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危中求機,“三個發展”在太原

2009-4-9 13:5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4月1日早8時31分,首趟石太客運專線動車組 “太原—北京西”列車開行。2小時59分的新速度,將太原和山西融入首都經濟文化圈。


此番融合對于太原而言,不是簡單承接,而是深度對接。在國家加大鐵路基礎設施投入的重大機遇面前,太原乘勢跟進:


由太原市政府與中國北車集團公司合作,兩期投資180億元的太原鐵路裝備工業園已獲省發改委立項,前期準備工作正有序推進,年內開工,2011年建成投產。以國內最大、國際一流為目標,該園區將成為太原市乃至全省產業調整和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此前,我國第一條高速動車組輪對生產線在太原經濟技術開發區智奇鐵路設備公司投產。這是國內惟一的高速動車組輪對生產和檢修基地。該公司現已拿到了近20億元的訂單,中國產動車組輪對依賴進口的局面由此改寫。





3月23日,在太原市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專題報告會上,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挑戰與機遇,該市上上下下以更加開放的眼光審視自己,進一步確立區域發展戰略思路,即:以創新型城市建設為主戰略,以“新型工業基地、特色文化名城、現代宜居城市”為結構性戰略目標,以八大功能區建設為戰略抓手和戰略路徑,把發展的重心轉移到改革創新、優化結構、綠色轉型上來。


危中求機,乘勢而上,太原科學發展新局面漸次打開。


轉型發展“好”字當頭。只有好的才是可持續的,才能在困難中生存和發展。把擴大投資建立在優化結構與增強后勁上,實現轉型發展新突破


[八大功能區為載體,大項目帶動,退城進“園”,拓展新型工業基地新空間]


受此次危機的影響,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太原經濟運行步入下行區。焦炭、鋼鐵、化工等能源原材料產品價格回落幅度大,訂單大幅減少。今年1至2月份,該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同比下降超過20%。


如何應對?太原市認識到:初級化、畸重型的產業結構,經濟容易大起大落,是帶來社會、生態、環境等問題的總根源。要充分利用當前外部形勢和市場的倒逼機制,徹底解決多年來“形勢好時不愿調,形勢壞時不敢調”的問題,把危機化作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機遇。


“以八大功能區為載體,以大項目帶動為抓手”——這是太原市高層次謀劃城鄉一體化發展,優化經濟社會發展空間布局,做出的重大決策。


西山地區自古就是太原的綠色屏障,人文寶地。然而,由于長期以來產業布局混亂,生態破壞嚴重,這一地區已成為制約太原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在八大功能區建設中,西山創意產業、文化旅游區首當其沖。


3月21日,西山地區綜合整治生態綠化工程正式啟動,3年將造林4萬余畝。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5億元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現已到位,對太化集團、太原煤氣化集團公司、獅頭水泥集團搬遷選址工作基本完成,力爭3至5年完成搬遷;長風西大街打通、西山貨運專線、太原—古交高速公路等一批骨干道路建設工程已完成規劃設計并陸續開工,10月1日前打通長風西大街,年內完成西山貨運專線路基及橋涵工程。


在這一區域內,重點發展機械制造、物流、文化創意、休閑度假等新興產業:鐵路裝備制造園將重點整合重機、晉機、太原軌道交通公司等資源,形成“南有南方重汽,北有北方貨車”的裝備制造業新格局 ;不銹鋼園區內集聚了太鋼物流中心、不銹鋼無縫鋼管、太原鍋爐集團搬遷改造一期工程等一批新項目……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傳統經濟特征突出的西山地區,將成為太原乃至山西轉型發展的一個樣本。


化解風險就是機遇。太原市今年重點推進以大項目帶動大投入、以大投入帶動大產業,在八大功能區重點實施100個項目;在全市范圍啟動綠色工業項目群新建和開工項目210項,總投資503億元,通過新一輪投資高潮形成的經濟增長點和競爭優勢,實現轉型發展的新突破。


4月8日,以建設“世界鎂都”為目標,太原迎來了參加國際鎂業大會暨展覽會的中外客商,共商危機之下的鎂業國際合作。經省人大常委會批準,5月1日起《太原綠色轉型促進條例》將正式實施,太原由此成為全國第一個以地方立法形式推動綠色轉型的城市。


以傳統煤化工為產業特色的太原,帶著綠色的向往,向著新型裝備制造工業、不銹鋼生產、鋁鎂合金加工為主的新型工業基地目標不斷邁進。


安全發展“調”字為本。調整經濟結構是安全發展的治本之策。在提高本質安全水平上下功夫,以安全發展保障轉型發展


[資源整合以“大”帶“小”,煤炭產業退出主城區,筑牢 “大安全”防線]


沒有安全發展就不可能實現科學發展。


太原市堅持把經濟結構調整作為安全發展的治本之策,全方位查找深層次問題。2008年,全市對76個達不到環境容量要求或選址不當的項目予以否決,關閉了87座產能9萬噸的小煤礦,迎澤區、尖草坪區兩個城區全部退出煤炭行業,全市煤礦總數由2006年初的368座減少到130座。


3月11日,太原市煤礦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再動員推進會提出:今年將投入3億元用于安全生產,年內繼續淘汰關閉落后小煤礦50座、尾礦庫110座,六城區全部退出煤炭開采領域。同時建立了政府激勵機制,關閉一座煤礦獎勵500萬元、關閉一座尾礦庫獎勵30萬元。


在推進資源整合和企業兼并重組方面,實施以“大”帶“小”,東山煤礦現已兼并重組了杏花嶺區5座煤礦;陽煤集團年內完成對清徐縣70%煤礦的兼并重組;山西焦煤集團將整體重組古交市、萬柏林區和晉源區煤礦。


發展是硬道理,沒有安全保障硬發展沒道理。


作為省會,太原的人流量和物流量占全省的四分之一以上,大型企業、大型商場、學校等人員密集場所多,包括加油站在內,危化企業共有800多家。把隱患發現在前面,把問題解決在前面,把責任落實在前面,以本質型、恒久型安全為目標,今年以來,太原市重點在消防安全、道路安全等重點行業和領域,構筑“大安全”防線。


——加大安全檢查整治和責任追究力度,僅今年1至2月就有100余個單位的負責人因違反消防法規被拘留。小店區財政最近拿出1萬多元,為轄區內所有學校配置了消防滅火器材,并專門對學校師生進行了消防安全知識培訓。


——摩天大樓是現代化城市的標志,太原市目前共有高層建筑538座。為解決高層建筑供水問題,有效撲救火災,太原消防支隊專門組織測試和攻關,已成功地將滅火劑送至100米高度。


——3月2日以來,交通安全隱患全方位、無縫隙排查和整治在全市展開,重點盯緊主干公路、旅游線路、山區險路、山區三級公路等路段,對32處事故隱患路段和路口,明確了責任,建立了檔案。


——運管部門明確提出,對造成人員傷亡的、3次以上違章的營運駕駛員,以及在旅客運輸、危險化學品運輸中發生超載、超速的駕駛員,列入“黑名單”予以公告。


“重安全、抓安全”的良好氛圍正在太原形成,以安全發展保障轉型發展正在成為各行各業實實在在的行動。


和諧發展“民”字為天。改善民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關鍵。以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用先進文化引領城市和諧發展


[破解“城市病”,八成財政支出將用于改善民生,城鄉生活更宜居]


國家出臺應對金融危機的擴大內需政策,不是擴大一般低水平的內需,而是擴大科學發展的內需。太原市近兩年來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重點解決就業難、擇校熱、住房難、交通擁堵、小街小巷臟亂差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城市病”。2009年,市財政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將達到80%。


為解決“就業難”,太原市繼啟動十萬農民工免費培訓后,于3月底出臺了幫助困難企業穩定就業形勢的四項新舉措,在緩繳社會保險、降低保險費率、補貼職工培訓等方面做出具體規定。


為破解“擇校熱”,太原舉全市之力建設“百校興學”工程,連續兩年投入20億元。今年,把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的學校及農村學校作為百校興學的工程重點項目,首先完成學校D級危房改造任務,全面實現“校校有操場”。


在年初敲定的總投資200億元、103個重點工程的城建大盤里,記者注意到:一批事關民生的項目被優先考慮。


在保障性住房建設方面,今年,太原市提高了廉租房保障面積和補貼標準,全年將開復工19.5萬平方米、3760套,竣工1.1萬平方米、200套。城市居民棚戶區改造完成拆遷20萬平方米,開工建設40萬平方米,竣工10萬平方米。經濟適用住房新開工面積15萬平方米、2500套。舊城改造完成開復工20萬平方米,竣工6.5萬平方米。


3月20日,太原市農村困難群眾住房解困工作正式啟動。省、市、縣三級已共同籌措606萬元資金,年內解決550戶農村困難群眾住房問題。至2012年前,將總計解決3000戶農村困難群眾住房問題。


進入4月,雙塔寺街、桃園路、舊晉祠路等多條道路改造工程開工,全年將完成66條小街小巷的改造;城市中心區將建設100個小游園,使市民出家門步行5至10分鐘就能到達;集中供熱擴網1000萬平方米,置換天然氣20萬戶,使河東地區全部用上天然氣……宜居太原即將展開更新更美的畫卷。


宜居、和諧不僅是物質的體驗,更是一種內心的感受。用先進文化引領城市和諧發展,對于這座有著2500余年建城史的古城而言,深厚的文化積淀為其積蓄了強大的潛在力量。今年,太原將通過推出精品文藝演出,建設電影院、文化中心,開展廣場文化,推進文化下鄉等六大文化工程,用文化滋養民眾,用和諧促進發展。


危中求機,轉危為機,在加快“三個發展”的進程中,太原視野寬廣、目光堅定、步伐鏗鏘。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