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現狀
2009-4-9 11:3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當前,我國城市軌道交通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期,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深圳、南京、重慶、武漢、大連、長春十個城市已經開通運營的線路總長達770公里。上述十個城市加上正在建設的沈陽、成都、杭州、西安、蘇州共十五個城市在建線路總長達到1100公里。同時,還有青島、寧波、鄭州、廈門、東莞、昆明、長沙、烏魯木齊、南寧、濟南、蘭州、太原、福州、廈門、合肥、無錫、貴陽、煙臺、石家莊等城市正在進行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的前期工作。按目前每年開工建設100~120公里線路的發展速度,到2020年我國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將達到2000~2500公里規模。尤其是北京、上海、廣州三個特大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已經初步形成。北京市在2009年地鐵4號線開通運營以后,運營總里程將達到230公里,2010年達到300公里,2015年將形成三環、四橫、五縱、七放射,總長561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屆時,北京軌道交通每天的運力將達到1000萬至1200萬人次。
上海軌道交通目前開通運營的線路總長230公里。在建線路總長193公里,到2010年將實現400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為成功舉辦上海世博會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務。廣州目前運營線路總長116公里,在建129公里,2010年將達到182公里。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會在北京召開,適逢北京成功舉辦奧運會不久。奧運前夕北京新開通了地鐵十號線、機場線和奧運支線,北京地鐵新老線路成功地經受住了奧運的考驗,奧運會期間,觀賽流、旅游流、通勤流,三股客流合一對奧運期間北京交通形成巨大壓力,8月8日至24日北京奧運會期間,北京地鐵全路網共運送乘客達6813.54萬人次,為保障北京奧運交通順暢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于2008年12月26日全面投入使用,這標志著北京市軌道交通發展進入網絡化運營管理新時代。北京軌道交通指揮中心是目前世界上集指揮調度和票務清算兩大功能于一體,規模最大、接入線路最多、智能化水平最高的軌道交通調度指揮中樞。軌道交通指揮中心大廳面積約1300多平方米,通過顯示屏,工作人員可以對8條已經運營的軌道線路和未來開通的新線路的動態運營情況進行實時監控。指揮中心包括軌道交通路網指揮調度中心、路網票務清算管理中心、14條軌道交通線路的控制中心及相應配套設施。2008年6月9日,隨著地鐵自動售檢票系統全面投入運營,軌道指揮中心的路網票務清算管理中心投入使用。7月,路網指揮調度中心系統具備開通條件,地鐵1號線、2號線、5號線、10號線一期、八通線、13號線、奧運支線和機場線8條軌道線路控制中心進入軌道指揮中心,從而結束了北京軌道交通一條線路一個調度控制中心的歷史,提高了整體運營效率和綜合調度指揮能力。隨著2009年地鐵4號線開通,京港地鐵公司正式加入北京地鐵運營,依托指揮中心可以在不同運營主體之間建立起快速、高效、可靠的協調機制和快速反應機制,不斷完善緊急突發事件快速處置。
針對北京軌道交通網絡化時代的到來,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組織開展了《網絡化建設與運營及資源共享專題研究》,明確了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網絡系統構成基本框架和技術方向,制定各專業系統的主要功能、技術指標和技術原則,形成北京軌道交通網絡化建設與運營實施指導意見,為北京市軌道交通系統的統籌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和技術保證。
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是促進我國城市健康發展的重要戰略,發展城市軌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戰略的重要內容。軌道交通將成為特大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大中城市的主要公共交通方式,不僅將為改善群眾出行作出重大貢獻,其建設也是拉動內需的重要舉措。據統計,每投資1億元的軌道交通項目,可帶動GDP增長2.63億元,增加8000個以上的就業崗位。城市軌道交通每百人公里的人均能耗是小汽車的1/20。在占用土地資源方面,城市軌道交通為0.2平方米,而公共電汽車、小型轎車、摩托車、自行車分別是它的4.6倍、115倍、100倍和50倍。根據2008年國家統計年鑒,全國城市400萬人口以上13個,200-400萬人口26個,100-200萬人口79個,50-100萬人口111個,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