業甚至產業鏈之外的產業……
從《中國產業地圖》(2006-2007,融天資訊制作)得到數據看,2003SARS年,中國相關行業數據增長率均較2002年出現了回落,有的還出現了負增長:境內旅游總花費-11.24%,旅游業外匯收入14.61%,國內旅游業總收入-8.59%;餐飲業增長率為13.32%,較2002年的24.36%下滑了10.04%;零售業雖然增速還在高位,但較上年下降了14.16%;鐵路、水路、公路運輸業均一改高速增長的勢頭,變為微量增長或者負增長……
真正得到好處的可能是醫藥制造業和醫藥流通業。特別是生物制劑行業和醫藥流通業,將可能出現行業井噴效應(國內監管乏力,也可能會出現亂漲價的失序現象)。醫藥保健設備及用品業也會有良好表現,諸如口罩、醫用手套等行情肯定會看漲。但這種看漲,是在相關產業的持續下滑狀況下實現的,所謂唇亡齒寒,這是種病態的非常現象。
今天看到一篇朱大鳴的文章,叫《豬流感也不能阻礙趨勢大反彈》,我覺得很可笑,在豬流感傳播還沒有定數的時候就下結論,未必太浮躁了些。金融危機和國內固有的經濟問題最近兩年呈現得很徹底,今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速顯著下滑并不能完全表明這就是觸底了;雖然有復蘇的跡象,也不能表明這種跡象就是當前的主旋律。暫且說國家的政策是有效的,這種復蘇也未必來得那么快——這還是排除了各種因素干擾的情況下。
豬流感一旦傳入中國大陸境內,國家勢必要向2003年春天那樣嚴控、全民防范。03年的經驗和措施也許會對控制疾病傳染更加有效和便利,但對交通物流、旅游、餐飲等行業及整個相關產業的沖擊也不會小,至少保持正增長是很難的。
國家統計局的人在回答記者問時表示,經濟能否恢復要看國內需求。國內需求包括消費和投資。投資就不用說了,國家有四萬億投入,但這四萬億不能決定需求。這是個很簡單的問題,就從農民工這個國家發展大計這個面上的一個點來看吧:豬流感一旦傳入境內,首先要控制人員流動吧,部分農民工(我覺得他們應該被統計在工人的范疇內)就得呆在家里務農,失業率進一步增加;掙錢的來路少了,大家肯定要控制開銷,那么零售業受影響了,制造業次之,原料供應再次之,進出口也一樣……蝴蝶效應吧,也許哪天小沈陽也失業了,不久彼岸的奧巴馬就會像林肯一樣被刺殺了……
在疾病和生存問題的考驗下,任何關于保持和實現增長方面的言論都是吹大牛——生存權的實現,比純粹的財務數據的增長重要得多了。
農村和農民、農民工怎么辦?
我比較關心的是,豬流感對農業的影響會有多大,豬農怎么辦?面對天災,誰來為農民負責?豬流感是一種呼吸系統疾病,由豬體內一種病毒引發。豬流感病毒經常是豬死亡的原因,但通常殺不死人類(只是“通常”哦,這次可不通常)。豬流感癥狀類似感冒患者:如發燒、咳嗽、疲勞、食欲不振。在人與人之間傳染的病毒案例中,可能都是以相同的方式形成季節性流感,通過咳嗽和打噴嚏的感染者。
我總覺得,只要家禽或者家畜為元兇造成大規模高致病性的傳染病,勢必給國內的農業造成災難性的打擊——現在農民們應該慶幸,2003年SARS的元兇被確定為果子貍而不是豬牛羊雞鴨鵝中的一員。但這次不一樣了,這次是我們肉食中占大比例的家畜——豬。
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人們在解決了最基本的溫飽問題之后,接下來最重要的需求就是安全問題。人們要為產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實力的欲望去實現要求勞動安全、職業安全、生活穩定、希望免于災難、希望未來有保障等,我們國內大部分人就是處于這個階段:為了生活穩定要買房,為了勞動和職業安全要好好讀書考文憑證書,為了未來保障要搞醫保,這些問題都是當前最突出的問題。那么,當對我們的未來保障可能會有潛在威脅的豬流感出來了,傳播到中國大陸了。大家看媒體宣傳都知道這個豬流感跟豬有關,誰還敢吃豬肉?——即便到人之間傳播了,跟咱們自己養的豬沒有關系,但公眾的心理在這個時候是脆弱的,你就是喊破嗓子說吃豬肉沒事,又有幾個人敢信呢?
然后接踵而來的,就是養豬專業戶破產,普通豬農的養豬積極性被嚴重挫傷。也許我們可以說轉型去養牛、養羊、養兔子……這些在理論上都可以,但沒那么容易。措施總會跟社會現狀存在一定的滯后性,高風險的農業會讓農民無可適從的——信心自建需要時間,損失了一個養殖季、一個種植季,可能損失的就是一年甚至多年。
隨后帶來的有一個問題是,受豬流感影響,在家務農的過剩勞力也就是就業問題……
我們面對的下一個會是什么?
以往的鼠疫、流感之類的高致病性、高死亡率的傳染病流傳間隔周期一般都比較長;而進入二十世紀末期,著名的二號病、五號病,都是與家禽和家畜有關的高致病性的、人畜禽共生的傳染病;差不多十五年后(2002年末至2003年春夏之交),SARS幾乎傳遍中國大陸;從SARS到禽流感再到豬流感,這中間只有6年的時間!SARS有果子貍給人類承擔罪名;禽流感有家禽和禽鳥類野生動物給人類承擔惡名;豬流感,這次臭名昭著的主角變成了豬,但高傳染性仍在人類之中傳播……當我們下一次面對類似的問題時,誰又會是可憐替罪羊?
有人說,這么頻繁的災荒瘟疫,跟圣經啟示錄或瑪雅人的預言太像了。我不敢茍同,拿現在的事實去跟過去的文字生搬硬套,有點牽強甚至迷信——后者頂多也就起個警示的作用。但我覺得人類過度追求效益和過度開發自然環境、不重視環保的行為更像給自己下了個套子,在這個套子里,人們把自己包裹起來,越來越脆弱,也越來越頻繁地受到風雨的沖擊,當我們今天的豬流感才剛剛開始,我們更會帶著期望甚至絕望地詢問自己和未來:下一個會是什么?
與天斗,與地斗……其樂無窮的快感背后,誰來承受嬗變的陣痛?
人們今天遭受的任何苦難,其實都是在為昨天的過錯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