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倫敦G20峰會期間召開新聞吹風會
2009-4-7 22:3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4月2日,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倫敦G20峰會期間召開新聞吹風會,就落實G20峰會的成果,反對貿易保護主義,促進國際貿易發展提出四點呼吁,并回答媒體提問。實錄如下:
各位記者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G20倫敦峰會剛剛落下帷幕,本次會議為推動國際社會共同應對金融危機達成了一系列積極務實的成果。會議就穩定國際金融市場,加快國際金融體系改革達成了成果,提出積極推進多哈回合談判,再次就反對貿易保護主義表明了鮮明立場。
歷史經驗早已表明,保護主義只會使世界經濟陷入更深的衰退。隨著危機愈演愈烈,人們日益認識到反對保護主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更加認識到不能讓歷史重演,保護主義害人不利己。
中國是開放的國家,保護主義與中國對外開放基本國策格格不入。正如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G20倫敦峰會上所指出的,面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中國將繼續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始終不渝地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我們不會因為在開放過程遇到外部環境的短暫波動而改變對外開放的戰略,不會因為經濟發展遭遇的暫時困難而采取保護主義。
事實上,中國目前的工業品平均關稅水平只有8.9%,是發展中國家中最低的。我們在WTO分類的160多個服務貿易領域中,已經開放了100多個,開放程度達到了發達成員的水平,已成為全球最開放的經濟體之一。
去年,中國共從其他國家進口了11300多億美元的商品,有力地促進了貿易伙伴的經濟發展。一個多月前,我曾率領中國貿易投資促進團訪問了德國、瑞士、西班牙和英國等歐洲四國,中國企業家采購了130多億美元的商品。今年,我們仍將繼續組織中國企業赴國外采購,到國外進行投資。
當前,我們需要經濟刺激計劃,共克時艱,恢復經濟。在各國為經濟復蘇而出臺經濟刺激計劃的關鍵時刻,我們要特別警惕保護主義,不能讓保護主義抵銷我們的努力,讓經濟刺激計劃付諸東流。中國將以負責任的態度,認真落實G20峰會的成果,為推動世界經濟復蘇、促進國際貿易發展做出自己的努力。為此,我提出四點呼吁:
第一,共同維護公平開放的國際貿易環境。從近期到2010年底不出臺違反WTO規則的貿易政策措施。對WTO規則允許的保護措施,各國也應謹慎使用,不要濫用,不要損害全球人民的信心。
第二,維護多邊貿易規則的權威性和嚴肅性。WTO成員應遵循WTO規則,審慎出臺相關的措施。支持WTO加強對各成員新出臺的貿易措施進行審議和監督,遏制保護主義的蔓延。
第三,積極推進多哈回合談判。多哈回合談判已持續了7年,在諸多議題上達成了一系列共識。我認為推動多哈回合談判應遵循三個原則:1、尊重發展議程的談判授權;2、鎖定既有成果;3、避免重開談判,在現有成果的基礎上進行談判,達成最終協議。
第四,中國是世界貿易大國,中國將自覺抵制保護主義,反對其他國家實施不合理的保護措施,我們愿與世界各國共同反對保護主義。
鳳凰衛視:剛剛結束的倫敦金融峰會重申華盛頓峰會承諾并將這一承諾延長至2010年底。你認為各國如何采取具體措施,承擔責任?中國反對保護主義,認真落實峰會共識,但有些國家心口不一,在其實施的刺激措施中,保護主義色彩強烈。你對此是如何評價的?
答:這是個復雜的問題。各國均表示反對保護主義,但從危機爆發到現在,各國出臺的保護主義措施不少。中國支持G20峰會提出的將不采取貿易限制措施的承諾延長至2010年底。但對保護主義和不合理的貿易限制措施我們常常難以明確鑒定。我認為至少凡是WTO規則不允許實施的措施就是明顯的保護主義,是絕對不應該實施的。對于WTO允許的保護措施,如貿易救濟措施,也不應濫用,要克制使用。我呼吁WTO成員盡量不用、少用、慎用保護措施,創造促進自由貿易的良好氛圍。
目前,WTO建立了監督機制,定期出臺監督報告,該機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保護主義。但從危機到現在,保護主義有所抬頭,但尚未發展到泛濫的程度。這說明全球多邊貿易規則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中國支持WTO建立監督審議機制。
從危機到現在,中國已遭遇了40多起“兩反兩保”措施,涉及中國近20多億美元的出口。而我們審慎使用WTO允許的貿易救濟措施,應國內產業要求,僅對4個產品發起了貿易救濟調查。此外,有些國家對中國的鞋、鋼鐵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有些國家說不能從中國進口禽肉。對于這些不合理的措施,我們堅決反對,并主張通過磋商,加強溝通予以解決。如通過磋商不能達成一致,也不排除訴諸WTO爭端解決機制。
中新社:中國反對保護主義,中國如何避免采取帶有貿易保護主義性質的措施?
答:中國反復明確表示反對保護主義的立場。昨天和今天,我分別與拉米總干事和歐盟阿斯頓委員進行了會晤。他們,尤其是拉米先生認為中國從危機爆發以來采取的措施是積極的。我們出臺的經濟激勵措施遵循了WTO規則。
最近,WTO發布了兩個監督報告,稱中國提高出口退稅率等措施有利于激勵經濟發展,屬于貿易便利化措施,希望其他國家效仿。在應對危機中,中國的中央、地方政府出臺了很多激勵措施,如果中國政府發現了違反WTO規則的措施,我們會主動加以糾正。
路透社:中國在當前金融危機形勢下對推進多哈回合談判持何立場?據悉,7月,G8與發展中國家會談時,將重開貿易自由化談判,您對此有何評價?
答:你的消息很靈通。多哈回合談判對推進多邊貿易體系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7年來,談判達成了許多重要的成果和共識,對全球經濟增長應產生重要的激勵作用。100多年來的歷史表明,貿易發展快于經濟增長,是貿易促進了經濟增長。如果多哈回合成功達成協議,能有力地促進經濟發展。比如,在農業和非農領域的市場準入成果相當于一個150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這對復蘇世界經濟極為重要。所以,盡快成功結束多哈回合談判將對提振全球經濟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現階段,推進多哈回合談判應遵循三個原則:1、遵循多哈發展議程的授權;2、鎖定既有談判成果;3、不重開談判或增設議題。
某些國家,尤其是政府剛完成更迭的大國需要對多哈回合談判達成的成果進行審議和評估,但我們希望他們盡快完成這項工作,因為形勢非常緊迫。今年,在G8+5對話會議、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等重要會議上,各國領導人也許還將繼續就推進多哈回合進行政治推動,這有利于多哈回合談判,但不能替代多哈回合。當前,重要的是,主要大國應表現出靈活性,積極推進談判進程。只要各國共同努力,我們對多哈回合談判的前景是樂觀的。